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共同富裕:社会生产发展难题与突破 被引量:6
1
作者 龚晓莺 贾则琴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45,共8页
厘清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的现实难题,可为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廓清理论和现实前提。“做大蛋糕”的问题即社会生产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是制约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的关键掣肘。新旧动能转换阻力大、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待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厘清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的现实难题,可为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廓清理论和现实前提。“做大蛋糕”的问题即社会生产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是制约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的关键掣肘。新旧动能转换阻力大、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待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缓慢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三大突出难题。现阶段,突破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社会生产发展难题,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是需要多方通力合作、对症下药、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践路径包括:一是努力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防止动能转换新风险;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避免资源浪费;三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精准供给;四是加强创新型强国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共同富裕 社会生产发展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系统考察
2
作者 郭慧珍 曾小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8年第3期1-5,12,共6页
影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的有机组合,又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多变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如何,是影响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因素,即第一层次的因素;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是影响... 影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的有机组合,又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多变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如何,是影响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因素,即第一层次的因素;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是影响生产发展的第二个层次的因素;社会劳动组合,经济管理是影响生产发展的第三个层次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发展 经济管理 劳动力 劳动组合 生产因素 生产资料 系统考察 有机组合 科学技术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讲 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
3
作者 林加奇 《企业经济》 1984年第6期40-43,共4页
上一讲我们谈了学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是商品经济呢?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在这一讲中,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一、什么是商品、商品经济? 要回答什么是商品经济,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商品。习惯上,人们把商店出... 上一讲我们谈了学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是商品经济呢?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在这一讲中,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一、什么是商品、商品经济? 要回答什么是商品经济,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商品。习惯上,人们把商店出售的货物叫做商品。但是,对于商品的确切含义,却不一定很清楚。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或者说,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一方面,它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如粮食可以充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商品经济 使用价值 社会生产发展 商品流通 商品交换 商品生产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理论 劳动产品 社会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时间的缩短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4
作者 矫左羽 《经济科学》 1983年第1期72-74,共3页
(一)劳动时间的缩短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来看,劳动时间变化的趋势是逐步缩短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为劳动时间的缩短提供了可能性.劳动时间的长短,是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这主要表现在... (一)劳动时间的缩短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来看,劳动时间变化的趋势是逐步缩短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为劳动时间的缩短提供了可能性.劳动时间的长短,是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或影响着劳动时间的长度.一般说来,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低,劳动时间就长;社会生产力的水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生产发展 必然趋势 科学技术 剩余劳动时间 缩短工作日 资本主义制度 客观要求 劳动生产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技术与“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5
作者 张允熠 孙显元 吴静波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三个代表”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总纲领和指导思想,在“三个代表”中,“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排列首位,这既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非常新颖和深刻的内涵。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历史... “三个代表”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总纲领和指导思想,在“三个代表”中,“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排列首位,这既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非常新颖和深刻的内涵。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21世纪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就是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党要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就必须不失时机地抢占当代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始终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因此,能否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检验我们党能否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忠实代表的试金石。要进一步加深对“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这一论断的认识。要全心全意依靠知识工人阶级,始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从而领导中国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党的先进性 知识工人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经济学的设想
6
作者 王时杰 郭慧珍 王东京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7年第1期16-18,共3页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生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走过的道路却十分崎岖坎坷,出现了三次大的折腾。事实说明,我国的生产发展是病态的,不健康的。为了使我们的生产建设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生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走过的道路却十分崎岖坎坷,出现了三次大的折腾。事实说明,我国的生产发展是病态的,不健康的。为了使我们的生产建设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发展规律。基于此,我们建议,我国经济学界应该迅速建立起一门生产发展经济学。一、生产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如果把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类别,那么,就生产发展经济学的性质来说,它与消费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社会生产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 发展问题 中国特色 经济学界 产业结构 生产发展 生产过程 劳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问题
7
作者 宋全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7,共5页
依据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现状及其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确信,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即公有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和人... 依据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现状及其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确信,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即公有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社会生产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马克思恩格斯 国家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资本主义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非公有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
8
作者 李光 《学习与实践》 2001年第7期31-32,共2页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系统论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思想,并强调,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关键词 社会生产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 江泽民同志 科学思想 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单纯是经济问题
9
作者 夏子贵 《重庆社会科学》 1999年第1期20-26,共7页
重视和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邓小平思考整个中国问题的最基本的出发点。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经济问题 基本原则 社会生产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蔚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6-70,共5页
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提出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这就为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 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提出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这就为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是否起作用?人们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 发展社会生产 人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 劳动者 思想政治工作者 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思想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比较研究
11
作者 俞良早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7期7-11,共5页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思想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比较研究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就发展社会生产力阐述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思想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比较研究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就发展社会生产力阐述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 邓小平理论 生产力思想 列宁思想 社会发展 理论观点 重大发展 解放生产 发展社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素质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铭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1-23,共3页
人的全面素质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高铭仁江泽民同志指出:“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人的全面素质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高铭仁江泽民同志指出:“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素质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人的生产 自由全面发展 科技文化素质 自然生产 发展生产 生产发展 人化自然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发展
13
作者 杨鲁慧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6期14-16,13,共4页
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唯有借助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而要全面科学地发展生产力,就需要研究生产力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正确认识人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和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 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唯有借助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而要全面科学地发展生产力,就需要研究生产力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正确认识人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和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认识、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着眼于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的协调一致,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生产力范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点集中体现为人的主体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范畴 社会主义制度 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生产 正确认识 社会整体发展 发展社会生产 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 全面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利益为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
14
作者 郑祖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期30-36,共7页
社会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的既得力量,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7页),人们从事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主体的特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实现主体的利益。在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推动下,经济关系... 社会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的既得力量,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7页),人们从事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主体的特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实现主体的利益。在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推动下,经济关系发生变化,它就必然会以强大的力量、稳定的倾向促使社会道德按照经济关系的要求(实质上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发生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二十年来,人们正确地选择和践行了告别贫穷、落后和愚昧的历史发展道路,即生产力的发展道路,并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面前,如何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力标准与随之而来的评价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善恶标准之间的根本性统一关系,从而把以人民利益为重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无疑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重要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发展生产 社会主义道德 人民利益 人民的根本利益 道德评价 道德标准 共同富裕 发展社会生产 为人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15
作者 张晓莲 《湖北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中黄 社会主义建设 历史经验 社会生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应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有更大担当和作为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建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共1页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经济思想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 强国建设 新质 民族复兴 征服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7
作者 薛汉伟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1期4-9,共6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个论断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在理论上的深化...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个论断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在理论上的深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依据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同志在阐述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考察社会主义阶段根本任务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由马克思所发现的历史唯物主义所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社会生产 共产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息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18
作者 彭星闾 谢青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5年第1期33-37,共5页
在当前经济改革中,探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为改革开拓道路,促进我国经济起飞,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几年来,人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提出科学技术是最大的生产力,已为众所公认。但在实践中,有的同志对这里所指的“... 在当前经济改革中,探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为改革开拓道路,促进我国经济起飞,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几年来,人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提出科学技术是最大的生产力,已为众所公认。但在实践中,有的同志对这里所指的“科学”的理解,常常是偏重、局限于自然科学,甚至把社会科学排除在外。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我们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动力是多因素的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息 社会生产发展 发展社会生产 技术革命 发展生产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技术 自然科学 强大动力 智能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刍议
19
作者 杨怀让 汤为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4年第5期8-14,共7页
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中,有必要把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单独提出来进行探讨。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深入探讨这个课题,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理论的发展,都是极有意义的。本文试图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并... 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中,有必要把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单独提出来进行探讨。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深入探讨这个课题,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理论的发展,都是极有意义的。本文试图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并结合探讨一下中心城市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某些有关问题。请同志们指正。一什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它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要确定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关系,以及经济以外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的总任务和总部署。它把整个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社会生产 发展战略目标 中心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生产发展规律 经济发展战略 传统产业 社会生产发展 生产关系 纺织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工程
20
作者 陈文莘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8期49-49,共1页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提出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时,他又强调了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提出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时,他又强调了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这三个“有利于”的核心,则是发展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基础工程 社会生产发展 发展生产 社会主义社会 教育事业 共同富裕 邓小平同志 解放生产 两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