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所有制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现代化——南海案例分析
1
作者 张元元 朱卫平 《南方经济》 1999年第9期23-27,共5页
本文从南海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定性评价入手,对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相关性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和理论说明。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社会经济现代化 所有制变化 南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变迁与繁荣——《变迁与繁荣——广西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现代化》读后感
2
作者 阎革 《学术论坛》 2001年第6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变迁与繁荣——广西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现代化 陈武 地方经济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妍妍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10,共9页
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需要守正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求真务实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内核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扬弃;其理论创新继承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对马克思... 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需要守正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求真务实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内核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扬弃;其理论创新继承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学习与发展,并对西方经济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借鉴吸收;其实践创新经验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从思想溯源和实践观察的视角凝练和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开创性成就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启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探求经济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因应机制探索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立胜 张彩云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9,共10页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基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紧扣新时代特征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为贯彻新发展理念而提出的新战略。从历史根基、现实基础、实践要求和思想基础来看,目前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这些条...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基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紧扣新时代特征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为贯彻新发展理念而提出的新战略。从历史根基、现实基础、实践要求和思想基础来看,目前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这些条件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问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本质和主要内容两部分,回答了为谁建设、谁来建设以及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三个问题。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安排分为五个环节:战略理念、战略主体、战略保障、战略重心、战略布局,这五个环节从行动先导、主体核心、主体力量、主权保障、制度保障、战略核心、战略中心和战略重点七个方面回答了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的商品化与现代化、合作化
5
作者 郑重 《改革》 1988年第1期90-96,共7页
社会生产的商品化即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亡。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迄今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也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社会分工是... 社会生产的商品化即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亡。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迄今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也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而生产的专业化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所以,商品经济向更高程度发展的过程又是生产的专业化和与之俱来的社会化发育、发展的过程。社会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社会生产商品化的程度;而生产的商品化过程,也是社会生产现代化的过程,两者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社会生产的商品化、现代化必然提出合作化的要求,也为合作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条件;而合作化的发展则为生产的商品化和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促进商品化、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体制上和组织上的创新,这是贯串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深入改革中的一项艰巨任务。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这是党向全国人民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发展商品经济的历史任务。现在,我国农村经济已开始向社会化、现代化、商品化转变,为了促进这一转变,提高实现发展商经济的历史任务的自觉性,很有必要对农业的商品化和现代化、合作化三者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进行一番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生产商品化 合作化 社会经济现代化 合作社 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生产 充分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6
作者 赵林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8-15,共2页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中,人的素质问题已成为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核心。
关键词 提高人的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 素质培养 社会人文环境 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经济向法治经济转型:基于新中国七十年国家经济政策与宪法经济条款关系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兵 石玉浩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3,共9页
历经新中国建设七十年的磨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同宪法经济条款的设计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已趋于稳定和成熟。宪法经济条款对构建和运行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法治生态下国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从计划经济到... 历经新中国建设七十年的磨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同宪法经济条款的设计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已趋于稳定和成熟。宪法经济条款对构建和运行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法治生态下国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从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法治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和宪法经济条款的制定与实施的关系逐渐走向同步同频,正在实现从政策经济到法治经济的关键转型,凸显了宪法经济秩序之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价值和规范力量。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将在宪法规范秩序的框架下实现与宪法经济条款及其他经济法制的协同融合,终将充分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现代化与法治化的制度优势和实践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 宪法经济条款 政策经济 法治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信息业的重要性
8
作者 吴克生 《理论月刊》 CSSCI 1993年第3期48-48,共1页
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事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区别、衡量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社会经济现代化的标志和标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扩大规模的基础;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关键词 大力发展 信息事业 社会经济现代化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扩大规模 信息产业 国民经济 改革开放 先导产业 国家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卡片
9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23,共1页
学习卡片2000年教育发展目标施瓦·林加巴在《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方向:2000年的展望》(巴黎,1979)中指出了发展中国家教育制度发展的5个目标:(1)教育民主化;(2)倡导民族文化特性和社会经济现代化;(3... 学习卡片2000年教育发展目标施瓦·林加巴在《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方向:2000年的展望》(巴黎,1979)中指出了发展中国家教育制度发展的5个目标:(1)教育民主化;(2)倡导民族文化特性和社会经济现代化;(3)学校和社区生活一体化;(4)建立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环境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发展目标 目的和手段 研究的方法论 学校生活质量 社会经济现代化 学校教育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