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系、结构与秩序:费孝通分类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庆杰 田若思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73,共15页
费孝通先生作为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开创者,其思想和学术资源已被学界进行了多元解释、研究与拓展。《乡土中国》中通过大量分类概念对社会关系结构及秩序的论述,迄今仍未得到充分阐发,而分类却是理解不同文化境域和生活世界得以建构的认... 费孝通先生作为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开创者,其思想和学术资源已被学界进行了多元解释、研究与拓展。《乡土中国》中通过大量分类概念对社会关系结构及秩序的论述,迄今仍未得到充分阐发,而分类却是理解不同文化境域和生活世界得以建构的认知基础。通过对费氏《乡土中国》等系列文本中所呈现和反映的思想流变进行梳理和解析,可以发现,以差序格局为代表的一众理论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分类思想,这种思想既来自费氏本人与传统文化、同辈中西学人的对话以及为回应时代问题作出的思考,也是他终其一生对中国式现代化之变迁路径不断进行反思的学术直觉和文化自觉的结晶。研究认为差序格局作为中国本土社会结构理论构型,其中“长幼”构成生成基础、“尊卑”形成层级阶序、“公私”建构关系结构,三者之间形成了从血亲到拟血缘的游移、从自然理性到价值伦理的转换、从家族宗亲的权力关系到家国同构的政治治理逻辑,其中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交互作用。最后认为当下仍需要对费氏的分类思想进行“三阶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分类 差序格局 社会关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 被引量:40
2
作者 戚攻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48-151,共4页
网络社会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这是由网络社会的技术本质———以数字化交互方式实现互联,由网络社会结构相对于现实社会结构而言具有中观的技术特质,由网络社会功能———提供现实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共同基础等决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本质 数字化 社会关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主义与中国社会关系结构变动——对“新青年”的个案研究
3
作者 刘畅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51,共12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体如何凭借个人主义话语从传统家庭走向现代共同体,可以呈现中国现代化早期社会关系结构转化的内在脉络。“新青年”个案体现了从传统家庭到现代团体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转换模式,即“认同—创伤—修复”的叙事结构。...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体如何凭借个人主义话语从传统家庭走向现代共同体,可以呈现中国现代化早期社会关系结构转化的内在脉络。“新青年”个案体现了从传统家庭到现代团体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转换模式,即“认同—创伤—修复”的叙事结构。其中个人主义话语的工具性作用在于将对传统家庭的怨恨式认同传递和转化为对现代团体的弥补式认同,新青年从“爱有差等”的传统家庭伦理秩序转向在现代共同体中寻求“平等之爱”。这一叙事模式在五四前后具有一定普遍性,现代团体被“新青年”体验和阐释为一种传统家庭共同体的修正、补充与扩展。这提示在“家本位”基础上形成的传统关系社会原理对于现代共同体的普遍主义原理,在抗衡和消解的作用之外,也具有激发其需要、促进其认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义 传统家庭 现代团体 社会关系结构 新青年 施存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杭生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项光勤 《学海》 2003年第3期194-195,共2页
关键词 郑杭生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研究》 当代 中国 社会结构 社会关系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团腐败:基于社会关系视角的解读 被引量:6
5
作者 周赟 赵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前研究集团腐败一般是从低度社会化的经济人假设和过度社会化的社会人假设出发,两者由于没有考虑具体的社会情境来补充解释,从而陷入理论假设的陷阱。集团腐败是由不法交易关系联结而成的,必须将其嵌入社会关系结构中进行观察。通过... 目前研究集团腐败一般是从低度社会化的经济人假设和过度社会化的社会人假设出发,两者由于没有考虑具体的社会情境来补充解释,从而陷入理论假设的陷阱。集团腐败是由不法交易关系联结而成的,必须将其嵌入社会关系结构中进行观察。通过分析发现,集团腐败在纯粹利益交换之上衍生出了基于互惠信任的社会交换,通过真实的社会情境建立了情感义务的人际纽带。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集团腐败受到亲缘血缘等人情要素的影响,亲密、信任与责任使得交换过程中形成互惠规范。通过互惠交换产生了横向平行与纵向垂直的关系结构,推动集团内部的权力分化进而构建微观秩序系统,最终使集团腐败成为嵌入在社会关系结构中具有总体性文化情境认知的人际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腐败 社会关系结构 利益交换 社会交换 人际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抉择——商品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革
6
作者 郑世明 《人文杂志》 1988年第6期47-52,共6页
一 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与停滞 中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过著称于世的辉煌历史。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却不曾在这里升起,而是首先降临于西方。一个久负盛誉的强大帝国,为何在近代落伍而迟迟不能实现社会结构的历史转型呢?
关键词 商品经济 社会结构 现代工业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 历史转型 古代社会 工商业经济 自然经济 曙光 社会结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社会结构观的“信用长三角”主体建设思考
7
作者 张颖 王腾 王建文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0,共4页
"信用长三角"建设是"十二五"期间加快区域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区信用联盟建立过程中,完整的信用体系界定与信用主体分析是打造"信用长三角"的前提。从信用体系涵盖征信体系和资信体系入手,... "信用长三角"建设是"十二五"期间加快区域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区信用联盟建立过程中,完整的信用体系界定与信用主体分析是打造"信用长三角"的前提。从信用体系涵盖征信体系和资信体系入手,研究企业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节点,在网络社会结构观下建立完整信用体系的理论架构。分析表明,信用关系的主体包括信用信息的需求方、供给方及信用关系的监管方。信用主体按照信用关系网络的规模及密度维度,决定着其行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长三角 网络结构 社会关系结构 信用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空间视角下社会关系变迁研究——以B市幸福城研究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安真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4-190,171,共8页
空间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展开形式,也是人们认识社会及其环境的基本感知途径[1]。现代城市空间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干预和规划的结果,规划是国家进行空间生产、推动空间变迁的制度化与合法化的手段。居住空间是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是... 空间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展开形式,也是人们认识社会及其环境的基本感知途径[1]。现代城市空间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干预和规划的结果,规划是国家进行空间生产、推动空间变迁的制度化与合法化的手段。居住空间是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居住空间中,人们展开社会交往、倾注个人情感,建构了具有自身传统、情感与历史的单位,不仅生产了充满特色的社会关系结构,还孕育了基于文化意义与社会内涵的多维生活空间。空间规划通常采用分而划之与分而治之的方式,城市空间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呈现出多维的空间特征。那么,居住空间的变迁将会如何影响这种多维的生活空间?这体现了空间与社会的什么关系?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B市大型居住区——幸福城为例,采取观察法与访谈法,对该社区回迁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展开深入调查,通过回答社区空间变迁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以探讨空间形塑社会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结构 社会交往 居住空间 大型居住区 日常生活空间 空间规划 社会内涵 多维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广虎 闵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11,共6页
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是竞技体育中最基本的关系。笔者从认识方面、成员关系标准方面、实质限界方面、感情方面、目标定向方面和分层方面,对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作了较深刻的剖析。
关键词 教练员 运动员 社会结构关系 分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的动力和标志 被引量:11
10
作者 庞景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25,共5页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处于十分深刻的转型过程之中。因而,社会转型问题就成了社会发展理论争论的焦点,本文仅就有关社会转型的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对于我们所经历的这场整体性的社会变革有人把它称之为“文化转型”。从理论上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处于十分深刻的转型过程之中。因而,社会转型问题就成了社会发展理论争论的焦点,本文仅就有关社会转型的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对于我们所经历的这场整体性的社会变革有人把它称之为“文化转型”。从理论上分析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广义的文化完全具备这样的理论包容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文化转型 社会结构关系 社会发展理论 文化观念 社会变革 自我意识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体 社会基本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失序的机理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
从功能视角看,社会失序是社会秩序的整合与控制功能逐渐弱化以至于最终溃散的过程与状态,表现为社会失范、社会冲突、社会解体等3个程度不同的层面。总体看来,社会失序源于社会原有秩序功能逐步弱化和缺失。在社会失序的3个层面,分别贯... 从功能视角看,社会失序是社会秩序的整合与控制功能逐渐弱化以至于最终溃散的过程与状态,表现为社会失范、社会冲突、社会解体等3个程度不同的层面。总体看来,社会失序源于社会原有秩序功能逐步弱化和缺失。在社会失序的3个层面,分别贯穿着规则缺失与功能弱化、关系紧张与功能分化、结构瓦解与功能溃散的演化和作用机理。探寻和把握社会失序的机理,对于社会治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秩序 社会失序 社会关系结构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秩序: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兼谈社会学与社会稳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来去 《社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2,共1页
社会学从来就是一门保守的和改良的学科,它的宗旨就是为既定的社会结构的稳定和优化而不断地努力,尽管这一点时常受到人们的批评,但这个宗旨却从来未曾被放弃过。即使社会学有时不断地抨击时政,不断地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但这是属于“良... 社会学从来就是一门保守的和改良的学科,它的宗旨就是为既定的社会结构的稳定和优化而不断地努力,尽管这一点时常受到人们的批评,但这个宗旨却从来未曾被放弃过。即使社会学有时不断地抨击时政,不断地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但这是属于“良药苦口利于病”的性质。尽管有些社会学家是偏激的,但这仅仅是社会学家的个人行_为,而不是社会学的本质特征的表现。社会学无非是一门关于“人——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而对于这一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社会稳定 社会结构关系 社会生活 社会秩序 社会学家 治安秩序 本质特征 社会学者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76-81,共6页
经济行动嵌入于社会结构中 ,近年来经济生活普遍存在的“低信任”、违约现象是经济行动者在现实社会结构条件下的一种策略选择 ,理解社会结构与这些经济行为的内在联系 ,建之其上的制度设计 (法律、其他制约力量等 )、道德呼吁 (学校教... 经济行动嵌入于社会结构中 ,近年来经济生活普遍存在的“低信任”、违约现象是经济行动者在现实社会结构条件下的一种策略选择 ,理解社会结构与这些经济行为的内在联系 ,建之其上的制度设计 (法律、其他制约力量等 )、道德呼吁 (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统一而不是背离 )才更有可能有的放矢 ,这同时也是一个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意识培植新要素 ,重构中国社会 (关系网络 )结构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转型时期 企业间经济活动 嵌入性 信任关系 违约现象 社会关系网张结构 社会学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结构对法行为的制约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建武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44,共4页
利益结构对法行为的制约黄建武研究“活法”,揭示法在社会中的运用机制.是保证立法完善和进一步提高法律调整效率的重要条件。特别在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新旧体制相互磨擦,社会关系愈加复杂多样,社会对法律调整... 利益结构对法行为的制约黄建武研究“活法”,揭示法在社会中的运用机制.是保证立法完善和进一步提高法律调整效率的重要条件。特别在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新旧体制相互磨擦,社会关系愈加复杂多样,社会对法律调整的要求与违法行为同步增长,这更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结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简单结构 复杂结构 法律调整 利益保护机制 行为选择 社会关系结构 酌处权 利益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秩序:社会学理论的核心
15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9期42-42,共1页
社会学的宗旨是为既定的社会结构的稳定和优化服务,是一门关于“人——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把握人类社会活动的规律和社会结构关系的规律,最终目的就是使社会秩序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就此而言,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社会结构关系 人类社会活动 优化服务 社会秩序 最终目的 规律 宗旨 学科 社会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文时代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影人年谱研究初探 被引量:4
16
作者 乔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随着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社会网络作为对社会关系结构及人物属性加以分析的范式和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学界的青睐。而数字时代的到来,同样为影人年谱的可持续研究带来了范式创新的可能,并有望寻求一种从人机交互到新的人际交往的中国电... 随着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社会网络作为对社会关系结构及人物属性加以分析的范式和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学界的青睐。而数字时代的到来,同样为影人年谱的可持续研究带来了范式创新的可能,并有望寻求一种从人机交互到新的人际交往的中国电影史研究新路径。当下,社会网络分析法逐渐成为海内外电影产业、电影史的研究方法与工具之一,尤其是在中国学术界,社会网络分析法已然成为一种规范化的跨学科的视角,这对于当下的电影史研究方法--影人年谱来说,无疑是一项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法 电影史 数字人文 影人 社会关系结构 电影产业 人机交互 范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发展规律的动力、基础和形式 被引量:3
17
作者 庞立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46-49,共4页
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人的活动的基础上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动力、基础和形式问题,是本文的方法论指导。在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主体的利益要求的不断生成和满足又反过来推动了实践活动的不断发... 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人的活动的基础上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动力、基础和形式问题,是本文的方法论指导。在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主体的利益要求的不断生成和满足又反过来推动了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沟通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就在客观的利益追求中得到了说明。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过程就是社会主体及其活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通过目的和结果、主观和客观之间的转化所实现的从实践活动结构向社会关系结构的转化,构成了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的一般形式,从而使社会发展作为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找到了真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体 实践活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利益追求 人的活动 利益要求 社会关系结构 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存在”
18
作者 刘全复 《江汉论坛》 1983年第6期34-36,共3页
什么是社会存在?目前的哲学辞典和教科书上的一般说法是: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人口、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这个定义来源于斯大林。他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写道:“社会底精神生活所由形成的来源,……要到... 什么是社会存在?目前的哲学辞典和教科书上的一般说法是: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人口、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这个定义来源于斯大林。他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写道:“社会底精神生活所由形成的来源,……要到社会底物质生活条件中,要到社会存在中去探求”。“社会存在怎样,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怎样,社会观念、理论、政治观点和政治制度也就会怎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关系结构 社会属性 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 人与人 政治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概念释义与内涵厘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林 刘海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10-14,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甚至缺乏一个明晰的概念释义和内涵厘定。作为一种历史性存在、一种社会关系结构和一种带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规则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一个不可分...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甚至缺乏一个明晰的概念释义和内涵厘定。作为一种历史性存在、一种社会关系结构和一种带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规则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概念大致界定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定阶级或组织为了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求而制定或认可的调节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社会关系结构的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 社会关系结构 规则体系 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称呼看“角色集”在文化分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建生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61-64,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一些称呼的分析 ,来揭示社会角色集与个人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 ,并试图通过这一方式 ,从微观到宏观地探索一种社会和文化所具有的某些价值观。
关键词 角色集 社会位置 行为模式 亲属关系结构 社会关系结构 价值观 称呼 社会角色集 文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