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性别比及其和社会经济变量的关系:普查的结果和所反映的现实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涌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3,共11页
本项研究是用199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1%抽样数据带来探讨婴儿性别和几个与之相关的变量间的关系,并算出1989年到1990年上半年出生婴儿的存活和死亡的性别比。基于正式发表的1990年人口普查10%抽样数据的汇总表中,中国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是... 本项研究是用199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1%抽样数据带来探讨婴儿性别和几个与之相关的变量间的关系,并算出1989年到1990年上半年出生婴儿的存活和死亡的性别比。基于正式发表的1990年人口普查10%抽样数据的汇总表中,中国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11.4(即每100个女婴对应111.4个男婴),这远远高于公认的正常值105或106。 这样不寻常的出生性别比有很重要的意味。它不仅提醒我们注意,在将来因未婚男性远多于未婚女性而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表明了性别歧视这个政府自1949年以来就下决心消除的令人反感的事实的存在。因此,当务之急是为中国的这种不寻常的高出生性别比提供一些解释性和描述性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婴儿性别比 出生性别比 婴儿死亡率 女婴 社会经济变量 死亡性别比 男孩 普查 1990年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经济区域生育水平差异问题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解振明 金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6-81,共6页
1982年的中国人口普查为进行生育率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本文以1982年普查时安徽省的70个县12个市为基本单位。并结合省内经济区域的划分,探讨影响安徽省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主要因素。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地带,地处华东地区的西... 1982年的中国人口普查为进行生育率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本文以1982年普查时安徽省的70个县12个市为基本单位。并结合省内经济区域的划分,探讨影响安徽省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主要因素。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地带,地处华东地区的西缘。东距海洋约300余公里,是沿海伸向内地的东西向的过渡地带。气候上又处于亚热带、温带的过渡带,是南北方的过渡地区。地理地形和气候等差异使全省可分为淮北、江淮之间和江南三大区域。根据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的差异并考虑行政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生育率 育龄妇女 生育水平 人口密度 少数民族人口 人口普查 地区差异 妇女地位 人口比重 社会经济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育率的地区差异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徐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16,共8页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特别是在70年代,中国经历了急剧的生育率下降。总和生育率从60年代末的6左右下降到1981年的2.6,到1990年又进一步下降到2.3。这样迅速的生育率转变引起了国内外人口学界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研究的...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特别是在70年代,中国经历了急剧的生育率下降。总和生育率从60年代末的6左右下降到1981年的2.6,到1990年又进一步下降到2.3。这样迅速的生育率转变引起了国内外人口学界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研究的热门题目。没有人会怀疑中国政府推行的计划生育对降低生育率起了重要作用,问题是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对生育率的转变也起了促进作用。由于可获得的资料的限制,早期的研究大都限于全国水平的分析,并普遍将生育率下降归功于计划生育政策。这类研究没有涉及中国生育率的地区差异,而正是这些生育率的差异,仅用计划生育政策是难以完全解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率 计划生育政策 社会经济变量 社会经济发展 差异分析 社会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变化 相关关系 总和生育率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育龄妇女死亡水平的因素分析
4
作者 吴卫红 王瑞梓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2-29,共8页
影响育龄妇女死亡水平的因素分析吴卫红,王瑞梓一、引言育龄妇女是指15—49岁处于生育期的妇女,是人类生育行为的主体,人口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育龄妇女作为一个特殊人群,为人类的繁衍承受着痛苦,作出了牺牲,其健康状况正日... 影响育龄妇女死亡水平的因素分析吴卫红,王瑞梓一、引言育龄妇女是指15—49岁处于生育期的妇女,是人类生育行为的主体,人口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育龄妇女作为一个特殊人群,为人类的繁衍承受着痛苦,作出了牺牲,其健康状况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已成为“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死亡水平 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因素 综合指数 孕产妇死亡率 相关系数 计划生育工作 社会经济变量 社会经济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计划生育评估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严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2-35,共4页
从70年代开始,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我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1下降至1989年的2.17,多胎率从1970年的62.2%下降至1989年的15.6%。
关键词 计划生育 总和生育率 节育措施 几个问题 社会经济变量 计划生育工作 节育率 理论框架 孩次 国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