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问题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裴小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80,共4页
研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问题,有助于加深对于很多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性问题的理解。目前中国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宏观经济总量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障碍,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主... 研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问题,有助于加深对于很多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性问题的理解。目前中国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宏观经济总量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障碍,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主要表现。重新探讨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问题,对于中国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基本矛盾的作用下,工人阶级只能得到代表可变资本的那部分消费资料,因此它的社会再生产受其相对狭小的消费基础的限制,发展中必然受到经济危机的破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社会再生产,把消费资料的增长从可变资本的限制下解放出来,使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 消费资料 可变资本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平衡理论
2
作者 李世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2-14,共3页
静态结构平衡分析,是属于国民经济结构学的范畴。国民经济结构学,扼要说来,是以一定生产关系下一个社会的整个经济系统的构成或构造及其运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研究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即生产力结构。在国民经济结构学中,静态结构平... 静态结构平衡分析,是属于国民经济结构学的范畴。国民经济结构学,扼要说来,是以一定生产关系下一个社会的整个经济系统的构成或构造及其运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研究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即生产力结构。在国民经济结构学中,静态结构平衡分析,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静态结构平衡分析,就是根据国民经济结构学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大部类 国民经济结构学 平衡理论 马克思 平衡分析 静态结构 投入产出表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列昂节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总的趋向应是平行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慎之 《学习与探索》 1981年第6期79-85,共7页
近年来,有些同志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提出了疑义,认为它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经济研究》一九八○年第十二期刊登了张平安同志的《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终究还是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的文章,有些提法是难以成立的。今提出一点... 近年来,有些同志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提出了疑义,认为它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经济研究》一九八○年第十二期刊登了张平安同志的《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终究还是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的文章,有些提法是难以成立的。今提出一点商榷意见,以供进一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类 生产资料生产 优先增长 扩大再生产 年平均增长速度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 平行发展 技术进步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维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8-14,共7页
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第三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于1935年提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流行和广为应用。第三产业理论是否科学?能否为我所用?
关键词 大部类 社会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 第三产业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 生产劳动 劳务消费 使用价值 生产资料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鲁济典 《社会科学研究》 1980年第4期58-62,67,共6页
一科学技术进步对整个社会生产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是,对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影响却是比较复杂的。以前的经济学家曾经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第一部类生产优先增长。这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是正确... 一科学技术进步对整个社会生产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是,对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影响却是比较复杂的。以前的经济学家曾经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第一部类生产优先增长。这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是正确的。但是,并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是如此。在历史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是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它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察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90页)因此,和当时的生产有密切关系的物理学、数学、化学等学科,在这一时期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谓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的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逐步代替手工技术为主的手工工场的革命,它首先是一次重大的生产技术革命。在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巨大的、带根本性的。列宁曾经说过:“从手工工场向工厂过渡,标志着技术的根本变革。”(《列宁全集》第3卷,第411页) 在这样一个“标志着技术的根本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进步 大部类比例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 优先增长 社会生产 生产资料生产 工业革命 工业生产 生产技术 技术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罗玉元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2年第3期61-65,共5页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根据国内外的实践材料,对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的规律性进行了较广泛的探讨。这里我想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一由于经济学界对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理解不一致,我想就从这里谈起。
关键词 大部类生产 第一部类 技术进步 对比关系 第二部类 发展速度 生产条件 社会生产 乙类工业 机器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觉保持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协调发展——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
7
作者 薛夫 《中州学刊》 1982年第1期3-7,共5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虽然《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但由于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物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虽然《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但由于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特殊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如果撇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那么,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一般理论,就远远超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界限。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曾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决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它同时还包含有对于一切社会形态——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发生效力的许多关于再生产的基本原理。”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看,斯大林的这一评论也是十分正确的。这里,我就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协调发展问题,谈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大部类 第一部类 社会生产 第二部类 社会总资本 社会总产品 马克思 简单再生产 实现条件 个别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掌握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 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学习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一些体会
8
作者 陈毅伦 《人文杂志》 1982年第1期10-16,共7页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十分重要的篇章。马克思在该篇中,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考察,全面地论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赖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科学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外延...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十分重要的篇章。马克思在该篇中,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考察,全面地论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赖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科学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深刻地阐明了社会再生产中积累和消费等问题,从而创立了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的、崭新的、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具有资本主义商品价值关系的形式;但它同时揭示了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它的许多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是适用的。因而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特别是正确掌握和运用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对于我们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类 第一部类 第二部类 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 消费资料 生产资料生产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经济稳定增长 简单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对比规律的探讨
9
作者 李华 《现代教育管理》 1985年第5期103-111,102,共10页
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对比规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了解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弄清它是否是一条伴随技术进步发生作用的贯穿于一切社会形态始终的普遍规律,对于... 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对比规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了解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弄清它是否是一条伴随技术进步发生作用的贯穿于一切社会形态始终的普遍规律,对于我们确立长远时期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制定计划,无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篇中详细而周密地论证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从而确立了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理论 活劳动消耗系数 生产资料生产 生产增长 社会总资本 规律问题 机器大工业 技术进步 大部类比例 增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可持续发展看两大部类生产理论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奇 叶文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两大部类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它的潜在假定之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分析传统两大部类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增加了生产环境资源的第 0部类 ,从而构建了面向可持续发... 两大部类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它的潜在假定之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分析传统两大部类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增加了生产环境资源的第 0部类 ,从而构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部类生产理论。在社会总资本重新划分的基础上 ,对三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以及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三大部类的生产状况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类生产理论 社会生产理论 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用利润率来研究两大部类的增长速度吗?——与李周、杨雄同志商榷
11
作者 周建明 《经济科学》 1982年第4期77-78,共2页
《经济科学》1981年第2期刊登了李周、杨雄同志的文章《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两大部类的关系》。文中在讨论两大部类的增长速度时,提出两大部类的发展速度是由利润率和累积率决定的观点,并用算例说明了由于这两个因素的不同组合,两大部类... 《经济科学》1981年第2期刊登了李周、杨雄同志的文章《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两大部类的关系》。文中在讨论两大部类的增长速度时,提出两大部类的发展速度是由利润率和累积率决定的观点,并用算例说明了由于这两个因素的不同组合,两大部类发展速度呈现的四种情况,以此来否认列宁关于生产资料生产增长较快的理论。我认为,把利润率作为决定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因素这个前提是不符合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是不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类 利润率 增长速度 生产理论 马克思 发展速度 不同组合 杨雄 社会总产品 累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两大部类的关系
12
作者 李周 杨雄 《经济科学》 1981年第2期33-41,共9页
本文试图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初步探付:第一,论证再生产诸条件,推导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再生产模式;第二,论述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发展诸形式;第三,剖析'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在展开分析之前,首先作大家熟知的三点必要的假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大部类 扩大再生产 生产资料生产 社会主义条件下 增长规律 环比发展速度 生产模式 简单再生产 协调发展 有机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金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73,207,共17页
任意给定某一时期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存在唯一一条均衡积累曲线和唯一一个持续均衡积累率。均衡积累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一对均衡的两大部类积累率,可以保证社会总产品的供求在这一时期达到均衡;持续均衡积累率... 任意给定某一时期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存在唯一一条均衡积累曲线和唯一一个持续均衡积累率。均衡积累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一对均衡的两大部类积累率,可以保证社会总产品的供求在这一时期达到均衡;持续均衡积累率则可以保证社会总产品的供求不仅在这一时期而且在下一时期从而以后各个时期都达到均衡。持续均衡积累率把所有可能的两大部类意愿积累率分为收敛和发散两个部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纯粹市场经济分散决策的条件下,当意愿积累率落在发散部分时,最终将会导致生产资料生产的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尽管政府干预可以部分地克服纯粹市场经济分散决策的缺陷,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由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恶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类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均衡积累率 持续均衡积累率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两大部类的划分——学习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札记 被引量:2
14
作者 奚兆永 《财经问题研究》 1980年第4期39-42,31,共5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产品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而建立了全新的再生产理论。列宁认为,把社会产品分为两大部类乃是谈论实现问题的出发点。(《列宁全集》第2卷第119页)可是,长期以来,在我...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产品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而建立了全新的再生产理论。列宁认为,把社会产品分为两大部类乃是谈论实现问题的出发点。(《列宁全集》第2卷第119页)可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学界,人们对于两大部类的学说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毫无疑问,弄清这个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仅就这一问题谈些看法。本来,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是十分清楚而又明确的。他写道:“社会的总产品,从而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 社会产品 原材料工业 农业 生产部门 现实意义 生产理论 经济学界 大部类 个人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平均利润计算积累和消费不影响两大部类增长速度
15
作者 钟朋荣 《江汉论坛》 1982年第12期16-18,共3页
在研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时,用平均利润计算积累和消费对两大部类增长速度是否会产生影响呢?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奚兆永和许精德两同志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只是对后一个问题发生了争论。许精德同志说:“按平均利润计算积... 在研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时,用平均利润计算积累和消费对两大部类增长速度是否会产生影响呢?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奚兆永和许精德两同志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只是对后一个问题发生了争论。许精德同志说:“按平均利润计算积累和消费,则是消费资料优先增长。”(《江汉论坛》1981年第5期)奚兆永同志说:“用平均利润计算的社会产品的生产价格构成比用m计算的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更有利于第Ⅰ部类的增长,而不是更有利于第Ⅱ部类的增长。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第Ⅱ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第Ⅰ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速度 社会资本 社会产品 优先增长 生产资料 资本技术构成 大部类 发展速度 资本主义社会 平均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用平均利润计算积累和消费对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影响问题
16
作者 奚兆永 《江汉论坛》 1982年第4期17-19,共3页
《江汉论坛》1981年第5期发表了许精德同志的《研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应如何计算积累和消费》一文,该文提出,“资本家实际得到的不是本部门或本企业工人创造出来的m,而是平均利润”,“当我们实际考察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现实运动时。
关键词 平均利润率 大部类 增长速度 社会资本 积累率 社会产品 企业工人 生产价格 资本主义社会 价值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
17
作者 陈强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5期76-79,共4页
(一)原理的述概。关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的重要原理之一。先将要点作一简要归纳: (1)要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做为物质先决条件。在社会总产品从实物... (一)原理的述概。关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的重要原理之一。先将要点作一简要归纳: (1)要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做为物质先决条件。在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基本前提下,两大部类产品在为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交换中,实物形态上应该得到相互的满足。 (2)一切商品都可在价值上分为三部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价值构成必须按照新的生产要求进行重新组合,但组合后Ⅰ部类需要与Ⅱ部类进行实物交换的商品在价值总量上应该是相等的。并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类 生产条件 社会生产 大部类生产 消费资料生产 生产资料的生产 马克思 比例关系 生产过程 生产资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积累应从第Ⅱ部类开始吗?——对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探讨中的一个观点的商榷
18
作者 徐桂伦 《党校教学》 1989年第4期25-27,18,共4页
前几年,在总结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积累和消费之间、两大部类之间比例失调的教训,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探讨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规律时,有的文章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两个例式首先确定第Ⅰ部类积累率的做法... 前几年,在总结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积累和消费之间、两大部类之间比例失调的教训,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探讨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规律时,有的文章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两个例式首先确定第Ⅰ部类积累率的做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决定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既然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它的扩大再生产就应该从第Ⅱ部类开始,首先确定第Ⅱ部类的积累,然后再根据实际可能来确定第Ⅰ部类的积累界限。王慎之的《试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 大部类 积累率 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 理论探讨 社会主义积累 有机构成 生产资料生产 比例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大部类生产增长的基本趋势
19
作者 曹阳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5期60-66,共7页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生产增长的基本趋势,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生产资料比消费资料增长更快,也就是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另一种则认为是平行发展,而否认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本文也就这一问题,谈一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一。
关键词 生产资料生产 社会生产大部类 优先增长 基本趋势 生产增长 科学技术革命 消费资料生产 技术进步 马克思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試論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兩大部类之間的分配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世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63年第2期3-11,共9页
(一)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是国民經济中最根本的、帶有战略意义的比例心衔?Ⅰ(V+M)和Ⅱc之間的比例关系,“甚至在純粹共产主义下也有意”。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間的比例正确了,国民經济中其他許多比例,才有可能处理得正确。
关键词 劳动力增长 工业劳动生产 装备水平 增长速度 社会生产大部类 全体劳动者 消费水平 分配比例 国民 劳动生产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