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管制”到“服务”: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基于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56
1
作者 孙建军 汪凌云 丁友良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基于管理理念和技术的突破,舟山市推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基层社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服务内容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实现了从"管制"向"服务"的转型,是新时期我国... 基于管理理念和技术的突破,舟山市推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基层社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服务内容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实现了从"管制"向"服务"的转型,是新时期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具有行政理念民本化、行政范围有限化、行政职能服务化、行政准则法制化、服务主体多元化、行政决策民主化、行政执行透明化和行政资源整合化等八个方面的特征,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普遍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模式 网格化 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社会管理模式的发展变迁及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莹莹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4期66-71,共6页
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与政治经济背景,世界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管理模式,"大社会、小政府"的社会管理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之一。西方社会管理的发展变迁及成功经验显示出,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分权... 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与政治经济背景,世界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管理模式,"大社会、小政府"的社会管理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之一。西方社会管理的发展变迁及成功经验显示出,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分权与自治、管理方式的市场化以及广泛的公众参与已成为各国社会管理模式的主要创新要素。我国社会管理应当坚持深入地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市场化与公众参与的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模式 公众参与 社会管理的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的生成与发展
3
作者 方舒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经过党和政府60多年实践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可将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演变过程分为三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之初的生成阶段、改革以来的转型发展阶段和2003年至今的创新发展... 经过党和政府60多年实践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可将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演变过程分为三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之初的生成阶段、改革以来的转型发展阶段和2003年至今的创新发展阶段。在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议题下,梳理和评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可以客观、充分地认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历史变迁,也能为我国今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管理模式 生成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社会管理模式的形成及内涵 被引量:6
4
作者 章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社会管理模式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社会管理模式的演进历程可以明晰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和社会管理格局的发展趋势,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模式的科学内涵。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看,社会管理模式出现过... 社会管理模式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社会管理模式的演进历程可以明晰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和社会管理格局的发展趋势,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模式的科学内涵。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看,社会管理模式出现过政府全能管制型、社会自治型、市场服务型三种历史形态,政府全能管制型模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新时期,宏观环境深刻变化,社会生态整体变迁,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对以往社会管理模式的传承和"扬弃"是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基本方向,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应势而生。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鲜明地体现了善治理论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全能管制型模式 社会自治型模式 市场服务型模式 新型社会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户、生员与元明社会管理模式变迁——以基层儒士优免为中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61,共9页
元明易代后,元代实行的儒户制度与生员制度皆得以延续,但前者已经失去了圈定优免对象的功能,后者在明初扩大发展,成为基层儒士获得优免权的主要渠道。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蒙元时期将儒学视为一种宗教文化,明代则将儒学提升为官方... 元明易代后,元代实行的儒户制度与生员制度皆得以延续,但前者已经失去了圈定优免对象的功能,后者在明初扩大发展,成为基层儒士获得优免权的主要渠道。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蒙元时期将儒学视为一种宗教文化,明代则将儒学提升为官方独尊的政治文化,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流动模式。明代调整基层儒士管理制度,刺激生成了一个新兴的,且具有较大开放性的儒士特权阶层,从而使14世纪以降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户 生员 优免 元明 社会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三原则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荣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116-121,共6页
关键词 社会管理模式 模式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安排 社会中间组织 社会公平 社会系统 自我管理 社会发展 系统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四先四优化”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7
作者 刘德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1-41,共1页
新郑市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为契机,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实施“四先四优化”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社会管理与创先争优相互融合、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关键词 社会管理模式 社会管理创新 优化 新郑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西康地区政教合一社会管理模式下的社会管理机制研究
8
作者 贾霄锋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2,共6页
在西康地区政教合一体制下,把政、教两种权力融合到社会之中,使该区域社会管理处于一种高控的政-教-社结合的社会管理模式。在世袭制下的政教合一体制内,代表神权的寺院与代表政权的土司、头人基本上是部落的政教总代表,首领实行的是独... 在西康地区政教合一体制下,把政、教两种权力融合到社会之中,使该区域社会管理处于一种高控的政-教-社结合的社会管理模式。在世袭制下的政教合一体制内,代表神权的寺院与代表政权的土司、头人基本上是部落的政教总代表,首领实行的是独裁管理机制。民国以来,虽然在西康推行县治,但是在政教合一体制内的部落与寺院内,社会管理格局大体为:寺院神权与世俗政权交互主导;宗教意识与世俗法律相互渗透下的社会运行机制;国民政府无权直接管理寺院与部落内部的社会事务;政、教双方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一般都是通过寺院在体制内调解完成。这种融入神权自上而下的、完善的行政管理系统所具有的高度的组织动员能力、配合权威主义的政治传统以及强调神权价值为核心的藏族政教合一政治传统文化,成为藏族结构稳定、社会秩序神化和社会流动僵化的重要原因。民国时期西康以藏族为核心的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结构虽然被现代的因子锲入,但是政教合一体制造成封闭的社会结构,严重阻碍了西康地区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西康地区 政教合一社会管理模式 社会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关伟贤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7期236-238,共3页
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在推动教育、文化、科研以及卫生等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随着事业单位各项改革的逐渐推进,探索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做好事业单位离退休人... 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在推动教育、文化、科研以及卫生等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随着事业单位各项改革的逐渐推进,探索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做好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离退休人员 社会管理模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优模式
10
作者 付子堂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20,共1页
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是以法治理念和法律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实现社会管理的“善治”。法治型“善治”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兼容了社会主义理念和法治理念,意味着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管理理念的根本性变革。这既是现代... 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是以法治理念和法律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实现社会管理的“善治”。法治型“善治”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兼容了社会主义理念和法治理念,意味着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管理理念的根本性变革。这既是现代社会管理的目标,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法治理念 最优模式 社会管理模式 现代化进程 法律制度 法治体系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转型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被引量:10
11
作者 温传富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82,共3页
政府转型是指政府从追求整体性、指令化的全能型政府向重视民主、法治、地方自主治理和负责任的现代政府转化的过程。公共管理社会化是实现政府转型的客观要求;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核心职能;规范的制度安排是政府服务于经济... 政府转型是指政府从追求整体性、指令化的全能型政府向重视民主、法治、地方自主治理和负责任的现代政府转化的过程。公共管理社会化是实现政府转型的客观要求;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核心职能;规范的制度安排是政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有效手段;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转型 公共管理社会 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管理中的“立法信赖”值得注意
12
作者 孙瑞灼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19,共1页
近年来,我们的社会管理模式出现了一种“立法信赖”的趋势,一旦遇到问题,马上考虑立法解决。例如,某市想以立法来禁止市民说脏话、粗话;某地去年拟制定法规将陌生男子违背妇女意愿向其吹口哨等行为定义为性骚扰,等等。
关键词 社会管理模式 立法 性骚扰 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保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规划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萍 严运楼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信息化管理系统 养老保险工作 社会管理模式 保险信息化 粗放式管理 业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建设重点领域相关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光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7,共7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如何加强社会建设已日趋提上议程。文章首先从社会建设本身的客观依据、根本目标和行动路径3个层面对"社会建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由此衍生出社会建设的三大领域——基本民生...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如何加强社会建设已日趋提上议程。文章首先从社会建设本身的客观依据、根本目标和行动路径3个层面对"社会建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由此衍生出社会建设的三大领域——基本民生建设、社会秩序建设和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建设,最后从三大领域分别阐述了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大行动主体应如何投入于社会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基本民生建设 社会秩序建设 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个体与公共之间:代理治理类型的比较历史分析
15
作者 周庆智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7,127,共18页
代理治理是一种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它连接个体与公共并发挥协作、应责与代表的作用。代理治理的授权来源于国家,属于韦伯意义上的国家支配方式之一种,亦即在个体与公共之间维护一种国家权力支配关系。代理治理类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 代理治理是一种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它连接个体与公共并发挥协作、应责与代表的作用。代理治理的授权来源于国家,属于韦伯意义上的国家支配方式之一种,亦即在个体与公共之间维护一种国家权力支配关系。代理治理类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也在不同的普遍性层次上展开。对传统与现代代理治理类型进行比较历史分析,关键在于揭示这种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的一般特点和历史意义,它所依据的一系列前提及其基础性原则与结构性条件,尤其要揭示这种社会治理类型的政治社会特性、秩序观念、制度机制及其矛盾与张力,以便更好地认识当下基层治理体系的一般特征、体制机制特点及其逻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治理类型 个体与公共 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 比较历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识刑法观:刑法公众认同的基础 被引量:21
16
作者 马荣春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5期25-41,共17页
对于刑法信仰、对话型刑事话语系统和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共识刑法观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整个法制体系层面上,共识刑法观意味着刑法应与法律体系的其他部分,包括宪法、民法、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达成并保持着共识。在刑法实践层面上... 对于刑法信仰、对话型刑事话语系统和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共识刑法观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整个法制体系层面上,共识刑法观意味着刑法应与法律体系的其他部分,包括宪法、民法、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达成并保持着共识。在刑法实践层面上,共识刑法观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刑法立法环节,共识刑法观意味着刑法规范的实体内容应凝结和体现社会共识,并直接关联刑法立法模式的选择;在刑法司法环节,共识刑法观意味着刑法解释及定罪量刑应照应社会共识,并直接关联刑事陪审制度问题;在刑罚执行环节,共识刑法观直接关联行刑听证制度,并对行刑人性化给予合理的节制。共识刑法观以常识、常理、常情为实际基础,是"刑法学术观"与"刑法实践观"的完全统一,是对常识主义刑法观的响应与提升,从而构成了刑法公众认同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识刑法观 社会共识 法律体系 对话型刑事话语体系 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研究要立足中国国情
17
作者 高其才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共1页
法学研究要立足中国国情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高其才教授中国法学要走向成熟,以自信的步伐迈向21世纪,我们除了要广泛继承、借鉴外国的文明和智慧外,更应脚踏实地,立足中国国情,以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法为主要对象进行法学研究。中国... 法学研究要立足中国国情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高其才教授中国法学要走向成熟,以自信的步伐迈向21世纪,我们除了要广泛继承、借鉴外国的文明和智慧外,更应脚踏实地,立足中国国情,以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法为主要对象进行法学研究。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社会有其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 中国农村 社会 中国国情 中国社会 学术探讨 社会转型期 中国法学 社会管理模式 社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监管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肖林鹏 霍兴彦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3,共4页
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监管机制包括自律、互律和他律三个方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监管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律机制不健全,他律机制待完善,同行互律机制缺位... 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监管机制包括自律、互律和他律三个方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监管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律机制不健全,他律机制待完善,同行互律机制缺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强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内部治理、探索社会化管理模式以及加强政府监管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监管 机制 社会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淮阴”建设观察:化民怨、聚民心
19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4,共3页
在经济加速发展、社会加快转型过程中,特别是网络兴起后,群众诉求范围逐步扩大。对民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社会管理模式在应对各种矛盾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工作局面。
关键词 建设观 社会管理模式 淮阴 阳光 民心 加速发展 转型过程 条块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新著──评《新加坡与儒家文化》
20
作者 李建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34-135,共2页
研究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新著──评《新加坡与儒家文化》李建秋苏州大学管理学院王文钦副教授的新著《新加坡与儒家文化》(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通过对新加坡推行儒家伦理的研究,探讨了儒家伦理在新加坡发展经济、... 研究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新著──评《新加坡与儒家文化》李建秋苏州大学管理学院王文钦副教授的新著《新加坡与儒家文化》(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通过对新加坡推行儒家伦理的研究,探讨了儒家伦理在新加坡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论述了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现代转型 新加坡 研究传统 儒家伦理 政治文化 儒家传统文化 东西方文化 社会管理模式 当代新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