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积累结构变迁与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3
1
作者 方敏 李梁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1,共9页
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积累结构(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SSA)发生变迁。SSA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本文将中国1953—2018年的SSA划分为四个阶段:改革... 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积累结构(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SSA)发生变迁。SSA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本文将中国1953—2018年的SSA划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SSA阶段1(1953—1964年)、改革开放前的SSA阶段2(1964—1978年)、转型期的SSA阶段1(1978—2010年)和转型期的SSA阶段2(2010—2018年)。本文重点分析了转型期的SSA阶段1与阶段2的不同特点,以考察SSA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以及这种促进作用为何会减弱。本文的经验分析结论显示:(1)中国SSA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周期性;(2)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转型期的SSA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3)转型期的SSA阶段2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未来经济增长的延续有赖于形成新的促进增长的S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积累结构(SSA) 经济增长 社会制度结构 经济长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阶层关系演化、经济增长影响及制度渊薮——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被引量:4
2
作者 甘梅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0-57,共8页
本文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视角,研究了1978-2013年中国阶层关系的演化,并据此分为SSA1和SSA2两个阶段,发现SSA2阶段存在强资弱劳、低个人收入-高国家积累、财权与事权的错配、积累和投资主体错位、金融侵蚀产业资本利润、劳动分化问... 本文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视角,研究了1978-2013年中国阶层关系的演化,并据此分为SSA1和SSA2两个阶段,发现SSA2阶段存在强资弱劳、低个人收入-高国家积累、财权与事权的错配、积累和投资主体错位、金融侵蚀产业资本利润、劳动分化问题。经过统计分析,发现SSA2阶段中国的劳资关系对经济增长由SSA1阶段中的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其他阶层关系对劳资关系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制度原因包括国企改革、社会福利改革、大规模投资和城市化战略、金融垄断、劳动者福利二元化等。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关系 经济增长 制度 积累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代“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溯源、比较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甘梅霞 马艳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63,F0003,共10页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因构筑了一个"中间层次"的分析范式,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原来的抽象分析走向"具体化"分析,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重要流派。当前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一定程...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因构筑了一个"中间层次"的分析范式,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原来的抽象分析走向"具体化"分析,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重要流派。当前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去戈登化"现象。文章试图从追溯戈登创立该理论的背景开始,梳理两代"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发展脉络,复归该理论的原初目标和框架,进而指出第二代"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五大创新,最后探讨该理论发展中存在的四个方面不足,以展望其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社会结构 自由的SSA 管制的SSA 全球新自由主义S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护动力机制的再研究:双向运动理论与积累的社会结构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一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77,共7页
嵌入性思想和双向运动理论共同构成了社会保护动力机制的经典框架。在理论层面,市场机制与社会保护运动之间的冲突最终会导致社会崩溃;但在实践层面,市场经济却在长期扩张与长期停滞之间不断轮回。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为解释这种现象,从... 嵌入性思想和双向运动理论共同构成了社会保护动力机制的经典框架。在理论层面,市场机制与社会保护运动之间的冲突最终会导致社会崩溃;但在实践层面,市场经济却在长期扩张与长期停滞之间不断轮回。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为解释这种现象,从资本积累的角度出发来理解社会保护,提出社会保护能够在与自由市场的博弈中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社会支持,同时维护资本积累的稳定性。就我国而言,我国社会保护制度并不是在与自由市场的对抗中建立起来的,而是作为服务于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的配套性政策,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同时,我国的社会保护体系也出现了碎片化、身份化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在配套性和主体性两种动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社会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护 动力机制 双向运动理论 积累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二重形态——以“积累的社会结构”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肖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2,共6页
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所提出的不同历史阶段资本对劳动控制的不同形式,间接地折射出劳动力市场分割发展过程中的四种不同形态。当代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共同塑造的结果,既具有体现世界... 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所提出的不同历史阶段资本对劳动控制的不同形式,间接地折射出劳动力市场分割发展过程中的四种不同形态。当代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共同塑造的结果,既具有体现世界劳动力市场一般性的外生形态,也具有体现国内劳动力市场形成与发展特殊性的内生形态。内生与外生二重形态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决定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社会结构 劳动力市场分割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经济危机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志彪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11-16,共6页
经济景气的变动是资本的积累过程与支持资本积累的社会制度交互作用的结果。 这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现象时所运用的方法,即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方法。当代资 本主义总体上是在不改变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前提下,试图不断地强化... 经济景气的变动是资本的积累过程与支持资本积累的社会制度交互作用的结果。 这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现象时所运用的方法,即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方法。当代资 本主义总体上是在不改变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前提下,试图不断地强化政府对市场运行的外生调控 机制。实践证明这不仅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困境。而且还进一步会扩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规 模,提高制度运行的社会成本并且可能制约经济发展。我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在经济转型时期,具有 一些重要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考虑和设计反经济周期以及扩大国内需求的基本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积累社会结构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明霏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89,共6页
文章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与劳资关系调整的内在机制和历史逻辑,指出伴随着全球新自由主义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建立,生产的全球化布局推动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去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服务化、企业经营的&qu... 文章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与劳资关系调整的内在机制和历史逻辑,指出伴随着全球新自由主义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建立,生产的全球化布局推动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去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服务化、企业经营的"业务外包"以及更加灵活的雇佣劳动合同等策略使资本取得了支配劳动力的绝对优势,对以传统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工人阶级产生巨大影响,工会力量和工人集体谈判能力不断削弱,失业率居高不下,工资水平持续下降,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因此,中国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积极因素,避免去工业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工业化 劳资关系 积累社会结构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累的社会结构下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45,共4页
在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的理论框架中,国家、制度和阶级是劳动力市场分割形成、发展与演变的三个决定力量。而中国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历史特殊性,使其表现为发展战略选择、制度约束与阶层分化。其中,国家通过选择发展战略,决定劳动力市场依... 在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的理论框架中,国家、制度和阶级是劳动力市场分割形成、发展与演变的三个决定力量。而中国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历史特殊性,使其表现为发展战略选择、制度约束与阶层分化。其中,国家通过选择发展战略,决定劳动力市场依存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通过其约束力在劳动力市场形成分割;分割对劳动者不断地分化重组,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阶层;阶层分化又通过制度变迁对分割施加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社会结构 发展战略选择 制度约束 阶层分化 劳动力市场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调节学派与美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之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大卫.科茨 田方萌 孟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129,共9页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重陷经济停滞之境,主流经济学家对此近乎束手无策。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些左派经济学家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范畴出发,旨在为分析长期资本积累提供新的理论框架,法国调节学派和美国积累的社...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重陷经济停滞之境,主流经济学家对此近乎束手无策。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些左派经济学家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范畴出发,旨在为分析长期资本积累提供新的理论框架,法国调节学派和美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正是这一经济学范式革命的两个典型代表。基于此,本文从基本原理和历史制度分析的角度,对这两个学派进行了比较。首先探讨了调节学派和积累的社会学派在理论基础上存在的共性,其次比较了两个学派的理论差异。随后,在对两个学派关于19世纪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所做分析加以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两个学派对战后资本主义演化的分析,并从整体上对两个学派加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学派 积累社会结构学派 资本积累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全球化发展与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守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128,共6页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注重对全球化的研究。当前,中国影响力提升是推动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全球化发展与演变的重要力量,这可以回应该理论面临的如何发现全球化新特征,并将其融入到自身理论体系建构中这一问题。其中,以劳资关系作为建构理...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注重对全球化的研究。当前,中国影响力提升是推动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全球化发展与演变的重要力量,这可以回应该理论面临的如何发现全球化新特征,并将其融入到自身理论体系建构中这一问题。其中,以劳资关系作为建构理论的逻辑起点,着重分析利润率指标的影响、突出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解释,并提出包含丰富中国因素和影响力的解决方案,是未来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解决理论发展难题,增强理论适用性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社会结构理论 社会资本积累 全球化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金融和经济危机: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体制危机 被引量:4
11
作者 大卫.科茨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7,共9页
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的体制危机开始出现。新自由主义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促进了一系列长期的经济扩张,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为这次体制危机埋下了根源。历史表明,未来的经济结构中,政府在经济中所... 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的体制危机开始出现。新自由主义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促进了一系列长期的经济扩张,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为这次体制危机埋下了根源。历史表明,未来的经济结构中,政府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社会积累结构 危机 资产泡沫 金融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收入分化的演进历程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家庭 杨庭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29,共10页
美国的收入分配情况在二战后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的收入分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凯恩斯黄金增长阶段是美国社会一个较为公平的时期,但是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兴起以后,富人阶层和工人阶层在社会财富中... 美国的收入分配情况在二战后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的收入分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凯恩斯黄金增长阶段是美国社会一个较为公平的时期,但是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兴起以后,富人阶层和工人阶层在社会财富中获得的金融资产严重不均,使得美国家庭的财富分配和收入分化状况日益严重。美国政府采取一些财政措施来试图缩小收入分化现象,但是收效甚微,其采取的措施和经验教训对我国当前缩小收入差距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化 市场经济模式 金融资产 积累社会结构 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