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商品价值的社会经济属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解放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3-24,共2页
关于马克思商品价值属性的理论,我国理论界始终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商品才有价值,因而价值具有社会经济的属性:另一种意见认为,一切社会的劳动产品都有价值,因而价值具有自然技术的属性。澄清对马克思商品价值... 关于马克思商品价值属性的理论,我国理论界始终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商品才有价值,因而价值具有社会经济的属性:另一种意见认为,一切社会的劳动产品都有价值,因而价值具有自然技术的属性。澄清对马克思商品价值属性理论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实体 价值量 价值形式 商品价值 社会经济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经济社会属性差异导致土地产出差异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赵庄村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肖薇薇 谢永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6-179,共4页
传统的土地评价忽视了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而这一差异却是造成同类土地相同利用方式产出差异的根本原因。从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出发,对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赵庄村农户进行实地调查,使用毛利分析方法,对由于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差异造成同... 传统的土地评价忽视了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而这一差异却是造成同类土地相同利用方式产出差异的根本原因。从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出发,对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赵庄村农户进行实地调查,使用毛利分析方法,对由于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差异造成同类土地相同利用方式产出差异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以此来完善土地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经济社会属性明显限制了经济状况较差农户的土地产出效益;土地经济社会属性好的农户较差等农户更重视粮食生产,土地产出效益的高低与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经济社会属性高低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土地经济社会属性 产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勘单位的经济社会属性与改革路径研究
3
作者 李雅莉 董天锡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1,共4页
本文针对地勘产业生产链中的地质调查、资源勘查、矿产开采三个部门的公益性、公共物品性、自然垄断性、外部性、双重不确定性等经济社会属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地质勘查工作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分为信息产品与实物产品两... 本文针对地勘产业生产链中的地质调查、资源勘查、矿产开采三个部门的公益性、公共物品性、自然垄断性、外部性、双重不确定性等经济社会属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地质勘查工作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分为信息产品与实物产品两大类,不同部门提供的产品有着不同的经济社会属性,其运营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求解"事企分开"、"公商分离"改革命题的路径是,通过科学的"分",建立起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勘工作分体运行体制,其中一个重要的实施条件是能否真正做到"以勘补调"、"以采哺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勘产品 经济社会属性 改革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的云南森林资源均质区划分研究
4
作者 刘浩 郑璞冰 +1 位作者 叶江霞 魏晓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5,共9页
根据云南省各县与森林资源质量相关的森林起源、单位面积蓄积量、海拔、坡度、地形起伏、气候条件及社会经济等17个因子的空间差异,以县级单位之间的空间距离表示森林资源的相似程度,借助K-均值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方法将云南省划分为空间... 根据云南省各县与森林资源质量相关的森林起源、单位面积蓄积量、海拔、坡度、地形起伏、气候条件及社会经济等17个因子的空间差异,以县级单位之间的空间距离表示森林资源的相似程度,借助K-均值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方法将云南省划分为空间上较一致的均质单元,揭示云南森林资源空间分异性。结果表明:K-均值聚类方法能更有效将云南省划分为6个森林资源均质区;且在实际应用中K-均值聚类的可操作性更强,结果更趋聚集连通性。研究除考虑森林资源禀赋外,将经济与人为活动因素纳入聚类分析中,可以更为客观地反映森林资源资产区域差异。研究可为构建国家森林资源资产清查价格体系及资产核算提供参考,对于支撑国家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异性 K-均值聚类 层次聚类 社会经济属性 均质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住空间分异的城市家庭碳排放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经南 李玉岭 白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74-279,共6页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体。城市家庭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家庭层面的碳排放研究并不多见,涉及家庭之间的居住分异与碳排放的关联研究更是相对空白。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武汉市居民...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体。城市家庭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家庭层面的碳排放研究并不多见,涉及家庭之间的居住分异与碳排放的关联研究更是相对空白。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武汉市居民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居住特征及家庭碳排放等数据,并利用空间插值、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表征居住空间分异的家庭收入、住房价格、房屋价值等因子与家庭碳排放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影响机制,以期能为城市家庭碳排放低量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碳排放 居住空间分异 住房价格 社会经济属性 多元回归分析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决策的震后应急庇护物需求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山锁 张睿明 +3 位作者 相泽辉 龙立 王斌 郑捷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4-190,共7页
确定应急庇护物的需求人数是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基于较为成熟的家庭决策模拟分析,综合考虑工程因素与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因素,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震后应急庇护物需求模型。通过易损性指数对震后建筑物进行损伤评估后,该模型在分... 确定应急庇护物的需求人数是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基于较为成熟的家庭决策模拟分析,综合考虑工程因素与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因素,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震后应急庇护物需求模型。通过易损性指数对震后建筑物进行损伤评估后,该模型在分析过程中以单个家庭作为基本单位,采用多因素合理指标来量化居民离开住所意愿和应急庇护物需求意愿,并通过相关资料统计和专家调查方法对各影响因素及其子因素进行参数赋值,从而建立相应计算公式,进而通过课题组所开发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软件(CEDLAS),分析获得了西安市灞桥区的应急庇护物需求人数预测数据。提出的理论方法可为政府震前避难场所规划及物资准备与震后避难人员安置及物资发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应急庇护物需求 家庭决策 家庭社会经济属性 易损性 灞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步行影响范围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晓黎 朱才华 马超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3-140,共8页
新建轨道交通车站无法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客流预测,为了对新建车站的客流进行准确预测,研究从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需求。根据实际调查获得车站客流生成影响范围,并基于泰森多边形对影响范围的重叠区域进行重新划分... 新建轨道交通车站无法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客流预测,为了对新建车站的客流进行准确预测,研究从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需求。根据实际调查获得车站客流生成影响范围,并基于泰森多边形对影响范围的重叠区域进行重新划分。以路网距离为约束,建立考虑车站影响范围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获取社会经济属性和接驳交通对于轨道交通客流生成的具体贡献度。西安市轨道交通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步行、公交和公共自行车产生接驳客流的主要路网距离为800 m,230 m和300 m;平均每条公交线路数和每个公共自行车桩数分别产生16.368次和2.371次客流;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和人均GDP与客流关系表现为三者每增加1%,客流量分别增加0.47%,0.53%和−0.21%。研究成果可用于确定西安市新建轨道交通车站位置和规模,并预测其相应的客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社会经济属性 空间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的政策评估与完善 被引量:29
8
作者 周建亮 佟瑞鹏 陈大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6-151,共6页
综合评价了我国现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实施的效果及其影响,指出造成当前政策争议的根源在于对事故致因的规律理解不够、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经济及社会属性认识不清,以及对威慑性(而不是服务性)安全管理手段的偏好。建筑安全... 综合评价了我国现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实施的效果及其影响,指出造成当前政策争议的根源在于对事故致因的规律理解不够、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经济及社会属性认识不清,以及对威慑性(而不是服务性)安全管理手段的偏好。建筑安全生产责任的分配应充分考虑事故致因规律及各方控制能力,制度设计应纳入建设单位作为生产者的属性特征,政府管理应注重激励和引导的监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安全生产责任 政策评价 安全致因 经济社会属性 安全管理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