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学生社会素质发展的内容与路径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平 杨越 熊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大学生社会素质发展的内容包括:融入政治氛围、接受道德规范、认识性别角色、建立现代职业意识、形成科学价值观念、具备适应社会的知识与能力。大学生社会素质发展路径主要有:加强理论素养、提高社会认知水平,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锻炼... 大学生社会素质发展的内容包括:融入政治氛围、接受道德规范、认识性别角色、建立现代职业意识、形成科学价值观念、具备适应社会的知识与能力。大学生社会素质发展路径主要有:加强理论素养、提高社会认知水平,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阅历,掌握社会交往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素质 发展内容 发展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人的社会素质 被引量:5
2
作者 靖国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7-30,共4页
哲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涵盖着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和思维本性 (主体性 )。人的本质在教育学层面上表现为人的素质 ,即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主体素质。人的自然素质和主体素质都不能够孤立地存在 ,需要融合于人的社会素质之中。因... 哲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涵盖着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和思维本性 (主体性 )。人的本质在教育学层面上表现为人的素质 ,即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主体素质。人的自然素质和主体素质都不能够孤立地存在 ,需要融合于人的社会素质之中。因而人的社会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人的社会素质具有现实性和中介性 ,它包括公民素质和职业者素质两个基本方面。教育的功能就在于提升人的自然素质和主体素质并将其消融于人的社会素质之中 ,完成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调适与过渡 ,促进人的社会素质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社会素质 公民素质 职业者素质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社会素质教育的公益定位与系统治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陶秀丽 常云阁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青少年艺术、体育培训等成为新的教培热点。舞蹈艺术、体育等培训科学性、专业性强,普及性素质教育与专业培训存在课程标准差别,素质教育的普及性社会需求与专业化供给之间形成供需缺口。当前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青少年艺术、体育培训等成为新的教培热点。舞蹈艺术、体育等培训科学性、专业性强,普及性素质教育与专业培训存在课程标准差别,素质教育的普及性社会需求与专业化供给之间形成供需缺口。当前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存在缺乏科学监管、办学不规范等问题,造成该领域危及儿童青少年健康安全的事件频发。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坚持社会素质教育的公益属性,将其纳入教育公共服务治理系统,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调、行业协会等第三部门参与、家校社协同的社会素质教育闭环治理机制,推进社会素质教育行业规范化、现代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素质教育 失范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人口的社会素质是实现宏伟目标的一项战略任务
4
作者 陈涛 《西北人口》 1982年第4期19-23,共5页
任何事物都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人口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也不例外,除具有量的特征外,也具有质的特征。人口的质的规定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主要指遗传素质、营养状况、健康状况、平均寿命等,即指人的自然素质;二是指它的社会属性,主要... 任何事物都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人口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也不例外,除具有量的特征外,也具有质的特征。人口的质的规定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主要指遗传素质、营养状况、健康状况、平均寿命等,即指人的自然素质;二是指它的社会属性,主要指人的道德水平、文化智力水平等,也就是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对于人口自然素质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而对提高人口的社会素质即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是否有一个高度认识呢?邓小平同志最近在谈到实现宏伟目标时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伟目标 人口文化素质 思想素质 社会素质 劳动力 战略任务 人口增长率 劳动者 马克思恩格斯 自然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功能与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子祥 徐文生 罗爱林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0-84,共5页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所学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家庭功能和社会网络素质水平较高;家庭功能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网络素质在专业、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功能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形...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所学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家庭功能和社会网络素质水平较高;家庭功能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网络素质在专业、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功能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高等学校应探索与建立家长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新机制;学生家长应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大学生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家庭功能 社会网络素质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素质与社会化
6
作者 张晓舟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4期120-123,共4页
随着改革进程的发展,人的素质与现代化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开始还只是分别感受到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状态等对现代化进程的不适应,现在则逐步认识到,这些都是人的素质不适应现代化的表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富国就必须... 随着改革进程的发展,人的素质与现代化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开始还只是分别感受到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状态等对现代化进程的不适应,现在则逐步认识到,这些都是人的素质不适应现代化的表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富国就必须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问题的提出:人的素质何以形成? 人非生而知之者,其素质除了天赋秉性(遗传素质)外,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在实践过程中,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个人身上的凝结,就造就了个人的社会素质。因此,一个社会的成员能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是由该社会的文化所决定的。但是文化不会自动地对人发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模式 社会化过程 思想观念 现代化进程 精神文化 实践过程 社会实践 心理状态 制度文化 社会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高职生应具备的社会生活素质
7
作者 赵芹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24,共3页
时移则世异,世异则事异。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社会成员的素质要求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经常梳理社会生活需要的素质,以提高教育的社会适用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文章梳理出了高职生满足生存需要的素质和较高层次的... 时移则世异,世异则事异。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社会成员的素质要求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经常梳理社会生活需要的素质,以提高教育的社会适用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文章梳理出了高职生满足生存需要的素质和较高层次的生活乃至社会成功需要的素质及高职生接受范围内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社会生活素质 三创 小康社会 创新型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晋南北朝时期人的社会文化素质探析
8
作者 申成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1,共3页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和大发展,促使各民族杂居通婚及汉化,其血缘关系相互渗透,极大地改善了中华民族的遗传素质;通过民族大融合,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认同、相互吸纳,从而促进了人们的文化与科技知识素质的提高;各民族的文化认同、...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和大发展,促使各民族杂居通婚及汉化,其血缘关系相互渗透,极大地改善了中华民族的遗传素质;通过民族大融合,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认同、相互吸纳,从而促进了人们的文化与科技知识素质的提高;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互动所产生的社会回应,使"独尊儒术"的文化防线全面崩溃,儒家纲常名教失控,促成了儒、佛、道并存的局面。儒、佛、道文化相互融通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推动力,使人们的文化交流和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在范围、内容上得到扩展与更新。人们对传统观念的背离,价值观的自觉调整,表现了内在人格的普遍觉醒,形成了重家族、"不唯上"和重利欲、轻世俗的风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素质内涵,形成了鲜明的国民素质特征,在我国国民素质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南北朝 民族融合 文化扩展 社会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的社会适应素质与学习动力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军 《交通高教研究》 2000年第2期75-76,共2页
加强学生社会适应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学生社会适应素质对学习动力的极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 社会适应素质 学习动力 学生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10
作者 王韵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4期11-11,共1页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这是基于对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历史经验科学总结而提出的科学论断。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意识形态 社会科学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海燕 刘文革 《当代教育科学》 1998年第4期9-11,共3页
80年代后期以来,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关素质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素质教育的内涵、组成要素、基本特点、基本类型等尚缺少系统的探讨。为了使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笔者拟就素质... 80年代后期以来,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关素质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素质教育的内涵、组成要素、基本特点、基本类型等尚缺少系统的探讨。为了使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笔者拟就素质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谈谈个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教育 审美素质教育 教育类型 社会素质 民族素质教育 基本理论 个体素质 身体素质 科学素质教育 道德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探讨
12
作者 罗伟生 蓝秀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53-54,共2页
20世纪末以来,有关大学生素质的养成,一直是大陆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大陆教育体制使然,大陆医学院校学生在人文社会素质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文章旨在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以及加强学生专业社... 20世纪末以来,有关大学生素质的养成,一直是大陆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大陆教育体制使然,大陆医学院校学生在人文社会素质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文章旨在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以及加强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新时期大陆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社会素质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大学生 人文社会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素质:价值及其复义
13
作者 阎世笙 冯宪芬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人的素质 人的价值 人的社会素质 自然素质 内在价值 提高人的素质 素质和能力 外在价值 生命存在 人的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素质学习与素质教育
14
作者 林明榕 郑虹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7-29,共3页
略论素质学习与素质教育林明榕郑虹所谓“素质学习”,就是指整个国民、民族和个体人通过学习渠道(包括自学、教育性学习、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各种实践中的学习等)进行素质建设,发展先天自然素质,形成和发展后天社会素质,并按照... 略论素质学习与素质教育林明榕郑虹所谓“素质学习”,就是指整个国民、民族和个体人通过学习渠道(包括自学、教育性学习、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各种实践中的学习等)进行素质建设,发展先天自然素质,形成和发展后天社会素质,并按照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不断提高国民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学习 素质 素质建设 质教育 非智力因素 个性教育 素质发展 教师的主导作用 精神生产 社会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教育中体育课的困境及对策
15
作者 陆永庆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学生体育成绩 体育教材 身体素质 体育活动 体育教育 队列练习 社会素质 体育考试 体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学校素质教育模式
16
作者 郭景扬 《教育管理研究》 1997年第1期32-33,共2页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构建丰富多采的学校素质教育的模式的过程,它一般要经历下列三个阶段。一、因校而宜,寻找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口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和发展全体学生素质的教育。素质概念既有狭义的。
关键词 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特色 素质概念 审美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 品德素养 学生素质发展 政治素质 社会素质 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68
17
作者 杨保建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60,共3页
儿童少年的良好的社会性品质是他们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和发展儿童少年的社会性品质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理论上探讨了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及其对促进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指出 :体育游戏能够促成儿... 儿童少年的良好的社会性品质是他们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和发展儿童少年的社会性品质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理论上探讨了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及其对促进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指出 :体育游戏能够促成儿童少年社会交往关系 ,为儿童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 ,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 ,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游戏 儿童 少年 社会素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素质和素质的培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炳琨 《中国医院》 2002年第10期10-13,共4页
阐述了人的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遗传、环境、教育、学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结合的产物。从素质的形成,素质的特点,素质的要求、识别和培育等方面对素质和素... 阐述了人的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遗传、环境、教育、学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结合的产物。从素质的形成,素质的特点,素质的要求、识别和培育等方面对素质和素质的培育进行了全而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社会素质 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运动员人文素质的思考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健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9-40,共2页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观点认为:运动员的自然素质(如身高、力量、速度等)决定着运动成绩的优劣.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运动员的需求等,运动员其它方面的素质,如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道德素质等,越来越显得重要.
关键词 运动员 人文素质 责任感 社会道德素质 自然素质 运动成绩 力量 身高 决定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民素质结构与分类的再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单培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国民素质结构是指国民素质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方式 ,是国民素质内在要素的表现形式 ,是作为完整的特质表现出来的有机整体。国民素质划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关键词 国民素质结构 分类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社会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