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安全与网络社会法律治理:空间、战略、权利、能力——第五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31
1
作者 马民虎 张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2-97,共6页
阐述了学者们在"第五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期间,围绕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基本问题所展开的探讨;认为网络信息安全法制建设需要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兼顾具体国情,厘清网络空间的主要威胁与法制建设中的主要矛盾,... 阐述了学者们在"第五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期间,围绕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基本问题所展开的探讨;认为网络信息安全法制建设需要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兼顾具体国情,厘清网络空间的主要威胁与法制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全面建构中国网络社会治理的实体与程序性法律框架;强调应重视新技术应用背景下的隐私与数据安全问题,并强化企业信息安全治理责任,发挥其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社会法律治理 数据与隐私保护 企业信息安全治理 电子取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商人对《破产律》的批评看清末的社会法律环境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雪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6,共7页
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破产律》受到各地商人的批评与反对,不久该《破产律》被废止。从这些批评意见入手,分析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政府的立法意图、传统商业习惯、商民的法律意识程度及执法情况等所营造出的社会法律环境,说明社会法律... 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破产律》受到各地商人的批评与反对,不久该《破产律》被废止。从这些批评意见入手,分析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政府的立法意图、传统商业习惯、商民的法律意识程度及执法情况等所营造出的社会法律环境,说明社会法律环境的不健全,制约着近代商法的贯彻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律》 清末 社会法律环境 商业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关系——一种新型的社会法律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孔繁军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11期16-18,共3页
近些年来 ,医患关系已成为医疗卫生战线广泛关注的问题。 2 0 0 2年 10月 18日至 19日 ,在上海举行了上海市第九届医学伦理学年会暨中美医患关系研讨会。本刊除在前面发表了中美几位学者在会议上所作的专题报告外 ,同时征得作者的同意 ... 近些年来 ,医患关系已成为医疗卫生战线广泛关注的问题。 2 0 0 2年 10月 18日至 19日 ,在上海举行了上海市第九届医学伦理学年会暨中美医患关系研讨会。本刊除在前面发表了中美几位学者在会议上所作的专题报告外 ,同时征得作者的同意 ,刊载以下 5篇发言 ,供大家研究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社会 社会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法律监督者——和谐社会构建中我国律师的基本定位 被引量:2
4
作者 韦群林 林莉华 《法治研究》 2007年第7期71-77,共7页
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其法治至上、权利优位的基本价值取向入手,并从和谐社会以权利保障为目标、权力应受权利监督、社会和谐实际上是良法秩序的实现这些基本理念出发,通过研究律师的法律性、社会性、权利性、独立性、监督性等特点,... 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其法治至上、权利优位的基本价值取向入手,并从和谐社会以权利保障为目标、权力应受权利监督、社会和谐实际上是良法秩序的实现这些基本理念出发,通过研究律师的法律性、社会性、权利性、独立性、监督性等特点,扬弃“一般监督”理论,不难发现,律师应当是现代社会中一支独特的法治力量,是正确表达权利、制衡权力滥用的社会法律监督者,这也是和谐社会构建中我国律师应有的基本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法律监督者 律师 和谐社会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与伊斯兰社会法律制度 被引量:1
5
作者 龚俭青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89年第4期32-34,共3页
当今,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区,穆斯林妇女的地位比较低下。她们几乎与世隔绝,被剥夺了一切人权。一些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们便将原因归咎于伊斯兰教。事实恰恰相反,伊斯兰教是要把处于人类社会最底层的妇女解放出来,并赋予她们独立的人格与... 当今,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区,穆斯林妇女的地位比较低下。她们几乎与世隔绝,被剥夺了一切人权。一些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们便将原因归咎于伊斯兰教。事实恰恰相反,伊斯兰教是要把处于人类社会最底层的妇女解放出来,并赋予她们独立的人格与受人尊敬的地位。不幸的是,在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真理被误解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兰经》 妇女解放 社会法律 最底层 人类社会 天课 拜功 信奉伊斯兰教 妇女地位 事实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优化——基于协商性法律社会化展开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平 张轩铭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1,共12页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所蕴藏的犯罪控制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以促进个体价值观与规范价值契合为本质的协商性法律社会化,能够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优化提供方向性指引。既存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在程序和实体上均难以...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所蕴藏的犯罪控制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以促进个体价值观与规范价值契合为本质的协商性法律社会化,能够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优化提供方向性指引。既存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在程序和实体上均难以达成规范价值内化的旨趣,应当根据协商性法律社会化的要求进行程序与实体两个维度的整饬。在程序上,刑事司法与分级处遇在转处后的贯通上仍应围绕行政主体决定模式进行建构,并强化罪错未成年人进入至转出专门学校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保障。在实体上,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必须认真对待保护处分的功能异化现象。宜通过措施专业化与监督机制化增强限制自由型保护处分的效能,并在实质性制裁额度下构建动态处理惩罚与保护处分并合适用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 分级处遇 法律社会 专门矫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教授荣根先生主讲《中国古代社会法律史研究》读后感
7
作者 林咏荣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8-,72,共2页
俞教授荣根先生主讲《中国古代社会法律史研究》读后感(台)东吴大学法学院研究教授林咏荣俞教授荣根先生这一篇大作,分为回顾、成就及展望三大部分,纲举目张,叙述甚有条理,内容甚为丰富,不佞细读之后,颇多心得,狭益不少,尤其... 俞教授荣根先生主讲《中国古代社会法律史研究》读后感(台)东吴大学法学院研究教授林咏荣俞教授荣根先生这一篇大作,分为回顾、成就及展望三大部分,纲举目张,叙述甚有条理,内容甚为丰富,不佞细读之后,颇多心得,狭益不少,尤其是关于近20年来,大陆方面对于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中国古代社会 中国法律 法律文化 东吴大学 《中国法制史》 《睡虎地秦墓竹简》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研究方法 读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子老龄社会生育保障法律制度的审视和重构
8
作者 曹薇薇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9,共16页
生育率持续走低和人口负增长促使人口政策转向鼓励和支持,仅靠人口政策的放开无法达到减轻养育压力、提高生育意愿、优化人口结构的目的,鼓励生育型政策的顺利实施还需要有效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支持。生育保障法律制度承载权益保护、生... 生育率持续走低和人口负增长促使人口政策转向鼓励和支持,仅靠人口政策的放开无法达到减轻养育压力、提高生育意愿、优化人口结构的目的,鼓励生育型政策的顺利实施还需要有效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支持。生育保障法律制度承载权益保护、生育支持、特需救助、歧视消除等多重功能,需要在法律文本之间形成逻辑协调的体系,并与人口政策和社会保障整体构建理念相匹配,才能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当前我国生育保障法律制度形成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期,存在价值理念与现行人口政策冲突、立法体系性弱、规定零散、措施单一、兜底功能缺失等诸多弊端。需以“社会公平”理论为标尺,从价值导向、立法体系、内容设置等三方面重塑生育保障法律制度之“形”和“神”,以健全生育保障法律制度中在奖励、优待、补助、救济、扶助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为生育支持体系的构建提供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保障 人口政策 养育成本 生育意愿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林行规:清末民国职业法律人的养成与司法实践
9
作者 邱志红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8,共12页
在法律实证分析与研究已成为法律史研究潮流的今天,从基层档案和法律实践出发的研究路径愈来愈引起研究者的提倡与重视。考察民国时期律师职业的法律实践及意义,律师公会档案尤其是律师事务所档案,无疑是最有价值的核心材料。目前学界... 在法律实证分析与研究已成为法律史研究潮流的今天,从基层档案和法律实践出发的研究路径愈来愈引起研究者的提倡与重视。考察民国时期律师职业的法律实践及意义,律师公会档案尤其是律师事务所档案,无疑是最有价值的核心材料。目前学界对上海、北京等地律师公会档案材料多有利用,创获显著,唯律师事务所类档案或开放程度不够,或零散不成系统,或湮灭、缺失,学者所充分利用者有限。本文将以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藏“林行规法律事务所档案”(1924—1937年)原始卷宗为主要研究材料,同时结合日记、档案、报刊等史料,详细考订这位民国时期活跃于法律界和律师界的重要法律人的职业养成,并通过爬梳林行规(1883年2月2日—1944年6月11日)在其律师执业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案卷记录,呈现其参与法律实践时的工作方式、内容以及交游网络,进而揭示民国律师与政治、社会、法制文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行规 律师职业 法律实践 近代中国法律社会 法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明清时期傣族社会等级法律制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97,共4页
等级法律制度是元明清时期傣族社会重要的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身份等级制度、宗教等级制度、性别等级制度和经济等级制度,这些等级制度尽管不一定合理,但是它规范着傣族社会成员的各种社会生活。在元明清时期,傣族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和... 等级法律制度是元明清时期傣族社会重要的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身份等级制度、宗教等级制度、性别等级制度和经济等级制度,这些等级制度尽管不一定合理,但是它规范着傣族社会成员的各种社会生活。在元明清时期,傣族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社会机制和历史阶段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傣族社会等级制度更是一种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精神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 傣族 社会法律等级制度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路径选择——以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为基础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平达 韩学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农村土地流转对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缺位,国家还没有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为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提供一个强有力地保障,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活... 农村土地流转对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缺位,国家还没有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为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提供一个强有力地保障,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活跃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拉动内需,构建和谐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向公平分配之路——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的政府责任 被引量:9
12
作者 符启林 周慧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0-135,共6页
对拥有强大力量和极高权威的政府而言,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是责无旁贷的,这也是各国建立、发展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宗旨所在。综观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法,其中政府责任主要历经了政府全面干预、政府责任削... 对拥有强大力量和极高权威的政府而言,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是责无旁贷的,这也是各国建立、发展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宗旨所在。综观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法,其中政府责任主要历经了政府全面干预、政府责任削弱、政府责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三个阶段的演变。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也在改革当中,现实中政府面临着重重的责任困境。为达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目的,需要努力推进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厘清并重构政府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责任 公平分配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与社会断裂的法律修复路径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全兴 汪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50,共14页
经济与社会的断裂,发生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有政策目标、市场化、消费结构、国际竞争、政治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运用法律手段修复这种断裂,应当遵循法律社会化的路径。法律社会化包括公法与私法融合、社会本位... 经济与社会的断裂,发生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有政策目标、市场化、消费结构、国际竞争、政治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运用法律手段修复这种断裂,应当遵循法律社会化的路径。法律社会化包括公法与私法融合、社会本位、政府与市场互动等内涵,其外延包括公法、私法的社会化,第三法域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程序法的社会化。其中,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功能组合对于修复这种断裂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社会 断裂 法律修复 法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基本原理释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建宗 董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45,共10页
1978年以来的全方位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变迁与转型,中国也开始了被称为"中国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法治实践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法... 1978年以来的全方位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变迁与转型,中国也开始了被称为"中国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法治实践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法律体系,从而也就内在地蕴涵了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境况即中国国情直接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基本原理。在宏观上,这一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当代最新成果为思想指导的法律概念论、法律渊源论、法律价值论、法律责任论、法律运行论和法律发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理表达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将法律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方式的政治智慧,是其对自身执政合法性的合乎文明发展基本规律的一种高度自觉的自我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基本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的环境法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余耀军 高利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在对环境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的盲目崇信下 ,大量的环境法律法规应运而生 ,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在于现有立法与社会现实的严重脱节。为此 ,必须引入法律社会学的分析方法 ,以求对当今环境立法的超前和滞后两种弊端以理论因应 ,遏制... 在对环境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的盲目崇信下 ,大量的环境法律法规应运而生 ,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在于现有立法与社会现实的严重脱节。为此 ,必须引入法律社会学的分析方法 ,以求对当今环境立法的超前和滞后两种弊端以理论因应 ,遏制环境法的流动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社会 环境法 流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法律与社会运动”的兴起与批判——兼议中国社科法学的未来走向 被引量:41
16
作者 刘思达 《交大法学》 2016年第1期20-33,共14页
19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法律与社会运动"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为当代西方法律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也暴露出了一些固有的问题和缺陷。本文通过追溯美国法律与社会运动从"差距研究"... 19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法律与社会运动"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为当代西方法律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也暴露出了一些固有的问题和缺陷。本文通过追溯美国法律与社会运动从"差距研究"到"文化转向"的发展史,以权力/不平等范式的兴起为主线,对这一法律社会学重要学术传统的基本理论立场、意识形态倾向与社会文化语境进行论述、批判和反思。文章的结语部分以此为鉴,对中国社科法学的未来走向提出几点评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社会 社科法学 法律社会运动 差距研究 文化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社会住房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川宁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4,共6页
德国社会住房法律制度是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贯彻德国《基本法》规定的社会国原则的重要体现。目前德国的社会住房的法律渊源主要是以联邦层级的《住房资助法》和《住房限定法》为主,并辅之以有关的条例。在法律关... 德国社会住房法律制度是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贯彻德国《基本法》规定的社会国原则的重要体现。目前德国的社会住房的法律渊源主要是以联邦层级的《住房资助法》和《住房限定法》为主,并辅之以有关的条例。在法律关系上体现了主管机关、资助接受人和住房权利人的三方关系,并通过目的限定和价格限定制度予以保障资助目的的实现,在不取消私法自治和私有财产权的条件下完成必要的社会安全保障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社会住房法律 目的限定 分配限定 住房权利证书 价格限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地方立法创新 被引量:24
18
作者 吴天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共8页
地方立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在地方事务管理中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地方立法创新的方式和内容应作相应的调整,先行性立法的创新空间受到挤压,实施性立法、自主性立法的创新大有可为。地方立... 地方立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在地方事务管理中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地方立法创新的方式和内容应作相应的调整,先行性立法的创新空间受到挤压,实施性立法、自主性立法的创新大有可为。地方立法创新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生长点,地方立法应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突出内容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立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法律体系之构建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共4页
城乡一体化既是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全民化的普遍趋势,也是松动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就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模式选择而言,剩余模式与机制模式的选择、立法模式的确立决定着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基调、走向以及架构的立法... 城乡一体化既是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全民化的普遍趋势,也是松动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就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模式选择而言,剩余模式与机制模式的选择、立法模式的确立决定着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基调、走向以及架构的立法技术。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法律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宏观规划与现实选择两个层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模式选择 城乡一体化 城乡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对中国的借鉴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俏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社会保障立法实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其项目齐全、内容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所确立的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大、失业率...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社会保障立法实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其项目齐全、内容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所确立的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大、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等问题。借鉴德国经验,中国应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应以立法为保障,尤其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树立社会保障权的理念;同时应注意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城乡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