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2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视角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少华
木鑫
+1 位作者
陈鑫
黎美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5,共11页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研判两者融合情况的分析框架。对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中国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投入产出表,在一个统一框架下纳入数字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量化分析两者的融合基础和融...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研判两者融合情况的分析框架。对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中国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投入产出表,在一个统一框架下纳入数字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量化分析两者的融合基础和融合程度。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4.35%增长到17.76%,样本期增长幅度为同期GDP的两倍多,说明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存在坚实的赋能力量和融合基础;(2)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说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赋能和融合在加速;(3)数字经济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作用均以间接作用为主,直接作用效果不强,说明数字经济产业内部融合需要加强。研究结果对深刻理解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学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
社会
再
生产
过程
前后向关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形式
2
作者
王亚玄
荣兆梓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回顾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并结合社会主义百年实践,“满足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般性表述具有科学合理性,但仍有理论层面的不足。在把“满...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回顾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并结合社会主义百年实践,“满足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般性表述具有科学合理性,但仍有理论层面的不足。在把“满足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本质要求的基础上,以增加价值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蕴,它既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密联系,又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连接。以将增加价值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形式为起点,可以在坚持社会主义生产本质特征的同时,构建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矛盾,并探索相应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主义
生产
目的
价值形式
增加价值
社会
主义
生产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统计表述方法
3
作者
孙振声
孙静娟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用统计表的形式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综合表述在统计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魁奈的经济表、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表、MPS的综合财政平衡表、国民帐户体系(SNA)的大矩阵表的介绍、分析,说明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研究情况及...
用统计表的形式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综合表述在统计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魁奈的经济表、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表、MPS的综合财政平衡表、国民帐户体系(SNA)的大矩阵表的介绍、分析,说明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研究情况及其作用。作者重点研究了考普兰创立的资金流量核算表,并指出以总产出为初始流量的宽范围的资金流量表才是系统描述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过程
统计表
资金流量表
投入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储蓄存款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
作者
何相汉
《农村金融研究》
1982年第8期44-47,共4页
我国的储蓄存款,是一项广泛的群众性的服务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十年来,我国的储蓄事业,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有了迅速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许多不同于旧中国储蓄的新的内容和特点,需要我们进...
我国的储蓄存款,是一项广泛的群众性的服务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十年来,我国的储蓄事业,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有了迅速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许多不同于旧中国储蓄的新的内容和特点,需要我们进行总结和探索。本文着重就储蓄存款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它和生产的内在联系等问题,谈一点初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过程
货币信用
银行组织
社会
生产
信贷结算
利息收人
支付手段
生产
消费
银行信用
产业结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怎样认识生产的社会化?——与朱延福同志探讨
被引量:
2
5
作者
拱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4年第5期43-45,11,共4页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年第5期发表了朱延福同志《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的社会化是同一概念吗?》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对文中关于生产的社会化概念的理解,有些不同看法。简述如下,敬请教正。生产的社会化又称作社会化生产。作者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年第5期发表了朱延福同志《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的社会化是同一概念吗?》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对文中关于生产的社会化概念的理解,有些不同看法。简述如下,敬请教正。生产的社会化又称作社会化生产。作者的文章虽然不是专门谈论此问题,但在论证生产社会化时指出,“生产由分散独立进行的小规模生产转变为许多人集中共同进行的大规模生产,生产工具也变为只能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的工具”。我认为,这种把生产的社会化仅仅理解为“集中”(从空间上看)、“共同”(从时间上看)和“大规模”(从生产工具的使用上看)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化程度
生产
社会
化
社会
化
生产
生产
工具
大规模
生产
专业化分工
社会生产过程
经济理论
经济管理
社会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匠精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
1
6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作为社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变革性和创新性的生...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作为社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变革性和创新性的生产力要素与形态,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则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力要素
工匠精神
集体学习
社会生产过程
变革性
高质量发展
精神支撑
动力源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信息沟通的社会生产效能——关于唯物史观的新探索
7
作者
马成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21,共5页
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镌刻着信息沟通的沧桑史迹,记录着它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效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其深刻、精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依据现代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新的社会生活实践,更加深入地...
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镌刻着信息沟通的沧桑史迹,记录着它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效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其深刻、精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依据现代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新的社会生活实践,更加深入地探索信息沟通的社会生产效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乃是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信息沟通激活了社会生产过程的各个要素社会信息的沟通,以它作用于“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特殊内在的机制,激活了社会生产过程的各个要素,显示出它非凡的社会生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效能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社会生产过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社会
生产
力
人类
社会
发展
工作机
社会
劳动
生产
劳动
社会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人口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8
作者
熊郁
《人口学刊》
1983年第6期18-21,共4页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对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以及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都有决定性作用。而构成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这是进行任何社会生产所必需的条件。正如马克思说:...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对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以及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都有决定性作用。而构成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这是进行任何社会生产所必需的条件。正如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态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物质资料
生产
生产
资料
社会生产过程
决定性作用
劳动
生产
率
社会
形态
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
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社会再生产中的智力功能
9
作者
董继斌
《企业经济》
1983年第11期50-52,共3页
随着智力开发速度的加快,社会再生产的结构和机能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社会再生产角度探讨智力功能问题,对于深入研究和不断丰富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智力功能
智力开发
再
生产
过程
科学技术
智力劳动
主要表现
社会生产过程
劳动对象
劳动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生产需要的直接影响也应成为国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0
作者
江丹林
《齐鲁学刊》
1986年第1期128-128,共1页
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都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并没有表达出原因的全部。笔者认为,社会生产需要的直接影响也应成为国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普列汉诺夫在《论唯物主义历史观》...
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都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并没有表达出原因的全部。笔者认为,社会生产需要的直接影响也应成为国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普列汉诺夫在《论唯物主义历史观》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国家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是可以用社会生产过程的需要的直接影响来说明的。”(安·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附录《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167页) 首先,在历史上,古代中国或古埃及等国家,没有控制大江、大河的水流、洪水和组织灌溉这样一些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文明生活是不可能的,因而在这样一些国家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矛盾
国家
直接影响
社会
组织
唯物主义历史观
生产
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普列汉诺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再生产与教育
11
作者
吴鸿城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3期1-5,共5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教育问题,我们先从社会再生产说起。马克思说:“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些生产关系本身,因而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个过程...
为了更好地研究教育问题,我们先从社会再生产说起。马克思说:“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些生产关系本身,因而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个过程的承担者、他们的物质生存条件和他们的互相关系即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过程。”马克思的这段话说得很清楚,社会再生产过程是三种再生产过程的结合,即是人的再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物质再
生产
狭义教育
生产
关系
再
生产
过程
马克思
社会生产过程
理论与实践
信息传递
生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初级阶段资本的生产方式
被引量:
2
12
作者
郭小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4-18,共5页
一、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从一个理论命题谈起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任何社会生产的两个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就形成了这个社会的独...
一、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从一个理论命题谈起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任何社会生产的两个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就形成了这个社会的独特的生产方式。任何社会的生产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定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所谓的社会生产力就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社会生产的历史结果,表现为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力的显示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总是一定生产方式下的运行结果;而一定的生产方式必须以历史的生产力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生产
方式
生产
关系
社会
生产
力
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
力水平
生产
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生产过程
劳动者
所有制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卓炯的生产形式学说初探
被引量:
1
13
作者
何国文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30,共4页
卓炯的生产形式学说初探何国文自卓炯逝世以来,学术界论述其经济理论的文章不少,但似还未有专门论述其生产形式学说的。我试作初探,意在抛砖引玉。一、关于生产形式学说的提出卓炯长期致力于研究商品经济理论,他的生产形式学说是在...
卓炯的生产形式学说初探何国文自卓炯逝世以来,学术界论述其经济理论的文章不少,但似还未有专门论述其生产形式学说的。我试作初探,意在抛砖引玉。一、关于生产形式学说的提出卓炯长期致力于研究商品经济理论,他的生产形式学说是在这种研究与探索的深化过程中于8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形式
社会
主义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理论
简单商品
生产
生产
资料所有制
卓炯
劳动
过程
经济范畴
生产
力与
生产
关系
社会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关系浅议三题
14
作者
李太淼
《中州学刊》
1988年第6期54-56,共3页
一、生产者的物质技术关系 所谓生产者的物质技术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在最大限度发挥生产力的前提下,完全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性能、用途、使用方法,一句话即由生产资料的性质和社会生产的连续性、和谐性、效率性的技...
一、生产者的物质技术关系 所谓生产者的物质技术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在最大限度发挥生产力的前提下,完全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性能、用途、使用方法,一句话即由生产资料的性质和社会生产的连续性、和谐性、效率性的技术规定所决定的生产者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和关系。它包括人们在直接劳动过程中的具体组织、互相配合等分工协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关系
物质技术
生产
者
生产
资料
生产
力
直接劳动
再
生产
过程
社会生产过程
分工协作关系
技术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力源泉论
15
作者
刘锦棠
《理论探索》
1988年第1期16-23,15,共9页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经典作家十分强调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研究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上。显而易见,对生产力理论的研究亦应作如是观。生产力源泉是生产力的基础和发端,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最终动因,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特征展现、内部...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经典作家十分强调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研究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上。显而易见,对生产力理论的研究亦应作如是观。生产力源泉是生产力的基础和发端,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最终动因,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特征展现、内部结构的转换和运动形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本身
物质变换
社会生产过程
自然物质
生产
劳动
价值量
如是观
生产
物质
人类劳动
雇佣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规律包括生产力运动规律吗?
16
作者
李维森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前有的同志认为,经济规律除包括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还包括生产力运动的规律。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生产力运动的规律”是一个不确切、不科学的提法在马克思著作中关于生产力概念具有多种含义。从他的生产力理论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在1...
目前有的同志认为,经济规律除包括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还包括生产力运动的规律。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生产力运动的规律”是一个不确切、不科学的提法在马克思著作中关于生产力概念具有多种含义。从他的生产力理论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在1845年到1849年间所写的(有些是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力运动
运动规律
规定性
生产
力概念
生产
力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资本论
社会生产过程
共产党宣言
社会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卓炯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
17
作者
杨永华
《学术研究》
1987年第5期26-32,共7页
卓炯同志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园地上辛勤耕耘了30多年,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著名论点,提出了把产品经济体制改革成商品经济体制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
社会
主义商品经济思想
卓炯
价值规律
社会生产过程
社会
分工
生产
关系
资本主义私有制
经济体制改革
一般劳动
过程
范畴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生家庭保障的根本问题是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
被引量:
7
18
作者
巫文强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民生家庭保障的根本问题是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经典的工资理论不关注从而造成实践忽视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或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是现实社会发展中劳动力生产保障和家庭保障问题普遍得不到很好解决的根本原因。劳...
民生家庭保障的根本问题是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经典的工资理论不关注从而造成实践忽视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或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是现实社会发展中劳动力生产保障和家庭保障问题普遍得不到很好解决的根本原因。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在社会生产的各环节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生家庭有保障才是可靠的。在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需要把民生家庭保障和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作为社会生产过程或生产运行体系的重要部分,从而使经济理论在指导经济运行实践中真正把民生家庭保障和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安排为社会生产过程或生产运行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家庭保障
劳动力
生产
耗费补偿
社会生产过程
人的生存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两极分化
被引量:
2
19
作者
崔朝栋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7-20,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社会成员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在获得普遍迅速提高的同时,其差距也呈现出持续拉大的趋势,甚至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社会主义社会是否也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
关键词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个人收入差距
按资分配
贫富差距
非公有制经济
劳动者
基尼系数
按劳分配
社会
主义
生产
过程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
20
作者
高群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年第4期19-22,42,共5页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对人的归属问题,而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对物的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经济关系。就它的内容来说,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和使用关系等经济关系。至于人们通常所...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对人的归属问题,而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对物的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经济关系。就它的内容来说,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和使用关系等经济关系。至于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则是与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范畴相区别的法学范畴,是所有制这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表现,我们决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资料所有权
经济关系
生产
资料所有制
社会生产过程
法律表现
经济范畴
支配权
占有权
使用权
支配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视角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少华
木鑫
陈鑫
黎美玲
机构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5,共11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测度及其影响研究”(GD22ZDZYJ01)
国家统计局的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2023年度重大项目“中国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编制以及就业效应测度研究(2023LD006)”
+1 种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福建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实证研究”(FJ2024A001)
广州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计划(JCCX2024-002)。
文摘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研判两者融合情况的分析框架。对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中国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投入产出表,在一个统一框架下纳入数字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量化分析两者的融合基础和融合程度。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4.35%增长到17.76%,样本期增长幅度为同期GDP的两倍多,说明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存在坚实的赋能力量和融合基础;(2)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说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赋能和融合在加速;(3)数字经济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作用均以间接作用为主,直接作用效果不强,说明数字经济产业内部融合需要加强。研究结果对深刻理解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学理支持。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
社会
再
生产
过程
前后向关联效应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digit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digital economy input-output table
social reproduction process
forward backward correlation effect
分类号
F062.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2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形式
2
作者
王亚玄
荣兆梓
机构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基金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视域下国资基金的管理优化研究”(2023CX05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回顾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并结合社会主义百年实践,“满足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般性表述具有科学合理性,但仍有理论层面的不足。在把“满足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本质要求的基础上,以增加价值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蕴,它既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密联系,又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连接。以将增加价值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形式为起点,可以在坚持社会主义生产本质特征的同时,构建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矛盾,并探索相应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社会
主义
生产
目的
价值形式
增加价值
社会
主义
生产
过程
分类号
F120.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统计表述方法
3
作者
孙振声
孙静娟
机构
深圳大学
出处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文摘
用统计表的形式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综合表述在统计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魁奈的经济表、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表、MPS的综合财政平衡表、国民帐户体系(SNA)的大矩阵表的介绍、分析,说明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研究情况及其作用。作者重点研究了考普兰创立的资金流量核算表,并指出以总产出为初始流量的宽范围的资金流量表才是系统描述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过程
统计表
资金流量表
投入产出
分类号
F231.1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22.3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储蓄存款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
作者
何相汉
机构
陕西省分行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1982年第8期44-47,共4页
文摘
我国的储蓄存款,是一项广泛的群众性的服务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十年来,我国的储蓄事业,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有了迅速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许多不同于旧中国储蓄的新的内容和特点,需要我们进行总结和探索。本文着重就储蓄存款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它和生产的内在联系等问题,谈一点初浅的看法。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过程
货币信用
银行组织
社会
生产
信贷结算
利息收人
支付手段
生产
消费
银行信用
产业结构比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怎样认识生产的社会化?——与朱延福同志探讨
被引量:
2
5
作者
拱桥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4年第5期43-45,11,共4页
文摘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年第5期发表了朱延福同志《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的社会化是同一概念吗?》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对文中关于生产的社会化概念的理解,有些不同看法。简述如下,敬请教正。生产的社会化又称作社会化生产。作者的文章虽然不是专门谈论此问题,但在论证生产社会化时指出,“生产由分散独立进行的小规模生产转变为许多人集中共同进行的大规模生产,生产工具也变为只能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的工具”。我认为,这种把生产的社会化仅仅理解为“集中”(从空间上看)、“共同”(从时间上看)和“大规模”(从生产工具的使用上看)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关键词
社会
化程度
生产
社会
化
社会
化
生产
生产
工具
大规模
生产
专业化分工
社会生产过程
经济理论
经济管理
社会
性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匠精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
1
6
出处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文摘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作为社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变革性和创新性的生产力要素与形态,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则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生产
力要素
工匠精神
集体学习
社会生产过程
变革性
高质量发展
精神支撑
动力源泉
分类号
D648.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信息沟通的社会生产效能——关于唯物史观的新探索
7
作者
马成立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21,共5页
文摘
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镌刻着信息沟通的沧桑史迹,记录着它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效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其深刻、精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依据现代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新的社会生活实践,更加深入地探索信息沟通的社会生产效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乃是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信息沟通激活了社会生产过程的各个要素社会信息的沟通,以它作用于“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特殊内在的机制,激活了社会生产过程的各个要素,显示出它非凡的社会生产效能。
关键词
生产
效能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社会生产过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社会
生产
力
人类
社会
发展
工作机
社会
劳动
生产
劳动
社会
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人口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8
作者
熊郁
机构
中国人口学会
出处
《人口学刊》
1983年第6期18-21,共4页
文摘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对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以及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都有决定性作用。而构成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这是进行任何社会生产所必需的条件。正如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态如何。
关键词
劳动者
物质资料
生产
生产
资料
社会生产过程
决定性作用
劳动
生产
率
社会
形态
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
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社会再生产中的智力功能
9
作者
董继斌
出处
《企业经济》
1983年第11期50-52,共3页
文摘
随着智力开发速度的加快,社会再生产的结构和机能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社会再生产角度探讨智力功能问题,对于深入研究和不断丰富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智力功能
智力开发
再
生产
过程
科学技术
智力劳动
主要表现
社会生产过程
劳动对象
劳动手段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生产需要的直接影响也应成为国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0
作者
江丹林
出处
《齐鲁学刊》
1986年第1期128-128,共1页
文摘
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都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并没有表达出原因的全部。笔者认为,社会生产需要的直接影响也应成为国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普列汉诺夫在《论唯物主义历史观》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国家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是可以用社会生产过程的需要的直接影响来说明的。”(安·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附录《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167页) 首先,在历史上,古代中国或古埃及等国家,没有控制大江、大河的水流、洪水和组织灌溉这样一些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文明生活是不可能的,因而在这样一些国家里。
关键词
社会生产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矛盾
国家
直接影响
社会
组织
唯物主义历史观
生产
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普列汉诺夫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再生产与教育
11
作者
吴鸿城
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3期1-5,共5页
文摘
为了更好地研究教育问题,我们先从社会再生产说起。马克思说:“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些生产关系本身,因而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个过程的承担者、他们的物质生存条件和他们的互相关系即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过程。”马克思的这段话说得很清楚,社会再生产过程是三种再生产过程的结合,即是人的再生产过程。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物质再
生产
狭义教育
生产
关系
再
生产
过程
马克思
社会生产过程
理论与实践
信息传递
生存条件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初级阶段资本的生产方式
被引量:
2
12
作者
郭小鲁
机构
江汉大学经管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4-18,共5页
文摘
一、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从一个理论命题谈起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任何社会生产的两个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就形成了这个社会的独特的生产方式。任何社会的生产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定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所谓的社会生产力就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社会生产的历史结果,表现为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力的显示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总是一定生产方式下的运行结果;而一定的生产方式必须以历史的生产力为条件。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生产
方式
生产
关系
社会
生产
力
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
力水平
生产
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生产过程
劳动者
所有制关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卓炯的生产形式学说初探
被引量:
1
13
作者
何国文
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老干支部
出处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30,共4页
文摘
卓炯的生产形式学说初探何国文自卓炯逝世以来,学术界论述其经济理论的文章不少,但似还未有专门论述其生产形式学说的。我试作初探,意在抛砖引玉。一、关于生产形式学说的提出卓炯长期致力于研究商品经济理论,他的生产形式学说是在这种研究与探索的深化过程中于80年...
关键词
生产
形式
社会
主义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理论
简单商品
生产
生产
资料所有制
卓炯
劳动
过程
经济范畴
生产
力与
生产
关系
社会生产过程
分类号
F09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关系浅议三题
14
作者
李太淼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1988年第6期54-56,共3页
文摘
一、生产者的物质技术关系 所谓生产者的物质技术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在最大限度发挥生产力的前提下,完全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性能、用途、使用方法,一句话即由生产资料的性质和社会生产的连续性、和谐性、效率性的技术规定所决定的生产者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和关系。它包括人们在直接劳动过程中的具体组织、互相配合等分工协作关系;
关键词
生产
关系
物质技术
生产
者
生产
资料
生产
力
直接劳动
再
生产
过程
社会生产过程
分工协作关系
技术规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力源泉论
15
作者
刘锦棠
机构
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室
出处
《理论探索》
1988年第1期16-23,15,共9页
文摘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经典作家十分强调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研究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上。显而易见,对生产力理论的研究亦应作如是观。生产力源泉是生产力的基础和发端,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最终动因,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特征展现、内部结构的转换和运动形态的变化。
关键词
劳动本身
物质变换
社会生产过程
自然物质
生产
劳动
价值量
如是观
生产
物质
人类劳动
雇佣工人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规律包括生产力运动规律吗?
16
作者
李维森
机构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6期80-82,共3页
文摘
目前有的同志认为,经济规律除包括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还包括生产力运动的规律。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生产力运动的规律”是一个不确切、不科学的提法在马克思著作中关于生产力概念具有多种含义。从他的生产力理论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在1845年到1849年间所写的(有些是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
关键词
生产
力运动
运动规律
规定性
生产
力概念
生产
力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资本论
社会生产过程
共产党宣言
社会
形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卓炯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
17
作者
杨永华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
出处
《学术研究》
1987年第5期26-32,共7页
文摘
卓炯同志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园地上辛勤耕耘了30多年,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著名论点,提出了把产品经济体制改革成商品经济体制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
社会
主义商品经济思想
卓炯
价值规律
社会生产过程
社会
分工
生产
关系
资本主义私有制
经济体制改革
一般劳动
过程
范畴
马克思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生家庭保障的根本问题是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
被引量:
7
18
作者
巫文强
机构
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基地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文摘
民生家庭保障的根本问题是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经典的工资理论不关注从而造成实践忽视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或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是现实社会发展中劳动力生产保障和家庭保障问题普遍得不到很好解决的根本原因。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在社会生产的各环节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生家庭有保障才是可靠的。在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需要把民生家庭保障和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作为社会生产过程或生产运行体系的重要部分,从而使经济理论在指导经济运行实践中真正把民生家庭保障和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安排为社会生产过程或生产运行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民生家庭保障
劳动力
生产
耗费补偿
社会生产过程
人的生存和发展
Keywords
Livelihood Family Security
Compensation of Labor Production
Social Production Process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分类号
F323.8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两极分化
被引量:
2
19
作者
崔朝栋
机构
河南财经学院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7-20,共4页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社会成员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在获得普遍迅速提高的同时,其差距也呈现出持续拉大的趋势,甚至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社会主义社会是否也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
关键词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个人收入差距
按资分配
贫富差距
非公有制经济
劳动者
基尼系数
按劳分配
社会
主义
生产
过程
资产阶级
分类号
F123.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
20
作者
高群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年第4期19-22,42,共5页
文摘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对人的归属问题,而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对物的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经济关系。就它的内容来说,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和使用关系等经济关系。至于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则是与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范畴相区别的法学范畴,是所有制这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表现,我们决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关键词
生产
资料所有权
经济关系
生产
资料所有制
社会生产过程
法律表现
经济范畴
支配权
占有权
使用权
支配关系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视角
张少华
木鑫
陈鑫
黎美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形式
王亚玄
荣兆梓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统计表述方法
孙振声
孙静娟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储蓄存款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何相汉
《农村金融研究》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怎样认识生产的社会化?——与朱延福同志探讨
拱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工匠精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信息沟通的社会生产效能——关于唯物史观的新探索
马成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劳动人口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熊郁
《人口学刊》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社会再生产中的智力功能
董继斌
《企业经济》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社会生产需要的直接影响也应成为国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江丹林
《齐鲁学刊》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社会再生产与教育
吴鸿城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初级阶段资本的生产方式
郭小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卓炯的生产形式学说初探
何国文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生产关系浅议三题
李太淼
《中州学刊》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生产力源泉论
刘锦棠
《理论探索》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经济规律包括生产力运动规律吗?
李维森
《社会科学辑刊》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略论卓炯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
杨永华
《学术研究》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民生家庭保障的根本问题是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
巫文强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两极分化
崔朝栋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略论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
高群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