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科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
作者 钟平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6,共7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科技进步 异化现象 科技成果 社会发展 自然界 社会的全面发展 科技异化 合理的社会制度 依靠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社会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
作者 商志晓 王凤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刘相 魏焕信 社会发展 社会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
3
作者 鲁世山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6期107-110,共4页
关键词 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研讨会综述 邓小平理论 理论研究 转移式发展 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 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33-36,共4页
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实现发展,摆脱落后,是我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迫切要求。“发展”也成为人们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范畴。“发展”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和属性。其含义不仅是特定的,同时又是综合的。社会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因... 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实现发展,摆脱落后,是我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迫切要求。“发展”也成为人们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范畴。“发展”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和属性。其含义不仅是特定的,同时又是综合的。社会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因而社会发展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它是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 人的发展 经济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 的全面发展 发展战略 生存和发展 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北京市档案事业取得全面发展(上)
5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24,共4页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基础性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档案事业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性工作向为社会各界服务的开放性事业的转变,档...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基础性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档案事业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性工作向为社会各界服务的开放性事业的转变,档案事业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也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的全面发展 档案事业 改革开放 北京市 历史进程 档案工作 首都经济 封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
作者 魏恩政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18-20,共3页
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魏恩政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都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都是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 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魏恩政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都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都是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更加需要精神文明的保证和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度重视 社会发展 两手都要硬 社会的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 物质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浅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戴巍 邓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2,共1页
长期以来,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基础薄弱、低层次运行、各种矛盾和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了辽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就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下—步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辽宁经济 社会的全面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 运行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析
8
作者 黎强 钟诚 《现代出版》 1998年第4期7-9,共3页
关键词 出版产业 发展战略 可持续 出版集团 战略取向 出版企业 研析 人类社会 社会的全面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可持续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辩证关系
9
作者 黄德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80-83,共4页
试论可持续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辩证关系黄德华经过漫长的探索和深刻的反思,人们在社会发展方式上达成了共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率先制订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纲领———《中国21世纪议程》。那么,... 试论可持续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辩证关系黄德华经过漫长的探索和深刻的反思,人们在社会发展方式上达成了共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率先制订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纲领———《中国21世纪议程》。那么,可持续发展与我们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可持续 社会发展 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 辩证关系 发展经济 发展之路 社会的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10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1-1,共1页
关键词 发展和稳定 社会主义事业 政治稳定 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社会的全面发展 和平与发展 社会现实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县域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11
作者 马建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7-8,共2页
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那么,对于不同地域、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县市来讲,有没有一种共同的、能够维系和推动其经济不断增长的条件要素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条件要素就是特色。特色是... 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那么,对于不同地域、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县市来讲,有没有一种共同的、能够维系和推动其经济不断增长的条件要素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条件要素就是特色。特色是不同县市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维生素”,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发展县域经济,无论是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应高举特色旗帜.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永恒主题 社会的全面发展 县域特色经济 稳定增长 县市经济 人文条件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12
作者 何裕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12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的全面发展 动态系统 改革和稳定 改革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政治稳定 思想观念 十五大报告 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科学消费观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起 《理论月刊》 2008年第5期132-134,共3页
消费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消费行为的先导,对消费什么,怎样消费等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消费观是以人为本的消费观,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消费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通过消费模式的... 消费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消费行为的先导,对消费什么,怎样消费等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消费观是以人为本的消费观,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消费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通过消费模式的合理化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来实现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科学消费观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校园: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观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宏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共2页
主持人话语: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深化,中国的教育改革也随之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完善人格的人才,中华民族能否重新崛起于大国之林,取决于人才的质量。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 主持人话语: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深化,中国的教育改革也随之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完善人格的人才,中华民族能否重新崛起于大国之林,取决于人才的质量。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经历了管理体制改革、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转型、国际竞争日渐激烈等诸多冲击的高等教育,正在阵痛中思考、摸索,寻找提升自己、走出困境的道路。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教育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至为深远。大学如何建设自己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表面上是一个务虚的话题,实则关联着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走向以及功能定位等。教育必须担负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责任,而不能仅仅是培养考试机器或者传授谋生手段。目前社会弥漫的功利主义的氛围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大学生存的危机,面对这一潜在的危机,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的紧迫性。更进一步讲,"校园文化"在大家的理解中可能仅仅是现有教育体系的一种看似重要、实则无关痛痒的补充,如果换一种方式来看,上述的校园文化我们并不缺乏,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文化校园",即贯穿整个高教体系核心的一种理念和精神,它不是可有可无、游离于教育体系核心之外的内容,而正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导性的文化精神、大学精神。"文化校园",这不是简单的"词序"颠倒,而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内涵的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说,是大学文化本质的真正回归。文化校园的范畴主张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本次笔谈围绕着"校园文化理念与大学精神"这一主题,试图对高校建设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作出我们自己的思考。各位作者的思路和着眼点不尽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着相对一致的价值取向。不论是对大学精神的探讨、对文化校园的辨析、对文化氛围的建构,乃至涉及的通识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校园文化的定在性和开放性的张力、大学精神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文化创新和文化启蒙的共存,以及人本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法治精神的进步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反映了大学内部的知识分子对大学自身建设问题上的积极活跃的思考。本次笔谈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元质量观指导下的黑龙江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的资助,力求做到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地讨论高校的校园文化问题,期盼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主持人,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作者来参与,把关于构建文化校园的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文化发展 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视角 成教育 高校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健康文化建设--评《21世纪人类“健康文化”的建立与战略构想》
15
作者 李伟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6-266,共1页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新时期下我国健康文化建设的头等大事,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健康中国的研究视域出发,我国应当切实推进健康文化建设战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新时期下健康文化的理论内...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新时期下我国健康文化建设的头等大事,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健康中国的研究视域出发,我国应当切实推进健康文化建设战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新时期下健康文化的理论内涵、建设战略和发展路径,进而逐步普及健康理念,指导健康生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路径 健康素养 理论研究与实践 新时期下 健康理念 社会的全面发展 战略构想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精神优势建设
16
作者 胡丰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精神优势是人类社会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精神优势不但是一个国家强盛繁荣的重要表征,也是一个社会顺利转型、保持优先地位的重要保证。在世界各国不断重视精神文化力量和作用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优势意义重大。同... 精神优势是人类社会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精神优势不但是一个国家强盛繁荣的重要表征,也是一个社会顺利转型、保持优先地位的重要保证。在世界各国不断重视精神文化力量和作用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优势意义重大。同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和转型中的精神状态要求我们重视和建设精神优势;重视和熔铸精神优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努力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固有的精神文化优势,是我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和繁荣强盛强有力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优势 优质精神 优势精神 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更替时的业务交接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永军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89,共1页
企业档案记载着企业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对研究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它是企业一种特殊的资源财富。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 企业档案记载着企业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对研究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它是企业一种特殊的资源财富。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档案交接作为企业档案管理的基础环节,在部分企业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确保及时、准确交接,为企业档案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发展 档案交接 档案管理人员 企业档案管理 社会的全面发展 业务 更替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执政党思维看待和支持农民组织 被引量:9
18
作者 蔡永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自始至终是农民,如何在国家战略进行全局性转变的情况下,使农村基层社会充分发育,使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民充分合作,建立多样性的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自始至终是农民,如何在国家战略进行全局性转变的情况下,使农村基层社会充分发育,使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民充分合作,建立多样性的社区内或超越社区的组织,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一环。2006年9月下旬,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乡镇论坛》杂志社和南方报业集团联合组织的“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第二届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近10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这次会议。本刊在此基础上约请专家,刊发这组笔谈,以期将讨论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思维 农民组织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社会的全面发展 合作社法 社会组织 革命党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精神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的构想
19
作者 万军 李冬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27,共2页
一、建立一种新的发展观: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面对发达国家的挑战和压力,发展问题总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历史性的任务。通过发展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愿望,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注重经济... 一、建立一种新的发展观: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面对发达国家的挑战和压力,发展问题总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历史性的任务。通过发展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愿望,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全面发展。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运行机制 片面发展 思想道德建设 经济增长 政绩指标 发展 领导干部 指标体系 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人的现代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德玲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33-34,共2页
浅谈人的现代化李德玲人的现代化是当今国际思想理论界普遍关注并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理论探讨日渐重视。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浅谈人的现代化李德玲人的现代化是当今国际思想理论界普遍关注并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理论探讨日渐重视。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而且直接影响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的现代化素质 人的素质 以人为本 社会的全面发展 民族传统文化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