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部农民(工)城市融入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视角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开宇
张波
李士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目的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视角,研究农民(工)城镇化与城市融入进程的空间特征,有助于构建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人本和谐社会空间结构。方法以陕西省宝鸡市为案例区,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取资料。结果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农民(工)城镇化与城...
目的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视角,研究农民(工)城镇化与城市融入进程的空间特征,有助于构建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人本和谐社会空间结构。方法以陕西省宝鸡市为案例区,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取资料。结果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农民(工)城镇化与城市融入存在空间分异特征;近半数的农民工认为中等城市是其理想的就业与生活城市,城郊区的农民(工)城市融入能力高于中心城区;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城镇化与城市融入意愿存在空间分异,新生代农民(工)偏好于中心城区;土地收益对城郊区农民(工)城镇化具有更强保障意义。结论重视并发挥城郊区对农民(工)城镇化与城市融入的作用,在制定区域整体层面的综合政策时,需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性的引导政策,促进农民(工)公平、公正、有序、有尊严地城镇化和城市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融入
社会生活空间
空间
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理念下的城中村发展演进机制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立
王兴中
+1 位作者
曾献君
谢利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2,共5页
本文以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理论体系为依据,从居民生活空间行为角度阐述了城中村发展演进的机制。指出:1.城中村的本质问题是城市社会空间问题;2.城中村的居住流动性与居住空间结构模式对城市低收入阶层,外来流动...
本文以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理论体系为依据,从居民生活空间行为角度阐述了城中村发展演进的机制。指出:1.城中村的本质问题是城市社会空间问题;2.城中村的居住流动性与居住空间结构模式对城市低收入阶层,外来流动人口具有适居性并构成其社会生活空间;3.城中村的发展演进步入了社区发展的轨道,并逐步纳入了城市社区体系与居民日常生活场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城市
社会
-
生活空间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性别与传播效果——解码女性传播者的传播优势
被引量:
3
3
作者
褚旖旎
邹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143,共2页
传播者存在于广播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全过程中,他们既涵盖广播电视媒体,又连接着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空间,这种桥梁性的作用是传播媒介中任何其他成分都不能取而代之的。而传播者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使传播意图得以显现,甚...
传播者存在于广播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全过程中,他们既涵盖广播电视媒体,又连接着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空间,这种桥梁性的作用是传播媒介中任何其他成分都不能取而代之的。而传播者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使传播意图得以显现,甚至能够在既定传播目的外“超额”完成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优势
传播效果
传播者
广播电视媒体
女性
解码
性别
社会生活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变与再生——作为左翼文学先声的“革命文学”辨争
被引量:
2
4
作者
姜振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8,共8页
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左翼文学运动,中国新文学的流动和演变既受文学自身意识的驱动,更受当时特殊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和制约。192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和内忧外患的加剧,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主题逐渐淡化,文学表...
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左翼文学运动,中国新文学的流动和演变既受文学自身意识的驱动,更受当时特殊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和制约。192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和内忧外患的加剧,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主题逐渐淡化,文学表现的领域由“自我”拓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中国现代文学主流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左翼文学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文学
再生
裂变
社会生活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给力”
5
作者
周冬梅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2-84,共3页
互联网自1995年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它就犹如一个造词的大工厂,大量的新词在网络的传播通道中产生,再经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运用与推广,迅速突破网络的使用语域,向社会生活空间全力渗透,继而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产...
互联网自1995年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它就犹如一个造词的大工厂,大量的新词在网络的传播通道中产生,再经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运用与推广,迅速突破网络的使用语域,向社会生活空间全力渗透,继而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010年9月,网上开始盛传“给力”一词。11月,一则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新闻荣登《人民日报》头版后,该词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各类媒体乃至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实现了由网络新词向社会流行词的华丽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空间
网络新词
《人民日报》
传统媒体
2010年
传播通道
汉语词汇
文化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单位到社区
被引量:
1
6
作者
叶静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单位体制
社区
社会
空间
结构
计划体制
社会生活空间
社会
功能
管理体系
家庭结构
现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部农民(工)城市融入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视角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开宇
张波
李士娟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ZH041)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2JK0160)
文摘
目的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视角,研究农民(工)城镇化与城市融入进程的空间特征,有助于构建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人本和谐社会空间结构。方法以陕西省宝鸡市为案例区,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取资料。结果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农民(工)城镇化与城市融入存在空间分异特征;近半数的农民工认为中等城市是其理想的就业与生活城市,城郊区的农民(工)城市融入能力高于中心城区;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城镇化与城市融入意愿存在空间分异,新生代农民(工)偏好于中心城区;土地收益对城郊区农民(工)城镇化具有更强保障意义。结论重视并发挥城郊区对农民(工)城镇化与城市融入的作用,在制定区域整体层面的综合政策时,需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性的引导政策,促进农民(工)公平、公正、有序、有尊严地城镇化和城市融入。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融入
社会生活空间
空间
分异
Keywords
migrant worker
urban integration
social life spac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C92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理念下的城中村发展演进机制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立
王兴中
曾献君
谢利娟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2,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SH010)
文摘
本文以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理论体系为依据,从居民生活空间行为角度阐述了城中村发展演进的机制。指出:1.城中村的本质问题是城市社会空间问题;2.城中村的居住流动性与居住空间结构模式对城市低收入阶层,外来流动人口具有适居性并构成其社会生活空间;3.城中村的发展演进步入了社区发展的轨道,并逐步纳入了城市社区体系与居民日常生活场所体系。
关键词
城中村
城市
社会
-
生活空间
机制
Keywords
urban villages
urban socialliving space
mechanism
分类号
TU984.1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性别与传播效果——解码女性传播者的传播优势
被引量:
3
3
作者
褚旖旎
邹煜
机构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媒体语体分中心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143,共2页
文摘
传播者存在于广播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全过程中,他们既涵盖广播电视媒体,又连接着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空间,这种桥梁性的作用是传播媒介中任何其他成分都不能取而代之的。而传播者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使传播意图得以显现,甚至能够在既定传播目的外“超额”完成任务。
关键词
传播优势
传播效果
传播者
广播电视媒体
女性
解码
性别
社会生活空间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变与再生——作为左翼文学先声的“革命文学”辨争
被引量:
2
4
作者
姜振昌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8,共8页
文摘
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左翼文学运动,中国新文学的流动和演变既受文学自身意识的驱动,更受当时特殊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和制约。192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和内忧外患的加剧,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主题逐渐淡化,文学表现的领域由“自我”拓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中国现代文学主流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
关键词
“革命文学”
左翼文学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文学
再生
裂变
社会生活空间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给力”
5
作者
周冬梅
机构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2-84,共3页
文摘
互联网自1995年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它就犹如一个造词的大工厂,大量的新词在网络的传播通道中产生,再经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运用与推广,迅速突破网络的使用语域,向社会生活空间全力渗透,继而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010年9月,网上开始盛传“给力”一词。11月,一则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新闻荣登《人民日报》头版后,该词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各类媒体乃至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实现了由网络新词向社会流行词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
社会生活空间
网络新词
《人民日报》
传统媒体
2010年
传播通道
汉语词汇
文化强省
分类号
G216.1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单位到社区
被引量:
1
6
作者
叶静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单位体制
社区
社会
空间
结构
计划体制
社会生活空间
社会
功能
管理体系
家庭结构
现代城市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部农民(工)城市融入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视角
李开宇
张波
李士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理念下的城中村发展演进机制
王立
王兴中
曾献君
谢利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性别与传播效果——解码女性传播者的传播优势
褚旖旎
邹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裂变与再生——作为左翼文学先声的“革命文学”辨争
姜振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说“给力”
周冬梅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单位到社区
叶静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