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经济地位代际流动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基于社会流动感知的再讨论
1
作者 李晓宇 白春玲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4-707,共4页
目的:了解社会经济地位代际流动感知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完善健康促进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7、2018和2021年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和... 目的:了解社会经济地位代际流动感知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完善健康促进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7、2018和2021年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对社会流动感知的健康效应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对于社会经济地位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观感知提高了身体健康良好与心理健康良好的概率,OR值分别为1.323、1.292(P<0.001),向下流动感知则对身心健康状况有显著的负向影响,OR值分别为0.610、0.642(P<0.001)。结合PSM方法纠正选择性偏误,结论依然成立。结论:代际社会流动感知是个人健康结果的有力预测因素。促进社会流动不仅是提升社会公平的现实需要,也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重要助力,因而,有必要进一步畅通向上流动通道,同时注重引导社会成员客观理性看待社会流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流动 身心健康 社会流动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流动感知和预期如何影响居民幸福感?——公共服务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和社会公平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6
2
作者 陈丽君 胡晓慧 顾昕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8-170,199,200,共25页
民众幸福感的提升,不仅源于经济流动(即相对收入的提高),还源于社会流动(即社会地位的改善)。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社会流动感知和预期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流动感知和社会流动... 民众幸福感的提升,不仅源于经济流动(即相对收入的提高),还源于社会流动(即社会地位的改善)。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社会流动感知和预期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流动感知和社会流动预期均对居民幸福感存在正向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在社会流动预期与幸福感之间具有遮掩效应,在社会流动感知与居民幸福感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社会公平感在社会流动感知与幸福感之间、社会流动预期与幸福感之间、社会流动预期与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均发挥着调节作用。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社会流动感知和预期对幸福感的作用机制,还具有新的公共政策价值,即社会政策的目标定位可从弱势群体向非弱势群体拓展,回应社会流动高预期人群对公共服务治理(尤其是公平性)的关切,从而带来提升民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幸福感 社会流动感知 社会流动预期 社会公平感 公共服务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流动与政治信任 基于CGSS2006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盛智明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59,共25页
本文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流动对民众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民众提供了大量向上流动的机会,并给他们带来改善生活的希望。人们所经历的向上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本文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流动对民众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民众提供了大量向上流动的机会,并给他们带来改善生活的希望。人们所经历的向上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以及对向上流动的感知与预期都显著增强了他们的政治信任。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发展为人们带来的向上流动的经历与期望有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任 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 感知社会流动 预期的社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