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卢曼社会系统理论视域下综合高中建设的逻辑框架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朱忠琴 聂伟 王玉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12,共8页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以职普融通、支持学生多样化发展为特征的综合高中再次为社会所关注,成为高中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些年国家政策文件中鼓励设立综合高中,各地也在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综合高中...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以职普融通、支持学生多样化发展为特征的综合高中再次为社会所关注,成为高中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些年国家政策文件中鼓励设立综合高中,各地也在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综合高中定位模糊、普职课程联结松散、多方协同沟通阻隔等现实问题。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对于解决当前综合高中建设面临的问题、促进综合高中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基于这一理论,综合高中建设应借助自我指涉精准锚定综合高中的功能定位,通过结构耦合有机联结综合高中内部的普职子系统,基于二阶观察有效促进综合高中系统内外部的协调沟通。在实践路径上,应以综合育人为特色标识,体现综合高中的独特性;以课程体系为关键载体,凸显综合高中建设的专业性;以动态适应为发展方向,实现综合高中建设的开放性,从而全方位推进综合高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高中 职普融通 卢曼社会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基于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史仁民 王吉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融合教育是保证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关键要素,是解决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路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如何有效实施融合教育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融合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隔离教育时期、部分融... 融合教育是保证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关键要素,是解决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路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如何有效实施融合教育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融合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隔离教育时期、部分融合时期和完全融合时期的演变过程,体现出社会对融合教育的理解与认可是逐渐深化的。融合教育涉及多样性、平等、质量、权利等相关概念,具有追求教育公平切实实现、尊重个体差异多元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价值意蕴。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从社会结构和功能分化角度出发,将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为融合教育提供了三方面实践路径,即增强共通性价值认同、建立包容性学习环境和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教育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社会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系统理论视域下美国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组织的建设模式研究——以区域研究、女性研究和数据研究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俞凌云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11,共18页
从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视角出发,美国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功能分化要求催动了其大学系统通过自我指涉进行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推动组织发展的核心力量以及大学对组织发展目标的定位影响了美国大学系统在区域研究... 从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视角出发,美国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功能分化要求催动了其大学系统通过自我指涉进行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推动组织发展的核心力量以及大学对组织发展目标的定位影响了美国大学系统在区域研究、女性研究和数据研究组织建设的功能理解和路径选择。由于组织的建设基础以及需要应对的核心问题存在差异,三类跨学科组织分别确立了不同的建设模式:区域研究组织形成了以横向切分研究对象为基础的功能式系统分化模式,女性研究组织选择了以不同水平融入传统学科系组织的层级式系统分化模式,数据研究组织则表现出具有组织独立性与功能一致性的分割式系统分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社会系统理论 人文社会科学 跨学科组织 区域研究 女性研究 数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与社会关系新探——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中心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红雨 闫广芬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0,共6页
卢曼以"功能结构论"为起点,以"系统/环境"为主导性区分,将社会视为一种以"自我指涉"为基本运行机制的复杂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大学同样通过"自我指涉"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维持与发展,并以&... 卢曼以"功能结构论"为起点,以"系统/环境"为主导性区分,将社会视为一种以"自我指涉"为基本运行机制的复杂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大学同样通过"自我指涉"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维持与发展,并以"复杂性化约复杂性"的基本原则建构起其与社会"结构耦合"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既需要大学通过功能的特定化与二元符码的确立来保证"自我指涉"的完成,又需要合理的边界设置来保证大学与社会间的互动磁场的稳定存在,这是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对于大学发展所提供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曼 社会系统理论 大学 自我指涉 结构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海峰 王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5,共9页
团队无协作、成员互动无建构以及知识建构低水平的现象是在线学习共同体构建与组织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团队设计难以超越二元对立的系统论或者线性的流程化设计思想。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跳出了整体与局部的二元对立和线... 团队无协作、成员互动无建构以及知识建构低水平的现象是在线学习共同体构建与组织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团队设计难以超越二元对立的系统论或者线性的流程化设计思想。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跳出了整体与局部的二元对立和线性的社会系统结构观,阐明了社会系统形成、存在与发展的条件与机制,其对于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社会系统理论构建了"在线学习共同体的社会系统结构"模型及支持策略,实现了对在线学习共同体的团队组织、沟通交流、自我参照和自我生产的系统设计。在一项关于微课设计的在线学习中,依据该模型进行了在线学习共同体的设计和实践。研究表明,共同体成员的协作互动频率明显增强,知识建构水平得到较大程度提高,特别是高水平知识建构的频次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学习共同体 社会系统理论 知识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城乡一体化:现状评价与路径选择——基于卢曼“一般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秉文 付春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6,共4页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一项新的发展战略,对甘肃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通过以卢曼的"一般社会系统理论"为分析视角,采取层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研究方法,构建甘肃省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的...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一项新的发展战略,对甘肃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通过以卢曼的"一般社会系统理论"为分析视角,采取层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研究方法,构建甘肃省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的城乡一体化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发展动力挖掘不够、产业结构单一、农村贫困率高、社会力量动员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当采取完善规划建设,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平台,打好"四张牌"形成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特色动力和优势等措施寻求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城乡一体化 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再认识 被引量:5
7
作者 孙阳春 赵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共3页
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教育系统的"结构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基于此,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应防止三种倾向:勿忽视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系统的"自我参照";勿忽视一体化进程中... 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教育系统的"结构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基于此,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应防止三种倾向:勿忽视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系统的"自我参照";勿忽视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系统的"系统差异";勿忽视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系统的"自组织运作"。这样,才能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引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理论 城乡教育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的师范生培养:视角更新与路径重构——基于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江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31,共7页
随着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全面实施,师范生培养需回答如何适应与调整的问题。依据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不难发现,其系统的开放性与封闭性自我指涉为分析师范生培养的系统运作规律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基于此,从封闭和开放两个... 随着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全面实施,师范生培养需回答如何适应与调整的问题。依据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不难发现,其系统的开放性与封闭性自我指涉为分析师范生培养的系统运作规律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基于此,从封闭和开放两个基本维度为师范生培养的长足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可能,同时提醒我们对师范生培养系统运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二阶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资格 国考 师范生 尼克拉斯·卢曼 社会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系统理论与环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秦明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9,共6页
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对环境的分析在于告诉人们,指望某种跨人群、跨系统的统一的东西的培养(如道德、环境意识、政治中心的作用)来解决环境问题已经变得不现实了。当社会中的各功能系统具有高度自治的能力时,它们会在对环境问... 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对环境的分析在于告诉人们,指望某种跨人群、跨系统的统一的东西的培养(如道德、环境意识、政治中心的作用)来解决环境问题已经变得不现实了。当社会中的各功能系统具有高度自治的能力时,它们会在对环境问题的过强和过弱的反应间找到平衡。如果我们接受卢曼的分析,那么只有在中国社会的各功能系统具有越来越大的自主权和自身动力时,它们关注环境问题的能量才会增加,社会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 尼克拉斯·卢曼 社会系统理论 功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与虚拟企业
10
作者 陈权宝 杨政军 《工业技术经济》 1999年第5期61-62,共2页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在当今世界,单个企业孤军奋战是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因为单个企业很难具备竞争需要的所有资源。因此走合作化道路,...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在当今世界,单个企业孤军奋战是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因为单个企业很难具备竞争需要的所有资源。因此走合作化道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经济组织之间相互协作,建立虚拟企业,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信息时代也为虚拟企业内外部成员之间相互协调提供了信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企业 巴纳德 社会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视野下体育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基于社会系统理论 被引量:27
11
作者 许之星 夏思永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8,99,共7页
“深化体教融合”理念旨在让体育回归教育。促进教育与体育深度融合,在实践中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体育教育共同体。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共同体主要有四个问题:学校体育“脱离实际、走不出去”,家庭体育“意识淡薄、量小力微”,社... “深化体教融合”理念旨在让体育回归教育。促进教育与体育深度融合,在实践中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体育教育共同体。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共同体主要有四个问题:学校体育“脱离实际、走不出去”,家庭体育“意识淡薄、量小力微”,社会体育“知易行难,活力不足”,功利教育观遮蔽体育情感。文章以社会系统理论为视角,研究家庭、学校、社会和情感系统运作的独特性及其开展体育教育的特殊需求、优势、责任与义务,基于落实“深入体教融合”提出三大对策:强化系统互动,促进结构耦合;夯实共同体之基,培育体育情感;落实主体责任,补足实践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共同体 社会系统理论 系统差异 体育情感 结构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境遇与突破——基于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7
12
作者 吉祥佩 胡金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72,共10页
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重大,乡村学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本文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阐释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学校教育的互动逻辑关系。乡村学校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子系统之一,... 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重大,乡村学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本文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阐释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学校教育的互动逻辑关系。乡村学校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对乡村振兴起巨大的助推作用,而乡村振兴则为乡村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支持。审视当前影响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三大主体——课堂、教师、学生,未来应该落实乡村学校教育实现“小班化”“数字化”“乡土化”“个性化”的变革,构建“理想信念、角色认同、专业发展”的乡村教师服务体系,抓住优质乡村学生生源、增强乡村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这几个突破方向。以乡村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构建乡村社会发展共同体,实现乡村学校教育和乡村社会的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学校教育 卢曼 社会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代际沟通中的适老化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铭禧 蒋博全 +1 位作者 赵智峰 刘欢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1-211,共11页
目的旨在打破老年群体在代际沟通中的沟通壁垒,通过客观获取代际沟通中老年群体的用户需求,完成一款促进代际沟通的适老化产品设计方案。方法首先,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对代际关系差异及老年用户需求进行定性分析,提取产品指标并... 目的旨在打破老年群体在代际沟通中的沟通壁垒,通过客观获取代际沟通中老年群体的用户需求,完成一款促进代际沟通的适老化产品设计方案。方法首先,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对代际关系差异及老年用户需求进行定性分析,提取产品指标并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其次,运用AHP-DEMATEL模型计算各产品指标要素的加权权重值、关联权重值及其相互关系;最后,计算混合权重以综合确立关键用户需求,指导设计方案完成。结果明确了代际沟通中老年人群需求的3个主题、8个亚主题及适老化产品设计指标重要性,完成了适老化产品设计。结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设计学领域可有效用于用户需求的综合分析;AHP-DEMATEL模型能够确立并验证产品设计中多指标的重要性,有效降低代际适老化产品设计中的模糊性,为相关老年产品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DEMATEL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代际沟通 适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以湖北恩施18个旅游村为例
14
作者 聂黎莎 田文利 +2 位作者 金昳欣 乔花芳 谢双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2-474,共13页
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守护该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家庭(微观系统)、社区(中观系统)、社会(宏观系统)三个层级阐述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 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守护该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家庭(微观系统)、社区(中观系统)、社会(宏观系统)三个层级阐述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从恩施州的18个旅游村收集的一手数据,运用混合方法实证检验了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机制。结果表明:①家庭、社区、社会三级系统因素均对农户的生计韧性产生了显著影响;②不同因素的影响强度依次为生计方式(旅游参与型)>村庄海拔>家庭规模>社会投资力度>村干部执政能力;③这些因素对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存在三重机制,一是旅游参与起决定作用,二是家庭、社区、社会系统因素的影响呈层级递减特征,三是家庭、社区、社会系统间存在动态相互影响关系;④据此,针对家庭、社区和社会三级系统,构建“内生转型-基层治理-社会协同”的三维优化路径,为山区旅游地可持续脱贫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山区旅游地 农户生计韧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S理论的智能家居照明系统设计及应用策略研究
15
作者 孟昭娜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81-490,512,共11页
目的针对智能家居照明“高能效技术低社会渗透”的矛盾现象,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TS理论),构建政策、技术与用户三元互动框架,探索智能家居照明系统设计策略及其应用的有效途径,助力居民生活场景低碳化转型。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 目的针对智能家居照明“高能效技术低社会渗透”的矛盾现象,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TS理论),构建政策、技术与用户三元互动框架,探索智能家居照明系统设计策略及其应用的有效途径,助力居民生活场景低碳化转型。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分析阻碍用户使用智能家居照明产品行为的因素,构建“政策推动-技术适配-用户响应”闭环模型。结果研究发现,用户认知不足、交互设计缺陷、隐私顾虑是主要阻碍因素,据此提出设计策略,即政策协同优化,通过动态评估用户数据,进一步完善政策规制;技术双适配创新,企业端完成政策转译,引导用户行为;用户行为激励,用户的认知提升带来主动参与使用智能家居照明产品的动力。结论STS理论框架下政策、技术、用户的三元互动路径,能有效弥合技术供给与社会需求鸿沟,推动智能家居照明系统设计和应用,从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照明系统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TS理论) 三元互动框架 用户行为 低碳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老年人躯体复原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倩 朱文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670-3674,共5页
阐述躯体复原力的概念,立足于社会生态学理论梳理老年人躯体复原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躯体复原力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以期提高人们对躯体复原力的认识,为躯体复原力水平低的老年人开展有效的健康干预奠定基础,促进老年人成功老龄化。
关键词 老年人 躯体复原力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合作从受抑到协同的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新向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7,共5页
家校合作能否持续并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取决于教育主体间的合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等要素在合作系统中的动态平衡。学校应从构建保障教师和家长主体性发挥的家校协调系统、“参与式决策”支撑的家校合作目标达成机制、“意义共享”... 家校合作能否持续并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取决于教育主体间的合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等要素在合作系统中的动态平衡。学校应从构建保障教师和家长主体性发挥的家校协调系统、“参与式决策”支撑的家校合作目标达成机制、“意义共享”的家校合作信息沟通系统等方面促使家校合作从受抑到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 家校合作 家校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 被引量:234
18
作者 师海玲 范燕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4-97,共4页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并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重大影响。人们参与的系统可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并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重大影响。人们参与的系统可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微观系统中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互动,是评估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模式状况全面反映了各系统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人类行为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因及其治理——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金子 周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91-95,共5页
农村女性贫困的实质是其在接受教育、价值观念、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贫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造成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境地的原因既有来自个体微观系统... 农村女性贫困的实质是其在接受教育、价值观念、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贫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造成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境地的原因既有来自个体微观系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也有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以及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倡导文化自觉、提高农村女性自身的认知和评价水平,改变家庭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等是治理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农村女性 文化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疏离感微观成因的追踪调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璇 任源钢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2期91-99,共9页
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差序格局为视角,选取个体、家庭和朋辈三个主体,从个体自尊水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朋辈关系三个方面探讨疏离感的微观成因,同时选取人际信任作为上述影响中的中介变量。采用三阶段的问卷追踪调查获得469份有效... 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差序格局为视角,选取个体、家庭和朋辈三个主体,从个体自尊水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朋辈关系三个方面探讨疏离感的微观成因,同时选取人际信任作为上述影响中的中介变量。采用三阶段的问卷追踪调查获得469份有效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微观系统中的个体自尊水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朋辈关系对疏离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大小从高到低依次是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个体自尊水平、朋辈关系。(2)人际信任在个体自尊水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朋辈关系对疏离感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人们从家庭、自身、社区三个方面正确看待导致疏离感的成因,并积极寻求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差序格局 疏离感 微观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