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社会-空间:东莞市鳒鱼洲工业遗址景观空间生产与治理
1
作者 金利霞 张榕珊 +1 位作者 杜志威 文志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7,共8页
后工业时代,全球工业遗址面临经济、社会和环境转型的多重挑战。东莞市鳒鱼洲工业遗址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南方的重要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从政治经济学“历史-社会-空间”的视角出发,探讨其景观空间生产过程与治理机... 后工业时代,全球工业遗址面临经济、社会和环境转型的多重挑战。东莞市鳒鱼洲工业遗址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南方的重要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从政治经济学“历史-社会-空间”的视角出发,探讨其景观空间生产过程与治理机制。结果表明:鳒鱼洲景观空间生产经历乡村聚落、外向型工业化、文化创意3个发展阶段,其物质形态和景观符号呈现“农业聚落景观空间意象-工业生产及流通景观空间生产-历史文化创意景观空间建构”的演化特征,实现了从农业、工业生产型社会到城市消费型社会的空间转型。政企联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探索创新1.5级开发模式,在低强度导向、多功能营造的城市消费型空间生产过程中重塑了工业遗址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历史-社会-空间”三元辩证法为切入点,拓展风景园林学科理论视角,以期为工业遗址景观的保护、利用、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会空间辩证视角 工业遗址景观 空间治理 鳒鱼洲 广东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