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以湖北恩施18个旅游村为例
1
作者 聂黎莎 田文利 +2 位作者 金昳欣 乔花芳 谢双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2-474,共13页
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守护该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家庭(微观系统)、社区(中观系统)、社会(宏观系统)三个层级阐述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 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守护该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家庭(微观系统)、社区(中观系统)、社会(宏观系统)三个层级阐述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从恩施州的18个旅游村收集的一手数据,运用混合方法实证检验了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机制。结果表明:①家庭、社区、社会三级系统因素均对农户的生计韧性产生了显著影响;②不同因素的影响强度依次为生计方式(旅游参与型)>村庄海拔>家庭规模>社会投资力度>村干部执政能力;③这些因素对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存在三重机制,一是旅游参与起决定作用,二是家庭、社区、社会系统因素的影响呈层级递减特征,三是家庭、社区、社会系统间存在动态相互影响关系;④据此,针对家庭、社区和社会三级系统,构建“内生转型-基层治理-社会协同”的三维优化路径,为山区旅游地可持续脱贫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山区旅游地 农户生计韧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代际沟通中的适老化产品设计研究
2
作者 孙铭禧 蒋博全 +1 位作者 赵智峰 刘欢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1-211,共11页
目的旨在打破老年群体在代际沟通中的沟通壁垒,通过客观获取代际沟通中老年群体的用户需求,完成一款促进代际沟通的适老化产品设计方案。方法首先,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对代际关系差异及老年用户需求进行定性分析,提取产品指标并... 目的旨在打破老年群体在代际沟通中的沟通壁垒,通过客观获取代际沟通中老年群体的用户需求,完成一款促进代际沟通的适老化产品设计方案。方法首先,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对代际关系差异及老年用户需求进行定性分析,提取产品指标并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其次,运用AHP-DEMATEL模型计算各产品指标要素的加权权重值、关联权重值及其相互关系;最后,计算混合权重以综合确立关键用户需求,指导设计方案完成。结果明确了代际沟通中老年人群需求的3个主题、8个亚主题及适老化产品设计指标重要性,完成了适老化产品设计。结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设计学领域可有效用于用户需求的综合分析;AHP-DEMATEL模型能够确立并验证产品设计中多指标的重要性,有效降低代际适老化产品设计中的模糊性,为相关老年产品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DEMATEL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代际沟通 适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老年人躯体复原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倩 朱文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670-3674,共5页
阐述躯体复原力的概念,立足于社会生态学理论梳理老年人躯体复原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躯体复原力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以期提高人们对躯体复原力的认识,为躯体复原力水平低的老年人开展有效的健康干预奠定基础,促进老年人成功老龄化。
关键词 老年人 躯体复原力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 被引量:229
4
作者 师海玲 范燕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4-97,共4页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并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重大影响。人们参与的系统可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并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重大影响。人们参与的系统可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微观系统中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互动,是评估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模式状况全面反映了各系统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人类行为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因及其治理——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金子 周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91-95,共5页
农村女性贫困的实质是其在接受教育、价值观念、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贫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造成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境地的原因既有来自个体微观系统... 农村女性贫困的实质是其在接受教育、价值观念、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贫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造成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境地的原因既有来自个体微观系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也有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以及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倡导文化自觉、提高农村女性自身的认知和评价水平,改变家庭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等是治理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农村女性 文化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区矫正与和谐社区建设 被引量:54
6
作者 付立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128,共4页
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系统理论的抽象与力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工作之注重实务性联系起来,社区矫正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的一种新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强调从人与环境的互动出发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 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系统理论的抽象与力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工作之注重实务性联系起来,社区矫正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的一种新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强调从人与环境的互动出发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有问题的个人本身,而是聚焦于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复杂联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工作的视角逐步改变或完善人类行为得以产生的各种微观、中观、宏观系统,这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所借鉴。社区矫正的介入,应该把个人与环境的构成状况作为介入的焦点,将矫正对象置于该群体形成、发展的整个系统中,以优势视角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结合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强调从人与环境的互动出发去构建新型的社区矫正介入模式。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分析社区矫正的介入,以期为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环境 和谐社区 社区矫正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疏离感微观成因的追踪调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余璇 任源钢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2期91-99,共9页
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差序格局为视角,选取个体、家庭和朋辈三个主体,从个体自尊水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朋辈关系三个方面探讨疏离感的微观成因,同时选取人际信任作为上述影响中的中介变量。采用三阶段的问卷追踪调查获得469份有效... 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差序格局为视角,选取个体、家庭和朋辈三个主体,从个体自尊水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朋辈关系三个方面探讨疏离感的微观成因,同时选取人际信任作为上述影响中的中介变量。采用三阶段的问卷追踪调查获得469份有效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微观系统中的个体自尊水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朋辈关系对疏离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大小从高到低依次是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个体自尊水平、朋辈关系。(2)人际信任在个体自尊水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朋辈关系对疏离感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人们从家庭、自身、社区三个方面正确看待导致疏离感的成因,并积极寻求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差序格局 疏离感 微观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听力障碍儿童照顾者照顾感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马琪琪 刘艳玲 +4 位作者 朱晓丹 闫莉枞 张月娟 刘鹏 刘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91-94,共4页
目的了解听力障碍儿童照顾者照顾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设置提纲,对15名听力障碍儿童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析出3个主题:微观系统为照顾者身心疲... 目的了解听力障碍儿童照顾者照顾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设置提纲,对15名听力障碍儿童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析出3个主题:微观系统为照顾者身心疲惫;中观系统为生活环境改变;宏观系统为支持系统薄弱。结论听力障碍儿童照顾者的社会生态系统不容乐观,康复人员应关注影响照顾者身心健康的各系统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有利于其更好地照护患儿和提高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顾者 听力障碍儿童 照顾感受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费杨 付文宁 +4 位作者 曾铁英 何红 韩爽 赖依婷 毛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13-116,共4页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将母乳喂养问题置于相应的社会情境中,分别从宏系统、中系统及微系统3个层面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为深化、拓展母乳喂养研究提供参考,促进母乳喂养的推广。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环境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城镇低收入青年劳动力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燊成 杨子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63,共7页
本文采用2015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入户调查数据,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当前城镇低收入青年劳动力的就业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城市贫困青年劳动力不仅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无业失业问题,而且还面临着较高的... 本文采用2015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入户调查数据,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当前城镇低收入青年劳动力的就业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城市贫困青年劳动力不仅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无业失业问题,而且还面临着较高的无业失业风险。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观系统中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婚姻状况变量对劳动力参与就业有显著影响,中观系统中的失能患者、残疾人以及慢性病患者所占家庭人口比例变量也通过显著性检验,宏观系统中的社区服务递送、低保制度、专项救助制度以及就业创业服务制度也显著影响着青年劳动力就业状态。可以通过促进性别平等,改善劳动力健康水平,构建家庭照护制度,发挥好社区对就业的促进功能,优化与衔接好救助制度以及就业制度等措施,更好地激发贫困青年群体参与劳动力市场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低收入家庭 青年劳动力 就业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家庭管理改善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及家庭管理水平的效果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然 金瑞华 淮盼盼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01-200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家庭管理对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及家庭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2例患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家庭管理对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及家庭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2例患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家庭管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值和家庭管理量表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家庭管理量表各分量表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家庭管理干预可有效改善1型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提高患儿家庭的疾病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儿童 家庭管理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血糖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残疾人生存危机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以贵州省G公司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娜 刘玉梅 胡如梦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45-49,共5页
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访谈和统计分析,表明残疾人生存危机主要体现在:微观环境的沟通意识低、依赖心理重;中观环境的福利保障低、经济支持不足,家庭负担重、社区支持不足;宏观环境的残疾责任推诿,社会排斥大。从社会生态系统... 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访谈和统计分析,表明残疾人生存危机主要体现在:微观环境的沟通意识低、依赖心理重;中观环境的福利保障低、经济支持不足,家庭负担重、社区支持不足;宏观环境的残疾责任推诿,社会排斥大。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出发,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方面提出缓解残疾人生存危机的自我调整、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和清理宏观社会系统障碍的三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残疾人 生存危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性发育异常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雪竹 陈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7,共4页
目的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性发育异常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体验进行研究,以期给予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支持。方法2020年1-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性发育异常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生态... 目的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性发育异常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体验进行研究,以期给予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支持。方法2020年1-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性发育异常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共提炼出3个主题,8个亚主题:微观系统(自身健康受影响、沉重心理负担、日常生活节奏被打乱);中观系统(经济压力剧增、家庭氛围改变);宏观系统(就医条件受限、信息支持薄弱、缺乏社会支持理解)。结论性发育异常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社会生态系统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关注其身心健康,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提升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主要照顾者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健全中国本土医务社会工作机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7期149-151,共3页
医务社会工作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医患沟通力度,协调双方关系,落实福利政策,加强人文关怀。文章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医务社会工作、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概念内涵,分析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障碍并给出了中国本土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建议... 医务社会工作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医患沟通力度,协调双方关系,落实福利政策,加强人文关怀。文章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医务社会工作、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概念内涵,分析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障碍并给出了中国本土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建议,最后探讨了建立健全医务社会工作相关制度框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医务社会工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与“解”: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困境与纾解——以南京市W社区为例
15
作者 魏浩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13,27,共8页
“垃圾围城”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面临的窘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藩篱、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基于南京市W社区实地调研,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对垃圾分类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在微观层面上垃圾分类... “垃圾围城”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面临的窘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藩篱、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基于南京市W社区实地调研,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对垃圾分类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在微观层面上垃圾分类行为和分类意愿存在张力、中观层面上自治组织缺位与物业选择性执行、宏观层面上政府宣传模糊性和政策实施的不配套性共同形塑垃圾分类梗阻重重的现实困境。基于此,W社区垃圾分类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以微观层面社会工作者“增权赋能”、中观维度社会组织“弥补鸿沟”、宏观维度政府“畅通梗阻”为纾解路径,营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效果提升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分类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多元共治 城市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测度的县域空间功能分类及其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宇舒 王振宇 孙嘉麟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3期8-13,共6页
文章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绿色发展为指引,侧重于空间视角,立足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拓展"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思想和测度方法,将县域空间功能价值解读为人类从"社会-生态系统"中获得的福祉与效用;以"... 文章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绿色发展为指引,侧重于空间视角,立足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拓展"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思想和测度方法,将县域空间功能价值解读为人类从"社会-生态系统"中获得的福祉与效用;以"生态-生产-生活"功能为目标,以黑龙江省为案例区,通过县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的建构实现了省域66个县(市)单元的县域空间功能价值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未来空间发展格局确定强关联的评价单元"保持-优质""复合-增值""转型-优化"差异化发展的空间引导类型与方向,以期优化省域县域空间发展格局与管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三生功能分类 空间价值评估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长制治理:政策工具、水利工程与系统治理效果 被引量:7
17
作者 杜海娇 邓群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12,共12页
河长制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河长制治理系统机理是发展中国特色水资源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河长制治理系统分析框架,并利用2011—2020年江西省、安徽省、福建省、云南省4个省份的5... 河长制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河长制治理系统机理是发展中国特色水资源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河长制治理系统分析框架,并利用2011—2020年江西省、安徽省、福建省、云南省4个省份的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水资源与河长制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政策工具、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系统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河长制具有一定的水资源系统治理效果。系统治理效果是借助政策工具与水利工程“软”“硬”两类治理工具,通过间接改变水资源用户取/用/排水行为的方式,或直接改变水资源系统状态的方式来共同实现的。②政策工具之和会促使所有水资源用户产生节约用水行为,强制型政策工具会促使农户选择节约型灌溉行为,混合型政策工具则会促使企业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型排污行为。③混合型政策工具会扩大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④自愿型政策工具只有在水资源系统所受外界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才能通过公众参与治理的方式发挥系统治理效果。⑤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与系统治理效果呈现倒“U”形关系,只有当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处于适度范围内时,水利工程才具有提升系统治理效果的作用。随着水利技术水平的提高,倒“U”形曲线的顶点有所降低,水利工程建设的适度规模缩小。通过诊断复杂区域河长制治理系统的方法,认为河长制可从调整自愿型政策工具使用占比,掌握各地不同资源用户取/用/排水行为模式,支持水利技术发展,科学控制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等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河长制治理系统 政策工具 水利工程 系统治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朋辈心理咨询进社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育人功能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邢晓雪 王怀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结合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指南,探讨朋辈咨询进入学生社区的天然耦合性,并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提出朋辈咨询嵌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实现心理育人功能的多重路径选择,在微观环境中注重发挥朋辈咨询员... 结合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指南,探讨朋辈咨询进入学生社区的天然耦合性,并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提出朋辈咨询嵌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实现心理育人功能的多重路径选择,在微观环境中注重发挥朋辈咨询员的匹配优势,在中观环境中以朋辈咨询体制为抓手优化社区心理育人体系建设,在宏观环境中利用朋辈咨询资源加强常态化的“文化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立体式、浸润式打通高校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学生社区 朋辈咨询 心理育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女性妊娠期负性情绪体验的质性研究
19
作者 顾小林 陈俊屿 +4 位作者 陈丹 韩广莉 陈衣迪 李春宏 罗小茜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3283-3288,共6页
背景抑郁和焦虑是孕妇较常见的负性情绪,心理健康服务及外界支持的不足,常导致农村孕妇的心理健康问题未得到充分重视,从而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目的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剖析中国农村孕妇情绪管理体验与经历,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开展早... 背景抑郁和焦虑是孕妇较常见的负性情绪,心理健康服务及外界支持的不足,常导致农村孕妇的心理健康问题未得到充分重视,从而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目的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剖析中国农村孕妇情绪管理体验与经历,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开展早期干预提供现实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10-01—12-01选取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下辖村、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下辖村有负性情绪体验的农村孕妇为调查对象,在上级妇幼保健机构下乡义诊巡诊以及建档立卡过程中进行招募。对调查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录音、文本转录进行资料收集,由2名独立编码员采用Colaizzi描述性分析框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名调查对象,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凝练出3个主题、11个亚主题:(1)微观系统层面:躯体症状影响、生育忧虑增加、自我形象紊乱、生活方式改变;(2)中观系统层面:养育成本剧增、家庭冲突凸显、同伴支持缺乏;(3)宏观系统层面:就医体验待改善、信息支持薄弱、供需对接失衡、社会压力增加。结论农村孕妇面临的情绪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解决中国农村孕妇情绪问题应该从孕妇自身、孕妇的家庭以及基层医务人员等多方面入手,重视农村孕妇的不良情绪管理体验,针对性地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与干预,以提高农村孕妇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情绪体验 孕妇 农村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济毒性体验的质性研究
20
作者 吴妍霏 夏瑾 +1 位作者 张佳巍 王思涵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2-35,共4页
目的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探索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济毒性体验,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半结... 目的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探索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济毒性体验,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归纳出3个主题共9个亚主题,包括微观系统(经济负担感知、个体身心应激、经济决策行为),中观系统(家庭角色冲突,病友社交分化,治疗费用信息失衡、社会疏离),宏观系统(政策落实与认知鸿沟、经济环境交互影响)。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经济毒性体验深受社会生态系统多层次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从多角度出发,优化微观系统支持策略,强化中观系统协同,推动宏观政策完善,从而全方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经济毒性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济毒性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经济负担 身心应激 经济决策行为 质性研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