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五五”时期以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1
作者 朱浩 陈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8,共12页
老龄社会治理将人口老龄化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叙事,是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系统治理方案。作为老龄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注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而且更加关注养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种广义理解使其... 老龄社会治理将人口老龄化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叙事,是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系统治理方案。作为老龄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注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而且更加关注养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种广义理解使其与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的人本主义价值目标导向、资源配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及技术治理特质,要求持续强化供给侧驱动、需求驱动、政策和技术驱动,以需求满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且实现制度与技术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对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系统支撑。基于二者内涵廓清和逻辑关联,分析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供给结构性失衡导致内生动力不足,需求未充分激发和满足导致“行动-目标”堕距及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难以转化为治理效能。面向“十五五”,要立足中国自身禀赋优势和老年人需求特征,从发挥政府“元治理”作用、满足和激发老年人需求、加强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等方面不断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现代化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以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而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养老服务 高质量发展 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 美好生活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兆东 李宇博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86,共6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治理成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目标。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中也发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治理成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目标。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家审计为何能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以及社会治理所涉及的国家审计业务,构建审计业务协同机制,并提出明确协同机制、提升协同效率以及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等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社会治理现代化 审计协同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维度与科学体系
3
作者 余少祥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0,共10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了专门部署,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它立足于“两个结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治理、社会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了专门部署,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它立足于“两个结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治理、社会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其治理重心在基层,治理目标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实现民生保障和共同富裕。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是,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以城市社区、乡村为着力点和方向,综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治理现代化 理论维度 科学体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演变脉络与优化路径
4
作者 吴春宝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5,共14页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涵盖了乡村治理和城市基层治理等内容。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涵盖了乡村治理和城市基层治理等内容。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对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深远影响。从历史实践来看,城乡关系调整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内涵意蕴与形态表征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逐步由二元分割过渡到融合发展,经历了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三个阶段。与之相对应,基层社会治理形态也呈现出从“多元分化”到“有限整合”再到“一体融合”的转型轨迹。就内在逻辑而言,立足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条件,通过要素流动、空间融合和技术赋能三者的共同作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夯实、格局优化与效能提升,进而促进基层社会稳定且充满活力,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基于此,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应从城乡基层党建融合、城乡治理单元统筹、城乡治理体制机制衔接以及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系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演变脉络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5
作者 张宁婧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65-68,共4页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的主动回应,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陷入了多元主体协同效应不明显、机制创新和治理活力不足、群众...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的主动回应,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陷入了多元主体协同效应不明显、机制创新和治理活力不足、群众整体素质和自治意识薄弱的困境,提出要完善“一核多元”的协同互动体制、创新基于大数据赋能的社会治理模式、培植基层治理的社会文化土壤,增强基层自我治理的保障等跳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困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需要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德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5,共11页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治理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要求的社会治理新道路。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公民、社会、政府各美其美、良性互动的中国之...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治理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要求的社会治理新道路。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公民、社会、政府各美其美、良性互动的中国之治的美好图景。然而,受制于新的社会矛盾、治理风险的增大等直接和潜在因素影响,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亟需进一步加快制度化、体系化建构。为此,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机制、变革治理方式等打造面向未来、行之有效的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新道路,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 社会治理现代化 制度需要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以社会治理现代化驱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彭灵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促进共同富裕是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具备必要的社会支撑,而社会治理现代化则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支撑。这是因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同时... 促进共同富裕是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具备必要的社会支撑,而社会治理现代化则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支撑。这是因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同时社会治理现代化也为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提供更多“社会手段”。这就拓宽和筑牢了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有力推动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 共同富裕 社会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希晖 吕林 邢祥娟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8-114,共7页
市域社会治理是衔接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枢纽。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国家审计通过鉴证、评价、揭示、问责、整改、公开、建议、预警八项机制,协同发挥“经济体检”作... 市域社会治理是衔接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枢纽。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国家审计通过鉴证、评价、揭示、问责、整改、公开、建议、预警八项机制,协同发挥“经济体检”作用,可以维护民主法治、防范治理风险,影响治理体制现代化、治理工作布局现代化、治理方式现代化这三个子层面,进而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的水平与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用机制 作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1
9
作者 韦鸿 符月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247-249,252,共4页
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手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矛盾纠纷日趋错杂,这对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乡村社会治理面临人口资源不足... 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手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矛盾纠纷日趋错杂,这对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乡村社会治理面临人口资源不足,农村自治能力较弱,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化的多元价值观念有碰撞与冲突等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党的领导下完善乡村治理的各项制度机制,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以多种方式引回乡村人才,重塑乡村文化价值理念从而振兴乡村文化等路径,能有效规避乡村社会治理的难题并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从而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巩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武生 《村委主任》 2024年第7期133-135,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亟须进一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章深入分析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以期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社会 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 执政基础 农村社会发展 社会治理现代化 基层社会治理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热点及展望
11
作者 王守强 冉鑫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市域社会治理”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软件,对目前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研究热点包括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政治引领...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市域社会治理”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软件,对目前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研究热点包括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政治引领、参与主体、法治保障和智能化。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化理论研究,加强跨界交流和丰富研究方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CITESPACE 热点及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11
12
作者 陈成文 陈静 陈建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50,I0003,共11页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积极探索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蕴含与实践路径,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中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市域社...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积极探索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蕴含与实践路径,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中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种以设区的城市区域为空间范围,以党委、政府、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公民为社会治理主体,以党建、法律、道德、心理、科技、民规民约为社会治理手段,以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点内容,以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行动目标,以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制度目标的整体性社会发展过程。在实践层面上,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就必须践行市域社会治理的理念、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就必须践行"铸魂""民本""协同""融合""服务""创新"六大理念。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一建五治",坚持党建引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心治与智治并举。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提升风险防控、舆论导控、群众工作、破解难题、资源整合、信息处理等六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自治 法治 德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现代化:内涵、问题与出路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华杰 薛忠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2,共6页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升级,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增强社会活力的必然选择。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应该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科学化、治理过程法治化和治理机制规范化四...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升级,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增强社会活力的必然选择。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应该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科学化、治理过程法治化和治理机制规范化四个方面。社会转型期我国面临社会力量相对弱小、治理成本居高不下、社会失范行为剧增、社会认同和共识较为缺乏、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足等问题。鉴于此,必须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壮大社会力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规制社会行为,重构社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步伐,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利益问题。只有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确保完成"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全面深化社会改革任务,从而以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会建设 现存问题 现实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被引量:19
14
作者 林义 刘斌 刘耘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111,共9页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风险呈现新特征,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家层面对社会治理以及社会风险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社会...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风险呈现新特征,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家层面对社会治理以及社会风险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社会保障服务的预期和要求也更加多元。论文从面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基于社会治理协同理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制度框架。强调突出整体治理的思路,优化资源配置,拓展社会保障的制度空间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综合保障功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加快构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社会治理现代化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演进逻辑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政策设计:着眼“十三五”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宜勇 曾志敏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111,共14页
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子系统,中国社会治理在"十三五"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常态条件下通过全面的社会治理创新来实现社会系统的现代化改造,从而内在地支撑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以及增强国家现... 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子系统,中国社会治理在"十三五"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常态条件下通过全面的社会治理创新来实现社会系统的现代化改造,从而内在地支撑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以及增强国家现代治理能力。中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而是在社会体制与社会建设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是一个亟需认真对待的复杂性治理问题,并不能期待一蹴而就,具体体制机制设计需要在顶层设计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中不断探索、改革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会治理机制 国家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阻碍因素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建春 刘锋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7-41,共5页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升级。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意蕴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科学化、治理过程法治化和治理机制规范化。当前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着治理成本居高...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升级。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意蕴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科学化、治理过程法治化和治理机制规范化。当前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着治理成本居高不下、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共识较为缺乏、社会失范行为剧增等问题。鉴于此,我国政府必须健全社会治理机制,完善社会治理方略,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壮大社会力量;通过机制的完善重构社会认同,寻求利益平衡,凝聚社会共识;构建道德、法律、机制"三位一体"的社会控制系统,规制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 内在意蕴 阻碍因素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工会的职责使命、组织变革与经验启示——基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升 高健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2-60,共9页
国家政策导向和经济社会结构性变迁共同塑造了工会在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使命担当和职责定位。工会作为劳工领域内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中间人,具有广大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党和政府治理社会的代理人、公共服务的多元提供者、社... 国家政策导向和经济社会结构性变迁共同塑造了工会在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使命担当和职责定位。工会作为劳工领域内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中间人,具有广大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党和政府治理社会的代理人、公共服务的多元提供者、社会参与力量的引导者等多重角色使命。从这四重角色使命出发,工会应当从化解社会矛盾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共享性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以强化党对社会治理的掌控力、优化服务供给以推动社会事业的协同共建、整合社会力量以组织社会治理的多元互动、引导有序参与以推动基层治理的民主法治化等方面把握职责定位。面对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及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历史进程,许多地方工会对组织体系和运行模式进行突破性改革,初步实现了工会工作的三重转型,推动传统劳工治理范式向社会治理范式迈进。在之后更大范围的改革实践中,工会要在“服务为外延、组织为内核”的框架下对现有改革经验批判继承,加强组织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工作的社会化拓展和治理主体的网络化互动。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会工作的相关法规制度,为巩固和深化工会改革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共建共治共享 工会 治理共同体 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建设:转型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路径 被引量:27
18
作者 唐皇凤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7,共6页
法治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基本政治价值,既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现代社会秩序的基础性保障力量。法治建设有利于社会规范体系的价值内化,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是决定其... 法治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基本政治价值,既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现代社会秩序的基础性保障力量。法治建设有利于社会规范体系的价值内化,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是决定其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变量。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法治中国建设既是撬动社会治理创新最有力的杠杆,也是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愿景目标和战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秩序 社会治理现代化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0
19
作者 谢小芹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4,共9页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县域是链接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的关键环节,县域治理在国家社会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郡县治,天下安"的传...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县域是链接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的关键环节,县域治理在国家社会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郡县治,天下安"的传统命题遭遇解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命题的提出恰逢其时。当前社会治理中市域逐渐替代县域,成为中央和地方的"链接链"和"稳固带",市域社会治理在领域治理、跨域治理的基础上实现了统筹治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始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城市大脑"。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思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可以在理念、目标、机制和手段等层面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构建出一幅"村(社区)域-镇(乡、街道)域—县域—市域—省域—国家域"的迭代治理谱系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韧性治理 社会矛盾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现代化:从政治叙事转向生活实践 被引量:25
20
作者 赵孟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122,共6页
社会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已经借助于政治叙事获得了合法性,但这种合法性仍然停留在意识形态阶段,而提出社会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本意是要解决当下中国社会领域的各种现实问题,因此必须通过生活实践本身来确立其现实合法性,这就要求... 社会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已经借助于政治叙事获得了合法性,但这种合法性仍然停留在意识形态阶段,而提出社会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本意是要解决当下中国社会领域的各种现实问题,因此必须通过生活实践本身来确立其现实合法性,这就要求社会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从政治叙事转向生活实践。转向生活实践的关键路径是区别与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有别的中间设计:以"善治"为导向的治理机制,这一治理机制包括四个基本成份,即政府理性主导机制、合法化的委托—代理机制、有限责任分担机制和可持续合作动力机制。生活实践的"善治"实现就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完成,其主要标志就是理性化的治理主体关系结构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会治理机制 政治叙事 生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