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量过剩行业国有企业民营化对社会福利效应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少国 邓阳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99,共8页
削减过剩产量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处于产量过剩行业的国有企业同样面临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任务,然而在此背景下国企发展对社会福利效应的影响却缺少文献研究。为此,基于混合寡头理论,构建了以国有企业民营化为代表... 削减过剩产量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处于产量过剩行业的国有企业同样面临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任务,然而在此背景下国企发展对社会福利效应的影响却缺少文献研究。为此,基于混合寡头理论,构建了以国有企业民营化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产量过剩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产量及社会福利效应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选取2008-2016年全国典型的6个产量过剩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民营化程度提高使国企产出水平降低,而民企及外企产出水平增加,社会福利水平具有下降趋势;产业补贴提高使社会福利水平呈倒U形趋势;产量限制政策的增强对民营化程度较低行业的社会福利效应呈现U形变化趋势,对于民营化程度中等行业的社会福利效应则呈递减趋势。据此提出应深入推进处于充分竞争行业的国企混改、补贴政策向研发环节转移、以资本引导调控产出及构建互利开放的对外市场格局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民营化 社会福利效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混合寡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社会福利效应——兼论“五通”指数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馨月 吴信如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0,共16页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数据,实证检验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显著提升了东道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东...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数据,实证检验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显著提升了东道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东道国社会福利效应通过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并且这一作用渠道在收入水平较低、贫富差距较小的经济体中更为显著。引入“五通”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对于中国OFDI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与贡献的验证,为继续深度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效应 “一带一路” “五通” 对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医保统筹、社会公平感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东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0,共13页
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DID),从社会公平视角检验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乡医保统筹政策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 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DID),从社会公平视角检验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乡医保统筹政策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个体社会公平感知是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传导渠道,但个体健康水平变量并未起到中介传导作用;性别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男性群体,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在女性群体中更加突出。研究深化了对城乡医保统筹政策社会福利效应的认识和理解,对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和获得感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 生活满意度 社会公平感 社会福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与熊掌兼得:平台经济二元监管框架及其福利效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凌永辉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7,共10页
文章基于平台型企业“社会人”与“经济人”的双重角色,提出了一种平台自我监管与政府公共监管相协同的二元监管框架,并从理论和案例层面探讨了该框架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首先,从平台场域内部看,平台自我监管的实质是平台型企业将自... 文章基于平台型企业“社会人”与“经济人”的双重角色,提出了一种平台自我监管与政府公共监管相协同的二元监管框架,并从理论和案例层面探讨了该框架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首先,从平台场域内部看,平台自我监管的实质是平台型企业将自身商业行为嵌入社会责任的一种功能,集中体现了平台的“社会人”角色,而其掌握的大数据优势能为这种自我监管功能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其次,从平台场域外部看,平台型企业之间也在为争夺用户而相互竞争,表现为典型的“经济人”角色,其商业化动机偏差将削弱平台自我监管功能,需要政府公共监管必要的介入。最后,平台自我监管与政府公共监管组成的二元监管框架,在功能目标、技术手段和法律效力三个层面存在既互补又制衡的协同关系,对生产者福利和消费者福利均具有增进作用。上述发现对于“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信息不对称 二元监管框架 社会福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规模的波及效应与若干节点把握
5
作者 杨冠琼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125,共6页
依据政府规模的规范性理论的基本框架,比较分析近年来国外关于政府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社会福利效应、政府最优规模以及公共支出效应与政府效率之间关系的大量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国家的经验数据在检验政府行为是否为生产性行为方... 依据政府规模的规范性理论的基本框架,比较分析近年来国外关于政府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社会福利效应、政府最优规模以及公共支出效应与政府效率之间关系的大量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国家的经验数据在检验政府行为是否为生产性行为方面显示出不同的结果;政府规模的社会经济福利效应存在"阿米效应";不同国家政府规模与社会福利效应存在较大差别;政府规模的社会经济福利效应的大小依赖于政府效率,因此提高政府效率是提高政府公共支出的社会经济福利效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规模 社会福利效应 政府效率 绩效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兼并的正负效应与政策应对
6
作者 毕世宏 吕春成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4期5-7,共3页
企业兼并(Firm Merger)是指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领导型企业(Leading Firm)将另外一个或几个同样具有法人资格的边缘型企业(ManyFirms)进行兼并,领导型企业(也叫主兼企业)的法人资格被保留下来,而边缘型企业(也叫被兼企业)的法人资格消失... 企业兼并(Firm Merger)是指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领导型企业(Leading Firm)将另外一个或几个同样具有法人资格的边缘型企业(ManyFirms)进行兼并,领导型企业(也叫主兼企业)的法人资格被保留下来,而边缘型企业(也叫被兼企业)的法人资格消失,从而形成一个企业的经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兼并 领导型企业 边缘型企业 法人资格 主兼企业 被兼企业 政策 资源配置失当效应 社会福利净损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三重压力”下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货币协同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脉 刘定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8,共17页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对于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和加强政策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拟合了2019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消费与劳动供给数据的演变路径,模...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对于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和加强政策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拟合了2019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消费与劳动供给数据的演变路径,模拟了“三重压力”的经济环境,进而定量测算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和社会福利效果,探讨财政货币协同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面对“三重压力”,政府增加民生支出能产生显著的消费乘数,切实增进社会福利;第二,相对于税收融资的货币主导型政策组合,债务和通货膨胀融资的财政主导型政策组合能够提升公共投资的稳增长效果;第三,相对于货币主导型政策组合,减税降费会持续放大财政主导型政策组合下的财政政策效果,并且改善财政政策空间。因此,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可暂时转向财政主导型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改善应对“三重压力”的能力;同时,积极财政政策应平衡好生产性和民生性支出,在发展中稳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三重压力” 财政政策效能 政策协同 财政乘数 社会福利效应 民生支出 公共投资 减税降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型大国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反应研究——基于新凯恩斯风险外溢视角 被引量:6
8
作者 冯涛 罗小伟 徐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3,共7页
基于新凯恩斯风险外溢视角,探讨了开放型大国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回应。在对四种可选择货币规则比较后发现:相对于基准规则,其它三种对资产价格波动做出了反应的货币规则都提升了社会福利效应,而对国内外两种资产价格波... 基于新凯恩斯风险外溢视角,探讨了开放型大国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回应。在对四种可选择货币规则比较后发现:相对于基准规则,其它三种对资产价格波动做出了反应的货币规则都提升了社会福利效应,而对国内外两种资产价格波动都进行反应的混合型货币规则更是带来了社会福利损失更小化。因此,在一个两国风险外溢框架下,开放型大国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不但应该对国内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反应,也应该对国外的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大国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波动 风险外溢 社会福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分权下的体制性产能过剩——产量补贴与产能补贴的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皮建才 赵润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158,共11页
为了分析中国式分权下的体制性产能过剩,本文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进行补贴竞争的动态博弈模型。首先区分了地方政府的产量补贴与产能补贴,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地方政府是"市场效率导向"型或"辖区GDP导向"型时的体制... 为了分析中国式分权下的体制性产能过剩,本文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进行补贴竞争的动态博弈模型。首先区分了地方政府的产量补贴与产能补贴,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地方政府是"市场效率导向"型或"辖区GDP导向"型时的体制性产能过剩、社会福利和企业自生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地方政府的产量补贴,还是地方政府的产能补贴,都会使得企业的产能过剩更加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为"辖区GDP导向"型时,地方政府对辖区GDP的重视程度与整体社会福利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表明中央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地方官员政治晋升规则,使得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治理体制性产能过剩,既要考虑社会福利效应,也要考虑企业的自生能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体制性产能过剩 产量补贴 产能补贴 社会福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发展:角色定位、成长需要与领域选择 被引量:17
10
作者 戎爱萍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98,共8页
作为发端于传统家庭农户基础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萌芽和成长肩负着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扮演着保障国家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重要角色。然而家庭农场发展... 作为发端于传统家庭农户基础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萌芽和成长肩负着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扮演着保障国家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重要角色。然而家庭农场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要素约束、成本上升、经营困难、融资不力等生存压力,亟需以财政为手段的政策支持。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围绕产出补贴政策、投入品补贴政策、新技术采纳补贴政策和基础设施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表明,财政政策选择应更多围绕技术采纳、基础设施建设等无损于社会福利等环节发力,而非产出补贴政策和投入品补贴政策。为此,应从明确财政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发展重点领域、创新财政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方式等入手,提升财政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财政政策 社会福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岳茜玫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9,共8页
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来研究中国个人所得税,有利于直面现实挑战,为改革推进明确努力方向。作为直接税改革的重点,个人所得税改革具有很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效果。现代化经济体系下,中国个人所得税分类与综合改革已经启航,... 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来研究中国个人所得税,有利于直面现实挑战,为改革推进明确努力方向。作为直接税改革的重点,个人所得税改革具有很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效果。现代化经济体系下,中国个人所得税分类与综合改革已经启航,直指税制优化和国家治理两大制度目标,正在发挥减轻税收负担、推动创新转型的积极作用。研究认为:个人所得税应体现稳定政府与自然人和谐税收关系的功能;及时追踪并评估改革成效,促进新税制下个人所得税再分配作用机制形成;全面加强个人所得税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政治经济学 社会福利效应 税收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