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操作过程 被引量:6
1
作者 袁昕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1-41,共1页
1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政府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缺乏应有的重视保护区传统特色的保存和强化需要政府长期的资金投入,只是这种政府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与回报是一种长期而缓慢的效益,与改造更新为城... 1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政府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缺乏应有的重视保护区传统特色的保存和强化需要政府长期的资金投入,只是这种政府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与回报是一种长期而缓慢的效益,与改造更新为城市和居民带来的瞬时变化无法相比,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保护 社会经济基础 操作过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经济基础和道德体系的“复合结构”
2
作者 李恒瑞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7-41,44,共6页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离社会经济基础较远而又归根到底为社会经济基础所规定的东西.恩格斯在论述这种关系时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一切以往...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离社会经济基础较远而又归根到底为社会经济基础所规定的东西.恩格斯在论述这种关系时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研究社会主义道德结构,研究新时期道德建设问题,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就是正确地把握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基础方面的深刻的变化及其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并由此引出符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新结论.关于道德结构方面的争论,归根结底源自对社会经济基础的不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商品市场经济 社会经济基础 道德观念 复合结构 道德体系 道德建设 道德结构 公有制 自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社会经济基础
3
作者 王淑贤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40,共3页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及其政策导向必须适应中国的基本国情 ,建立在中国相对特殊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 ,特别是要考虑人多地少的粮食生产、独具特色的市场经济、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矛盾冲突的区域发展、新旧碰撞的价值观念、左右为难的...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及其政策导向必须适应中国的基本国情 ,建立在中国相对特殊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 ,特别是要考虑人多地少的粮食生产、独具特色的市场经济、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矛盾冲突的区域发展、新旧碰撞的价值观念、左右为难的政府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现代化 社会经济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二重结构
4
作者 李恒瑞 《学术研究》 1988年第3期24-32,共9页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不是别的,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即作为商品生产交换关系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关系这两个基本方面的统一体、结合体的新型的商品经济。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 二重结构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形态 所有制关系 商品生产 社会经济基础 商品交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两个“必须毫不动摇”与筑牢和谐社会经济基础
5
作者 程言君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8期11-14,共4页
该文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新近再次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筑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原则。但在当前经济... 该文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新近再次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筑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原则。但在当前经济改革中出现了两个异化现象,一是只强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只鼓励发展、不作引导。其结果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分配不公,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严重削弱。同时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性,必须筑牢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经济基础 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两个异化" 新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打造和谐社会经济基础 被引量:1
6
作者 赖均青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2S期22-23,共2页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剖析其原因,并提出了五个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社会经济基础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主政治的社会经济基础
7
作者 贺培育 《探索》 1988年第1期22-26,30,共6页
民主,本质上就是指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一本质规定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其实现程度,直接受制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政治设施。因此要维护民主,切实实现人民的权利,就必须建立,作为民主(人民权利)维护和实现之手段的民主政治,(社会的... 民主,本质上就是指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一本质规定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其实现程度,直接受制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政治设施。因此要维护民主,切实实现人民的权利,就必须建立,作为民主(人民权利)维护和实现之手段的民主政治,(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政治设施)然而,民主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实践表明,任何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都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自由竞争 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基础 决定作用 实现程度 核心内容 上层建筑 经济单元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科学发展和改革中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江泽民文选》研读有感 被引量:5
8
作者 程恩富 《学习论坛》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从确保社会主义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又能把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搞上去这双重角度,来检视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第二,要认清国有经济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具有不同... 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从确保社会主义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又能把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搞上去这双重角度,来检视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第二,要认清国有经济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运行方式。第三,要在改革中掌控一批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国有大中型企业。第四,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文选》 国有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经济改革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基础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孝哲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1-15,共5页
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基础三个概念,是人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重要概念。在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都是把这三个概念作为同义语看待的,认为所谓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只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别名。
关键词 社会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上层建筑 统治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法先于其经济基础产生吗?
10
作者 陈致远 《现代法学》 1986年第4期26-27,共2页
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是,有些法学理论著作这样描述:“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可能在旧社会里自发地形成”,“社会主义法并不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 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是,有些法学理论著作这样描述:“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可能在旧社会里自发地形成”,“社会主义法并不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存在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当社会主义法出现后,首要的任务即摧毁旧经济,建立发展社会主义新经济,为自己创立坚实的经济基础。”(见《法学基础理论》67页、183页)这样说来,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不是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先有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和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法律 发展变化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涵义的探讨
11
作者 谢长耕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8-21,27,共5页
经济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关于经济基础的涵义,争论最多的是,到底是指特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还是指这一社会中现实存在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教育部颁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 经济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关于经济基础的涵义,争论最多的是,到底是指特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还是指这一社会中现实存在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教育部颁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修订本)是这样表述的:“经济基础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总和,一般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它不符合马克思著作的原意,也不符合历史实际,尤其不能科学地说明当前的现实问题。我认为,经济基础就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精辟地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统治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生产力 发展阶段 相适应 历史阶段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是保护经济基础的重要工具
12
作者 屈野 《思想战线》 1980年第6期5-9,16,共6页
研究法和经济基础之关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是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重要工具问题,有助于我们自觉地、科学地运用社会主义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服务。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点,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 研究法和经济基础之关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是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重要工具问题,有助于我们自觉地、科学地运用社会主义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服务。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点,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象资产阶级及其御用学者所宣扬的那样,是什么“超经济”、“超阶级”、“超国家”的“全民意志”,而是国家的伴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产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关系 社会秩序 社会主义法 集体所有制 法律化 全民所有制 宪法规定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兼谈经济立法为经济建设开路问题
13
作者 常公旺 《现代法学》 1982年第2期14-17,共4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就其性质来说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正如它们各自的名称所形象表述的那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并不是消极地被决定,它一经产生,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法(包括法律制度和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就其性质来说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正如它们各自的名称所形象表述的那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并不是消极地被决定,它一经产生,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法(包括法律制度和法律观点)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能动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对法的这种能动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经济立法 上层建筑 经济建设 反作用 正确认识 能动作用 基础服务 法律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一切向钱看”一席话——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说起
14
作者 曾锡 《湖湘论坛》 1995年第3期86-87,共2页
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革命就终结了,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仅只是万里长征走过了第一步。正因为如此。必须充分估计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是一... 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革命就终结了,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仅只是万里长征走过了第一步。正因为如此。必须充分估计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如果没有新的上层建筑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反作用 无产阶级 相适应 资产阶级 物质利益原则 货币拜物教 政权 个人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经济的二重社会效应与精神文明建设
15
作者 李恒瑞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5-40,共6页
本文提出商品经济的二重社会效应问题,并就商品经济二重社会效应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重视解决对商品经济社会效应的认识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关键词 商品经济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 占有方式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 负效应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有机体的“骨胳”——兼论“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及其正确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国生 石华翼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90年第6期24-29,共6页
列宁曾形象地把社会经济形态比喻为社会的“骨胳”,把上层建筑比喻为“血肉刀,并认为“骨胳”是支撑“血肉”的框架。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是马克思概括的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是分析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及其规律的逻辑工具。那么,什么... 列宁曾形象地把社会经济形态比喻为社会的“骨胳”,把上层建筑比喻为“血肉刀,并认为“骨胳”是支撑“血肉”的框架。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是马克思概括的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是分析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及其规律的逻辑工具。那么,什么是社会经济形态呢?目前在我国哲学界基本上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二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三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社会经济基础。我们认为,这些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包含了许多合理的部分,但还存在过宽过窄的现象。探讨社会经济形态的目的是为了从方法论的角度首先明确这一范畴的内涵,然后明确如何运用这一范畴分析现实和观察社会。故本文就此作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形态 社会有机体 社会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唯物史观 生产关系 范畴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横沟高中数育革命调查的体会
17
作者 张忠秀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104-105,共2页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对于进行上层建筑领域中的革命,进一步实观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指出了明确方向。为了实践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肃清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我们在系总支领导下,组成小分队,到横沟高中作了为期十天的教育...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对于进行上层建筑领域中的革命,进一步实观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指出了明确方向。为了实践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肃清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我们在系总支领导下,组成小分队,到横沟高中作了为期十天的教育革命调查,耳闻目见,深受启发和教益。我在这里只谈一点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中农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高中 教育革命 教育路线 调查访问 学校 修正主义 育秧 学农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主体地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飘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5-40,共6页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主体地位余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主体地位当前,有人认为,表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的社会主义文艺与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有人还赤裸裸地说:在当今...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主体地位余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主体地位当前,有人认为,表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的社会主义文艺与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有人还赤裸裸地说:在当今的时代,提倡和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是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艺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主体地位 毛泽东文艺思想 人民文艺 周恩来 集体主义 精神产品 文艺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内在要求改革科技干部管理制度
19
作者 周豫西 唐昌放 《改革》 1985年第2期27-29,24,共4页
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着立于其上的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特征。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商品生产还大量地、普遍地存在着,并且还要大力发展,因而。
关键词 干部管理制度 社会上层建筑 社会经济基础 经济活动 竞争规律 干部制度改革 单位所有制 人才使用 经济效益原则 科学的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20
作者 邹健明 《理论与改革》 1986年第5期47-50,共4页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上层建筑、特别是对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必然带来广泛的、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社会...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上层建筑、特别是对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必然带来广泛的、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归根到底是商品经济,具有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我们这里所指的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它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意识形态领域 社会经济基础 货币拜物教 纪律观念 一般属性 “一切向钱看” 新旧体制交替 激励法 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