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提升路径探析——以中国社会科学学科为例 |
余波
邱均平
|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2
|
创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思考 |
田新华
唐魁玉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6
|
|
3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 |
张静如
|
《新视野》
CSSCI
|
2003 |
5
|
|
4
|
社会科学学科归属问题探析 |
肖峰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5
|
社会科学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要准确、适量、注重社会效果 |
陈其广
任东来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1985 |
0 |
|
6
|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国际影响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ESI和学科评估双重视角 |
谢德胜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7
|
人文陕西的回眸与前瞻——简评《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综览》 |
李卫东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8
|
对同济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殷切期望 |
陈琍聪
王健
学悟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9
|
高校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预警防范功能——以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为例 |
文少保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0
|
试论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学科体系 |
柳昌清
|
《学习论坛》
|
2011 |
2
|
|
11
|
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体化趋势 |
陈国阶
|
《学习与探索》
|
1982 |
1
|
|
12
|
试论社会科学学会群 |
张本森
|
《探索(浙江)》
CSSCI
|
1989 |
1
|
|
13
|
“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简介 |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4
|
关于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繁荣和发展问题的讨论综述 |
惠文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5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会议隆重举行 |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6
|
我院李宗浩教授等人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7
|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五个意识” |
何侍昌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6 |
0 |
|
18
|
应当重视社会科学情报学理论的研究——由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若干特点想到 |
钱振新
|
《图书与情报》
|
1986 |
0 |
|
19
|
河海大学设立人文社会科学基金 |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20
|
论社会学的学科对象 |
陈颐
|
《江海学刊》
|
198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