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以来道德判断理论的争论及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樊改霞 高绚丽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5,共9页
道德判断的本质和发展问题是道德研究的基本问题。以柯尔伯格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主张推理是道德判断的核心,而以海特为代表的社会直觉主义则提出“直觉在先、推理在后”的道德判断理论。研究发现,这两种理论在道德判断的来源、基础、过程... 道德判断的本质和发展问题是道德研究的基本问题。以柯尔伯格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主张推理是道德判断的核心,而以海特为代表的社会直觉主义则提出“直觉在先、推理在后”的道德判断理论。研究发现,这两种理论在道德判断的来源、基础、过程等方面均有争论:理性主义关注道德判断中的理性和推理,而社会直觉主义关注道德判断中的情感和直觉;理性主义将公正与关怀两种道德原则作为道德的基础,社会直觉主义确定了6种道德直觉为道德的基础;理性主义主张道德判断的过程是理性驾驭情感,社会直觉主义则认为道德判断是由情感自动驱动的过程。道德判断理论的争论不仅促进了理论本身的传播与发展,也形成了一批本土化的研究成果,促进了中国道德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研究视野的拓宽,并推动了中国道德教育的实践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理性主义 社会直觉主义 情感 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