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 被引量:98
1
作者 顾昕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64-70,共7页
在过去 2 0多年间 ,大量新型社团涌现 ,众多官办社团也开始培育其自主性。在教育与学术、工商管理、文化娱乐和专业人士领域 ,社团的发展更加迅速。社团空间的监管体系具有强烈的国家法团主义特征 ,高度强调国家的控制 ,同时在社团的唯... 在过去 2 0多年间 ,大量新型社团涌现 ,众多官办社团也开始培育其自主性。在教育与学术、工商管理、文化娱乐和专业人士领域 ,社团的发展更加迅速。社团空间的监管体系具有强烈的国家法团主义特征 ,高度强调国家的控制 ,同时在社团的唯一性、代表性、垄断性等方面 ,施加严格限制。推进公民社会发展之道在于打破国家与社会零和博弈的陈腐观念 ,代之以国家与社会相互增权的新理念。国家发挥能促性角色 ,走向社会法团主义 ,推进民间组织在社会公益领域中发展 ,反过来可以有效增强国家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促型国家 主义 国家法主义 社会法团主义 公民社会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建构:法团主义的维度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力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0,共5页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是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团主义作为一种建立在功能性团体基础上的利益代表和协调体系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建构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中国当前虽然具有国家法团主义的显著特征,但是随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是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团主义作为一种建立在功能性团体基础上的利益代表和协调体系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建构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中国当前虽然具有国家法团主义的显著特征,但是随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的组织化水平和社会团体的自治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实现从国家法团主义向社会法团主义的过渡是值得期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 国家与社会关系 国家法主义 社会法团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