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会福利损失模型的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雪 王慧娟 白宗航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9-148,共10页
基于社会福利理论,根据社会福利损失模型构建了社会损失衡量指标(SL)。进而测算了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能源化工期货的SL统计值,估计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预测偏差所带来的社会损失。主要得出几个结论:距到期期限7个月到3个月时,期货... 基于社会福利理论,根据社会福利损失模型构建了社会损失衡量指标(SL)。进而测算了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能源化工期货的SL统计值,估计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预测偏差所带来的社会损失。主要得出几个结论:距到期期限7个月到3个月时,期货合约距到期日越近,市场效率越高;从不可避免的社会损失来看,有色金属期货最低,其次是能源化工和黑色金属期货;从SL均值来看,能源化工期货市场效率最高,其次是黑色和有色金属;同一大类内部不同期货品种之间的市场效率及其稳健性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期货 社会福利损失模型 市场效率 SL统计值 预测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精炼铜储备规模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羊建波 彭浩 +1 位作者 许志斌 柳群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共6页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精炼铜消费国。本文结合中国消费历史及趋势,运用社会福利法模型对中国精炼铜储备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得出中国精炼铜的最优储备规模为82.6天消费量,2015年最优储备量为268万t;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最优储备规模的主要...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精炼铜消费国。本文结合中国消费历史及趋势,运用社会福利法模型对中国精炼铜储备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得出中国精炼铜的最优储备规模为82.6天消费量,2015年最优储备量为268万t;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最优储备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和平均中断规模;结合储备收益最大化函数,分析了不同情景下中国精炼铜最优储备量,认为中国精炼铜的合理储备规模应在75~85天消费量之间,2015年储备量为244万~276万t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铜 储备规模 社会福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