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加坡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 1
-
-
作者
马勇
-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4-17,共4页
-
文摘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而这两者又是互为制约,互为条件的。没有社会的长期稳定,就不会有经济的长足发展,反之亦然。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
-
关键词
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
新加坡人
维护社会稳定
收入分配
发展中国家
早期阶段
经济的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后发现代化
-
分类号
F133.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经济体制和人口变化对储蓄增长的影响
- 2
-
-
作者
齐晓安
-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76-78,89,共4页
-
文摘
改革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大幅度增长,这当然是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和人口的变化是储蓄增长的重要原因。在经济体制方面:改革后,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储蓄奠定了物质基础;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的分配制度的确立,使个人收入来源多元化,为储蓄增长创造了条件;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育,形成了有利于储蓄发展的环境;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也促进了储蓄的增长。在人口变化方面: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人均收入相对提高,为储蓄创造了条件;在人口结构上,70年代后,在总人口的比重中,少年人口下降,成年人口上升,说明储蓄主体在扩大;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既增长了储蓄的物质基础,扩大了储户队伍,也增加了储蓄主体的储蓄意识。
-
关键词
储蓄增长
经济体制改革
人口变化
居民储蓄
家庭规模
改革以来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人均收入
人口总量
成年人口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