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阶段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宣兆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道德关系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它作为环境意识的核心内容 ,决定着人们的环境行为取向。当前我国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正处于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阶段。为实现我国可... 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道德关系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它作为环境意识的核心内容 ,决定着人们的环境行为取向。当前我国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正处于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阶段。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 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阶段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道德价值观念的进步
2
作者 黄春生 《学术研究》 1988年第1期17-20,共4页
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此,必须实行改革和开放。报告还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巨大的促进,同时... 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此,必须实行改革和开放。报告还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巨大的促进,同时也对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努力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如何引起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更新以及道德价值观念怎样与之相适应的问题,试作一些论述。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道德价值观 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自然经济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资本主义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与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的新发展--“社会与道德价值观教育”中俄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倪素香 张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96,共3页
2016年9月23日,“社会与道德价值观教育”中俄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武汉大学中外德育中心、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人文科学系主办,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协办,共有来自中俄两国的... 2016年9月23日,“社会与道德价值观教育”中俄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武汉大学中外德育中心、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人文科学系主办,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协办,共有来自中俄两国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及期刊志的代表参加。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道德价值与教育研究的古今比较、价值观教育的国别比较研究、社会发展与价值观教育的多学科比较研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专家学者们视角广阔、思路活跃,从儒家传统、俄罗斯哲学到现代思潮,从理论解读到核心建构,从道德教育到价值教育等各个方面展开了比较研究和广泛讨论,其中涉及了哲学、价值哲学、语言学、伦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教育 学术研讨会 道德价值 中俄两国 社会发展 研讨会综述 俄罗斯哲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培育和践行”到“广泛践行”: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逻辑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永和 黄心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21,29,共5页
新发展阶段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稳定的培育模式、多元的培育平台,也带来了市场主体价值观念多元化、精神文化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网络信息技术颠覆传播秩序等严峻的外部风险挑战。... 新发展阶段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稳定的培育模式、多元的培育平台,也带来了市场主体价值观念多元化、精神文化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网络信息技术颠覆传播秩序等严峻的外部风险挑战。全面落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要求,需在巩固好已有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明确重点内容、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泛践行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阶段 三种形态 三大飞跃——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与邓小平的创造性发展
5
作者 余育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7,共8页
科学社会主义,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产党宣言》等代表作撰发算起,至今约150年的历史。前50年左右,侧重于理论斗争,中间50年侧重于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后约50年,在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为巩固政权和开展建设而斗争。这一系列斗争的... 科学社会主义,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产党宣言》等代表作撰发算起,至今约150年的历史。前50年左右,侧重于理论斗争,中间50年侧重于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后约50年,在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为巩固政权和开展建设而斗争。这一系列斗争的实质和核心,是一个其理论及实践的价值——必然性、合理性、科学性和意义的问题,即生存和发展的权力问题。值此世纪交替之际,就这一间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是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价值观 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 解放人民 创造性 三种形态 三大阶段 共产主义 价值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维度下的环境伦理及其价值观创新 被引量:7
6
作者 田文富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现代环境伦理理念作为一种新的伦理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价值和目标上存在着一致性。要立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和特殊国情,继承中... 现代环境伦理理念作为一种新的伦理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价值和目标上存在着一致性。要立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和特殊国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环境伦理的各个流派,实现环境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创新,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环境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伦理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创新及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田文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8-140,共3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代环境伦理的核心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整合各种环境伦理价值的科学合理成分,发挥环境伦理的应用性和实...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代环境伦理的核心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整合各种环境伦理价值的科学合理成分,发挥环境伦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效能,以新型环境伦理价值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发展 环境伦理 价值观 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共同理想道德价值观
8
作者 潘叔明 黄芝晓 +1 位作者 郑卫华 薛东 《东南学术》 CSSCI 1997年第S1期15-21,共7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现代化 共同富裕 为人民服务 价值关系 理想道德 共同道德 共同价值观 价值主体 发展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社会发展价值观的确立
9
作者 万光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40-42,62,共4页
探讨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观底蕴,既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代社会发展价值观思想框架的确立主要有三个方面: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确立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的整体发展价值观;
关键词 发展价值观 社会发展 当代社会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人与自然 自然界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 工业文明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阶段视角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测度、演进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云 廖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172,共13页
农业强国建设要求实现“增长、保供、降碳、减污、扩绿”协同发展,基于社会经济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测算农业绿色发展效率能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的构建提供新视角。据此,该研究基于网络DEA模型对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及两阶段... 农业强国建设要求实现“增长、保供、降碳、减污、扩绿”协同发展,基于社会经济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测算农业绿色发展效率能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的构建提供新视角。据此,该研究基于网络DEA模型对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及两阶段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基本格局、动态演进与空间差异,而后探究农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各类潜在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2005—2021年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及两阶段效率均未达到最佳前沿面,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农业社会经济产出效率总体高于生态环境补偿效率。(2)仅5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及两阶段效率在考察期内达到最佳水平,30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幅度以山东居第一而广西排在最后;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东北地区整体协调水平最优、东部地区其次、西部和中部地区依次排在第三和第四位。(3)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及两阶段效率均处于波动上升态势但演进状态却各不相同,其中农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省际差异程度有所降低,社会经济产出效率的极化现象逐渐减弱,生态环境补偿效率则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4)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及两阶段效率空间差异显著且以缩小趋势为主,其贡献源主要为组间差异。(5)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受到经济、制度、社会和自然等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具体而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不明显但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效率且表现出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农村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虽有助于农业绿色效率提升但各自的空间溢出效应却为负,农业受灾率对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却无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 农业绿色发展效率 社会经济产出效率 生态环境补偿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公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丽萍 丁德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69,共4页
指出公共精神的价值旨归在于公民个体对公共生活领域的公共秩序、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等一系列价值目标的认可与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旨归在于寻求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 指出公共精神的价值旨归在于公民个体对公共生活领域的公共秩序、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等一系列价值目标的认可与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旨归在于寻求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公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两者的契合是内在、具体和多元的,培育公共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的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环境 社会道德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秋光 胡海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6,共5页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是目标和过程的辩证统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课题;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是目标和过程的辩证统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课题;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了促进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规范体系;人是道德的主体,这是人的主体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彰显着作为人的全面发展重要特征的人的道德主体性,它向我们昭示:道德建设要以促进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阶段 人的全面发展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价值观 被引量:6
13
作者 牛月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79,83,共4页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境界。本文就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及如何构建...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境界。本文就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及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论述,从中体现出和谐社会的生态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价值观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经济:一种新的经济价值观 被引量:6
14
作者 龚天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59,共3页
近年来,我国学界日益关注经济伦理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我国,经济伦理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人们关于它的许多结论和看法还存在分歧,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逐步接近"经济伦理真... 近年来,我国学界日益关注经济伦理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我国,经济伦理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人们关于它的许多结论和看法还存在分歧,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逐步接近"经济伦理真理",学科也才能逐步完善。为了深化我国经济伦理研究,推动经济伦理学科建设,本期刊发一组笔谈,七位作者就经济伦理研究从不同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经济伦理研究是一个开放性的新领域,学科建设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本刊欢迎读者关于这方面的确有真知灼见的研究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价值观 道德经济 社会经济发展 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 法律制度 经济秩序 道德规范 才能 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被引量:9
15
作者 万光侠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30,共5页
价值观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万光侠“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概念的形成和推开在国际上是80年代下半期以来的事情,90年代得到中国的重视。目前在国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自然科学技术方... 价值观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万光侠“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概念的形成和推开在国际上是80年代下半期以来的事情,90年代得到中国的重视。目前在国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力量已经先行一步,人文社会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 发展价值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发展 发展 科学技术 人类中心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人与自然关系 道德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60年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探要 被引量:7
16
作者 邱仁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4-30,共7页
价值观念来源于价值意识又高于价值意识,它是价值意识经验形态的理论化提升。价值观念的外部冲突与内部冲突是促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的两种基本模式。新中国60年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经历了初始、探索、拓展三个阶段,这一变迁历史启... 价值观念来源于价值意识又高于价值意识,它是价值意识经验形态的理论化提升。价值观念的外部冲突与内部冲突是促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的两种基本模式。新中国60年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经历了初始、探索、拓展三个阶段,这一变迁历史启示我们: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就必须使党的核心价值观念不断创新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与社会多元价值观念之间的共生关系;必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核心价值观 新中国60年 价值冲突 阶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发展状况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梁旭光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84-89,共6页
我国妇女发展的优越社会环境是令世界妇女所钦羡的。但是,由于我国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妇女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深刻影响。因此,尽管建国以来我国妇女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劳动就业、文教科技还是参政... 我国妇女发展的优越社会环境是令世界妇女所钦羡的。但是,由于我国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妇女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深刻影响。因此,尽管建国以来我国妇女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劳动就业、文教科技还是参政方面,妇女发展状况都是良好的,但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妇女整体文化素质还偏低,就业比例和职业层次还相对偏低,妇女的参政意识和参政比例还不够高。这种状况,离马克思主义男女共同发展观的距离还较大,更无法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以平等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经济对妇女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发展问题,不仅是妇女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 女性领导 主体意识 传统观 妇女回家论 社会环境 整体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亲社会道德推理发展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志芳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8X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发展水平 道德推理 小学生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社会发展 道德心理 柯尔伯格 道德判断 阶段理论 代表人物 皮亚杰 研究者 两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学风建设的重要关系研究——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学风建设研究》
19
作者 杨建华 陈新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I0013-I0013,共1页
师德和学风建设是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重要道德规范,当前有不少大学因师德和学风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人们的舆论思考,但学术界对师德建设的研究重视不高,很少有专门的书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方向下进行研究。教育学者杨... 师德和学风建设是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重要道德规范,当前有不少大学因师德和学风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人们的舆论思考,但学术界对师德建设的研究重视不高,很少有专门的书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方向下进行研究。教育学者杨俊一、吴强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学风建设研究》是一本学术论文集,该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该书作者将近几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徳、学风的论文进行梳理和整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论述师徳、学风建设等一些重要问题,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徳、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师德建设 学术论文集 学风建设 学风问题 校园环境 梳理和整合 道德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社会机制
20
作者 王小锡 《江苏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25-27,37,共4页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提供了客观的社会基础和条件。不过,这对于实现道德建设的目标来说仅仅是一种可能,要使可能变为现实,必须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努力提高整个民族文化水平,并创造一个优越的文化氛围,...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提供了客观的社会基础和条件。不过,这对于实现道德建设的目标来说仅仅是一种可能,要使可能变为现实,必须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努力提高整个民族文化水平,并创造一个优越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安定向上的社会环境,要加强改革和开放,加强法纪教育等等,以促使道德主体的道德文化认知程度的加强,促进道德建设目标的完美实现。(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依赖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和道德主体对道德文化的认知程度的加强。马克思曾经指出“良心是由人的全部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道德文化 认知程度 道德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公有制 道德主体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生活环境 文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