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百强县)
1
《地方财政研究》 2006年第1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综合发展指数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初步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鞍钢 周绍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共24页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十四五”时期(2020—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初步评估,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结构持续...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十四五”时期(2020—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初步评估,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效果显著,民生持续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安全保障更加稳固,综合国力处在世界前列。“十四五”时期的突出成果为制定国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更坚实的发展基础、更高的发展水平、更优的发展质量、更强的发展能力,也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迎来了良好开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 经济社会发展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生态文明 综合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经济增长机理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太杰 李汉铃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2-66,共5页
经济增长作为宏观经济学发展中不变的主要研究命题,其基本内涵是总供给的长期增加,一般可归纳为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增长数量衡量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质量衡量主要是指经济增长方式。本文通过论述经济增... 经济增长作为宏观经济学发展中不变的主要研究命题,其基本内涵是总供给的长期增加,一般可归纳为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增长数量衡量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质量衡量主要是指经济增长方式。本文通过论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发展综合指数构建方法及其评价,并与美国相关指数进行比较,从而弥补国民生产总值或其他货币指标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 综合指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图书馆综合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迎红 徐宏毅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113,共8页
在构建城市图书馆综合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从29项城市图书馆统计指标中提取图书馆综合资源因子、读者服务资源因子等4个公因子,对35个城市图书馆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名,并与12项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行相关性... 在构建城市图书馆综合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从29项城市图书馆统计指标中提取图书馆综合资源因子、读者服务资源因子等4个公因子,对35个城市图书馆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名,并与12项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指标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提出了提高城市图书馆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图书馆 综合发展指数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安贵鑫 张在旭 张晓慧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油气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将有效的促进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确立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与思路的基础上... 油气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将有效的促进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确立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与思路的基础上,选取2001-2008年我国石油工业、人口、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社会经济 协调发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长城 谢颖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4,共6页
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体系能在评价社会进步和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深入研究国际视野下的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体系,发掘隐含在不同指标体系中的共同发展理念和趋势,从对GDP的修正、淡化平均指标、尊重民意、重视弱势群体和社会整合等... 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体系能在评价社会进步和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深入研究国际视野下的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体系,发掘隐含在不同指标体系中的共同发展理念和趋势,从对GDP的修正、淡化平均指标、尊重民意、重视弱势群体和社会整合等方面剖析国际指标体系的最新进展。最后,本文分析了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对目前中国指标体系研究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体系 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研究——以浙江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天颖 刘刚 刘程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2期21-25,共5页
文章根据文献和统计数据,研究重构了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创新水平、生态环境是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六个主要因子,其中经济发展是主导因子。通过空间分析,进... 文章根据文献和统计数据,研究重构了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创新水平、生态环境是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六个主要因子,其中经济发展是主导因子。通过空间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浙江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集聚的现象,整体水平呈现东北方向上高于西南方向上的趋势,并形成以杭州-宁波连线的热点聚集区,衢州-苍南连线的冷点集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社会经济 综合发展水平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任达 李喆 王东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28-133,共6页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比较了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通过SPSS软件对地区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占GDP比重3个方面的数据加以分析,得到各地区的综合得分,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春应 黄涛珍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37-40,共4页
中心城市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各个中心城市一直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路者”。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因... 中心城市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各个中心城市一直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路者”。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6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帮助 林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非线性分析上的不足,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利用核函数将原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高维空间进行线性主成分分析;通过对核参数的适当选取,可使得最大特征值的贡献率达到或接...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非线性分析上的不足,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利用核函数将原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高维空间进行线性主成分分析;通过对核参数的适当选取,可使得最大特征值的贡献率达到或接近85%,避免了多个主成分的不同组合而导致评价结果不一致。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核主成分回归方程——KPCR,并将其应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评价 预测 核主成分分析 核主成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基指数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崔述强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6,共3页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针对现有研究成果中统计评价方法测度标准有所不同甚至差异较大的不足,尝试编制定基发展指数比较分析不同领域的发展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经济发展快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针对现有研究成果中统计评价方法测度标准有所不同甚至差异较大的不足,尝试编制定基发展指数比较分析不同领域的发展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经济发展快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大力改善医疗、交通、住房等条件,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定基合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鹏 谈存峰 +2 位作者 陈强强 潘翔 齐娟飞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9,共8页
为揭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变迁规律,基于2011—2021年数据资料,构建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黄河流域... 为揭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变迁规律,基于2011—2021年数据资料,构建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从0.28上升至0.36,年均增长2.55%,各市(州)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兰州最高而甘南最低;黄河流域甘肃段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从0.23上升至0.31,年均增长2.89%,各市(州)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兰州最高而临夏最低;黄河流域甘肃段耦合协调度总体经历严重失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4个阶段,变迁态势趋好,而各市(州)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因此,从平衡现实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夯实地方经济基础、加大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参与度4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促进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经济发展 综合指数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甘肃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旭辉 朱启贵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7-117,128,共12页
笔者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视角构建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群组G1-熵权主客观组合赋权评价方法,对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基于此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 笔者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视角构建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群组G1-熵权主客观组合赋权评价方法,对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基于此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政府透明度、文化创新产业、社会保障制度、生态环境是影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推进的关键因素,且各省份以"五位一体"总布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结合关键因素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基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总布局 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评价体系 组合赋权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建荣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3,共2页
社会发展综合指数是国际比较的重要尝试。目前采用的模式主要有PQLI指数、ISP指数、HDI指数和ASHA指数等四种形式。这些综合指数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特定的目的而构造的。因此,这些指数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评价... 社会发展综合指数是国际比较的重要尝试。目前采用的模式主要有PQLI指数、ISP指数、HDI指数和ASHA指数等四种形式。这些综合指数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特定的目的而构造的。因此,这些指数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评价目标,适合于不同的场合。在评价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综合指数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宾 《经济经纬》 1999年第6期33-38,共6页
文章就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科学地评价了1978年~1997年河南省的经济总量、结构演变、居民消费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状况,指出了落后之处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河南 经济发展 综合评价 社会发展 经济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崇俊 宁宣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5,共3页
一、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DEA评价模型 在现有各种评价方法中,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解决多输入输出时序性问题较为有效和便捷的方法。而从产业的划分上看,交通运输属于第三产业,是包含多种社会、经济投入及产出的生产过程。鉴于... 一、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DEA评价模型 在现有各种评价方法中,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解决多输入输出时序性问题较为有效和便捷的方法。而从产业的划分上看,交通运输属于第三产业,是包含多种社会、经济投入及产出的生产过程。鉴于此,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协调发展理论,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评价模型 社会经济系统 综合交通运输 经济协调发展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模型 第三产业 输入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规划 向西开放推进欧亚战略 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卫平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47,共2页
西部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将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均衡发展装上第二台发动机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欧亚战略 向西开放 综合规划 均衡发展 中国经济 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简介
18
作者 张春光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本人负责承担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批准号:05BJY066),于2007年12月结项,经国家规划办组织鉴定为优秀等级。2009年获山东省社科三等奖。
关键词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评价体系 科学发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简介 2007年 2009年 国家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社会-农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评估
19
作者 田琨 庄定裕 +1 位作者 白雪冬 卜祥松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84-88,98,共6页
以海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社会、农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的耦合关系,构建3系统耦合协调作用的评估体系。结果表明,2013—2022年海南省3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稳定发展趋势,仅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出现过下降的趋势。2... 以海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社会、农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的耦合关系,构建3系统耦合协调作用的评估体系。结果表明,2013—2022年海南省3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稳定发展趋势,仅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出现过下降的趋势。2013—2022年,海南省18个市县的耦合度呈上升趋势;2022年海口市和三亚市的耦合度均超过了0.40。除保亭县、昌江县、琼海市、临高县和乐东县的耦合协调度在某些年份出现下降趋势外,海南省其他市县的耦合协调度均表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2022年海口市、文昌市和三亚市进入中级协调阶段,白沙县、儋州市、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定安县、琼海市、万宁市、保亭县属于勉强协调阶段。临高县、屯昌县、澄迈县、琼中县、陵水县、五指山市属于初级协调阶段。海南省18个市县的发展虽然不均衡,但总体上朝着健康发展的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社会 农业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模型 综合发展水平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发展是西部山区开发的必由之路
20
作者 严瑞珍 刘冬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3年第2期13-15,共3页
西部山区的开发关系到整个中国西部的繁荣和昌盛。随着中国战略重点向西部的转移,西部山区综合开发应以新的思路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引入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采取多种开发形式,充分利用山区潜在剩余劳动力资源... 西部山区的开发关系到整个中国西部的繁荣和昌盛。随着中国战略重点向西部的转移,西部山区综合开发应以新的思路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引入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采取多种开发形式,充分利用山区潜在剩余劳动力资源,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建立地方支柱产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的体力素质应和智力素质得到同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 生态环境 综合发展 西部地区 山区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