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权力的社会宪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龙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数字权力崛起对现代政治宪法造成种种挑战:一是对主权的挑战,二是对治权的挑战,三是对人权的挑战。因此,继续套用政治宪法的思路来解决数字权力的宪治化问题,很可能是不能成功的。为此,“社会宪治”理论可能提供新的可行路径。数字系统... 数字权力崛起对现代政治宪法造成种种挑战:一是对主权的挑战,二是对治权的挑战,三是对人权的挑战。因此,继续套用政治宪法的思路来解决数字权力的宪治化问题,很可能是不能成功的。为此,“社会宪治”理论可能提供新的可行路径。数字系统可以影响人们做出决定,这很容易让人以为数字系统拥有强大的权力,以致数字权力被视为类似国家的权力。但是,这种类比却可能掩盖数字权力与国家权力的根本差异。因为二者属于不同的系统,前者属于数字系统,后者属于政治系统,二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运作。这可以充分解释套用政治宪法来处理数字宪治问题,为何不能成功。相反,“社会宪治”理论则尝试构建数字系统的宪治图景,即对数字系统而不是数字权力进行宪治化。因为数字系统具有迥异于政治系统的功能逻辑和运作架构。最后,“社会宪治”理论认为,数字宪治只是世界数字社会的众多宪治现象之一,因此,在数字生活世界中,人们将面临多元宪法的碰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权力 社会宪治 数字系统社会系统功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组织统率下的政经分离: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肖华 陈潮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2,共9页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乡村政社分设治理体制改革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然而,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当下乡镇一级实现了政社分立,村组一级并未彻底实现政社分立,后者转而形成了"政经合一"的管制性乡村治理体制——村...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乡村政社分设治理体制改革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然而,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当下乡镇一级实现了政社分立,村组一级并未彻底实现政社分立,后者转而形成了"政经合一"的管制性乡村治理体制——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农村经济组织"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管制模式。如此导致治理组织之间,特别是村委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互相激扰,不能在各自的封闭系统内根据自身的原初设定实现各自的功能优势,甚至还存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彼此充减的负效应。在社会系统功能分化的背景下,唯有不断推进乡村政经分离治理体制改革,重构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农村基层治理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方能更好地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一核二元"善治格局的形成,进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政社分设 政经分离 社会系统功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