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与模式: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谢花林 欧阳振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研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分析框架。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析框架,采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研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分析框架。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析框架,采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模式、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模式、生态产业化模式和生态补偿模式等4种基本模式进行诊断与比较。结果表明: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本质都是将良好的生态资源变为生态商品,最后通过交易形成生态财富。不同模式的适用性和难易度存在差异性,但都有生态产业化过程。此外,不同实现模式都面临诸多困境。②4种模式在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系统和行动者中的一些关键变量相同且发展趋势一致,治理系统和行动者内的变量更为重要。③4种模式的关键行动情景具有明显差异性,对实现模式的成功与差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④4种模式之间无明确的界限,成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往往是多种价值实现模式交叉融合、取长补短。为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优化关键变量的供给,突破关键行动情景的难点,解决各种模式存在的困境,交叉融合不同模式的长处。同时该研究还丰富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模式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富民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关键变量 关键行动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超占宅基地退出对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的影响——基于江西省294份村庄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婷 陈美球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55,共11页
研究目的:借助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构建超占宅基地退出情境下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利用该框架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如何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探索超占宅基地退出的多元路径,以期为地方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借助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构建超占宅基地退出情境下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利用该框架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如何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探索超占宅基地退出的多元路径,以期为地方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有序Logit模型。研究结果:超占宅基地退出能增强村民对农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村民主体内生动力,通过超占宅基地退出可实现宅基地所有权行使的公平管理,通过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的制度完善能促进宅基地资格权保障的公平取得,进而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研究结论:一是加强宅基地所有权行使主体建设,增强宅基地分配、规划和调整、收回等公平管理能力,营造乡村公平氛围,提高村民对农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建立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的自治组织,保障不同主体宅基地资格权和房屋财产权的基本权益,重塑乡村社会公平,激发村民主体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占宅基地退出 农村集体行动能力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内生动力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产业融合对集体行动响应的影响——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的研究
3
作者 颜华 董富强 王彦智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5-603,共9页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利用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采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乡村产业融合对村庄集体行动响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乡村产业融合对集体行动响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利用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采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乡村产业融合对村庄集体行动响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乡村产业融合对集体行动响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乡村产业融合主要通过提高收入水平、重塑社会资本和增加政策感知等路径破解集体行动困境。同时,受利益联结机制驱动,乡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在原生型组织模式下更为显著。据此,建议进一步加快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持续优化乡村产业融合达成集体行动的良好生态,创新紧密型联结机制的实现形式,进而促进集体行动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融合 集体行动响应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原生型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研究综述:发展动态、研究方法与应用领域 被引量:3
4
作者 焦雯珺 李宇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968-8983,共16页
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能够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及相互作用进行解析,并通过行动情境分析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因此成为社会-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缺乏对SES框架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 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能够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及相互作用进行解析,并通过行动情境分析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因此成为社会-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缺乏对SES框架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这不利于更多的研究者理解并应用这一方法,也不利于该方法本身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结合文献计量分析,从发展动态、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对SES框架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探讨了目前SES框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SES框架研究的改进方向。SES框架自2009年正式提出以来,仍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其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持续增长、快速发展三个阶段。SES框架的研究思路可归纳为核心问题聚焦、关键变量选取和系统结果评估。SES框架的应用领域集中在系统属性研究、综合治理分析和公共政策评估三个方面。从现有应用研究来看,核心问题已广泛涉及多个尺度、多种类型社会-生态系统的具体问题;一级变量集中在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系统和行动者,二级变量则因各应用领域的侧重点不同在选取频率上存在较大差异;系统结果评估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方法实现部分变量的定量化表达。研究表明,SES框架具有多学科融合、应用范围广泛、变量使用灵活的特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为对变量概念的界定不清晰、对变量选取与表征的规范不明确、对系统跨尺度的差异特征、互动联系以及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分析匮乏。未来SES框架研究应当在完善变量的界定、选取和表征、深化不同时空尺度的互动研究等方面作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可持续性 公共资源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的社会-生态系统(SES)分析框架及应用——以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为例 被引量:35
5
作者 叶艳妹 林耀奔 +1 位作者 刘书畅 罗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846-8856,共11页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指导原则,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践路径。根据Ostrom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以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为研究区,构建集流域、陆地和人类活动为一体的社会-生态系...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指导原则,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践路径。根据Ostrom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以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为研究区,构建集流域、陆地和人类活动为一体的社会-生态系统(SES)概念框架,为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一个问题导向的分析策略。研究发现基于Ostrom构建的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的SES框架,可以用来诊断关键问题、分析影响因素、设定行动情景和评估结果,从而形成完整的实施和解决问题策略。由诊断关键问题得出,该区域面临地质灾害多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物结构单一等多重问题,而人类活动如城市扩张、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污染物排放等则是造成社会-生态系统失衡的主要因素。通过行动情景设置将SES框架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解决途径、评价标准、期望的成效以及反馈机制等进行梳理,对研究区的社会-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根据设立的评价体系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果的动态评估,并不断地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获得最佳的预期成效。该框架为解决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可根据研究区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是一个具有强适用性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生态修复工程 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 评价指标体系 钱塘江源头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集体行动与农村公共治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亚华 宦梅丽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6,共12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利用2017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14个省份450个村庄共7839户农户的农田水利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利用2017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14个省份450个村庄共7839户农户的农田水利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民集体行动影响的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增强农民集体行动能力;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催生新的农民经济组织,推动农地产权交易,改变治理系统的条件,影响农民集体行动,进而增进农村公共治理;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正向调节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的不利影响。因此,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有助于增强农民集体行动,增进农村公共治理,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村集体行动 公共事物治理 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苏毅清 陈潇寒 舒全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1,共9页
公共事物治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公共事物泛指除私人物品之外,所有依赖集体行动的公共性的物品和服务。公共事物治理研究主要以除私人物品之外的公共事物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人们在公共事物治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集体行动困境的认识,... 公共事物治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公共事物泛指除私人物品之外,所有依赖集体行动的公共性的物品和服务。公共事物治理研究主要以除私人物品之外的公共事物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人们在公共事物治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集体行动困境的认识,以及突破集体行动困境的方案。目前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已经经历了两代集体行动理论的发展,正朝着第三代集体行动理论进行开拓。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城镇化背景下的公共事物治理研究主要围绕劳动力外流对农村集体行动的影响,以及土地问题与农村公共事物治理之间的关系展开。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如何系统诊断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挑战,现有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物治理 集体行动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气候变化障碍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傅东平 严芳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3,共7页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适应气候变化是更为现实的重要选择,而减少或消除适应气候变化障碍是适应过程的关键。适应气候变化障碍是指在挖掘适应气候变化潜力的过程中,通过政策、计划或措施能够消除或减少的约束...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适应气候变化是更为现实的重要选择,而减少或消除适应气候变化障碍是适应过程的关键。适应气候变化障碍是指在挖掘适应气候变化潜力的过程中,通过政策、计划或措施能够消除或减少的约束。文章在阐述适应气候变化障碍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国内外对适应气候变化障碍及其适应对策的相关研究,简单介绍了一种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社会生态系统诊断框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动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未来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强调在现有政策框架和发展规划中,兼顾适应气候变化需要,以减少适应成本和适应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障碍 适应策略 社会生态系统诊断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视角下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安 田莉 +4 位作者 于江浩 高原 李永浮 李晴 熊彬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32-241,共10页
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是村镇规划的基础。该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理论框架,构建了治理视角下的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压力-状态-治理"(Pressure-Status-Governance,PSG)... 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是村镇规划的基础。该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理论框架,构建了治理视角下的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压力-状态-治理"(Pressure-Status-Governance,PSG)框架,并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与障碍因素诊断的研究。结果表明:1)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由村镇建设的需求、资源环境的供给以及政府-市场-集体-村民等多中心利益主体治理行动3个维度互动互馈形成的综合系统,可采用PSG理论框架进行承载力综合评估。2)溧阳市承载力分高中低3类,80%的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资源环境本底状态普遍较好,压力和治理维度普遍偏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低等、中等承载力区是提升的重点和次重点区域,高等级承载力区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中低承载力区分别存在4、5、9项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状态维度和治理维度,且存在全局、局部和单区3种类型的障碍因素;全局障碍因素水环境状态频次占比最高,是亟需改善的障碍因素。最后,拟定了未来全局、局部以及单区域的障碍因素治理提升策略,可为溧阳市综合承载力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承载力 障碍诊断 村镇建设 资源环境 综合评估 治理视角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