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崇德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1-721,共1页
各位领导,各位学术界的同仁,大家好!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举办了这次“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高端学术论坛。首先让我对邀请我参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这次论坛的意义重大。我已经看到了给我发来的论... 各位领导,各位学术界的同仁,大家好!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举办了这次“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高端学术论坛。首先让我对邀请我参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这次论坛的意义重大。我已经看到了给我发来的论坛议程,为了不重复起见,我想谈谈社会治理后的心理建设问题。我认为社会治理和心理服务可以上升到社会文明素养建设层面上来。因此,我想从做好各类人群心理建设的过程中,将提高国民的多方面文明素养看作社会治理体系中心理建设的根本性任务这一点,来谈今天论坛的意义。为什么需要把提高国民文明素养列入我的致辞内容,不完全因为我近期参加这项国家工程,更是由于我看到社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包括这次抗疫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理和改革,就需要新的东西来填补,需要提升根本性的心理建设的任务,那就是国民的社会文明素养的提高。今天,国民文明素养提高也应该看成是新冠疫情后社会治理体系中心理建设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坛 文明素养 社会治理体系 中国社会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会 华中师范大学 高峰论坛 关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必要举措
2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0,共1页
完善社会治理理念,实现良法与善治相结合。善治是法治的目标,法治是实现善治的保障。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制定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要求、反映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良法,坚持依法治国、... 完善社会治理理念,实现良法与善治相结合。善治是法治的目标,法治是实现善治的保障。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制定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要求、反映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良法,坚持依法治国、依规办事,打破潜规则,营造新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创新 依法治国 刚性约束 法律法规 利益要求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瓮安推进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3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6-28,共3页
2008年,瓮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6·28”群体性事件,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六年来,我们深刻吸取教训,始终坚持“不忘教训、牢记宗旨、执政为民”的理念,坚定走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科学发展之路,把中央精神... 2008年,瓮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6·28”群体性事件,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六年来,我们深刻吸取教训,始终坚持“不忘教训、牢记宗旨、执政为民”的理念,坚定走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科学发展之路,把中央精神和瓮安实际结合起来,从微观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5531”(增强“五位一体”的功能,搞好“五种力量”的整合,满足“三个层面”的需求,贯彻“一条红线”)治理模式,推动瓮安实现了由乱到治再到大发展的深刻变化,掀开了瓮安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现代化建设 治理能力 瓮安 实践探索 县域 “五位一体” 200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各省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4
作者 方怡晖 《小康》 2020年第5期36-37,共2页
1月,全国进入地方“两会时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地发展均有亮点,而随着中国特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党建引领,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是执政理念,也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把... 1月,全国进入地方“两会时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地发展均有亮点,而随着中国特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党建引领,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是执政理念,也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小康》记者发现,各地均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政府工作报告 党的建设 治理能力 社会治理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民生福祉 新的历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雨花区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彰显社区社会组织基础作用
5
作者 萧南 李晓红(摄影) 《中国社会组织》 2019年第9期44-46,共3页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对培育发展社会组织进行了专门论述。在省、市政府及上...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对培育发展社会组织进行了专门论述。在省、市政府及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委、区政府在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上,大胆决策,积极作为,要求区民政部门大胆尝试,要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雨花社会组织新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长沙市雨花区 社区治理 现代化 组织基础 社区社会组织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治理体系中的社会组织发展——新条例解读
6
作者 朱晓红 《中国社会组织》 2016年第12期12-14,共3页
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壮大融入于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进程中。社会组织发展有两个支撑力量,一是来自政府的行政体系的力量,一是来自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 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壮大融入于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进程中。社会组织发展有两个支撑力量,一是来自政府的行政体系的力量,一是来自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从组织特点看,基金会主要依靠社会捐赠运行,社会服务机构主要依靠非国有资产举办,主要支撑应该来自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组织 现代 解读 社会治理主体 社会力量 社会服务机构 非国有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治理中社会工作如何发力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洋 梁俊豪 蒋帷炬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农村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服务形式,社会工作服务于农村居民,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思考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方式,分析社会工作... 农村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服务形式,社会工作服务于农村居民,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思考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方式,分析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旨在通过社会工作参与提高农村社区的自治能力,发挥农村社区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的规划,促进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社会工作参与农村治理提供借鉴,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体系 社区可持续发展 农村社区组织 农村社区治理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居民 农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锁怀远县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密码
8
作者 苗慧慧 《村委主任》 2024年第6期103-105,共3页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水平,文章以怀远县的基层社会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村民、驻村调研等方式,收集怀远县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和社会治理能力提高等方面的相关材料,对以怀远县为例的皖北农业县城的社会治理体系和...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水平,文章以怀远县的基层社会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村民、驻村调研等方式,收集怀远县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和社会治理能力提高等方面的相关材料,对以怀远县为例的皖北农业县城的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方式 整体水平 社会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 基层社会治理 怀远县 治理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社区治理
9
作者 周梦佳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0期134-136,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构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然而农村管理体系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治理主体不健全、村民参与度低、自治能力有限等。坚实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构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然而农村管理体系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治理主体不健全、村民参与度低、自治能力有限等。坚实保障有效的治理对乡村振兴的成功至关重要,它依赖于强大的党组织领导力和高度民主的村民自治。这意味着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中,对农村社区治理路径我们需要进行深刻反思和重新定位,以精细化的治理方式,打造充满活力、和谐共处的新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社会治理体系 高度民主 农村社区治理 精细化 管理体系 治理方式 和谐共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抗疫治理中的专业优势 被引量:8
10
作者 关信平 《社会工作》 CSSCI 2020年第1期8-11,共4页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严峻考验。如此大规模的疫情防控行动需要有一套综合性的治理体系,其基础在于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性。社会工作能否有效参与并充分发挥专业优...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严峻考验。如此大规模的疫情防控行动需要有一套综合性的治理体系,其基础在于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性。社会工作能否有效参与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于整个抗疫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工作能否有效参与取决于整个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成熟程度和准备情况。因此,应该就此次抗疫治理中社会工作参与的情况,总结专业社会工作的优势和成绩,并认真分析还存在的弱点,在此基础上制定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体系 疫情防控 有效参与 公共卫生 严峻考验 成熟程度 加强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平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作为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转变。在此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应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创新传统治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作为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转变。在此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应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创新传统治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构建更加和谐的基层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传统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体系 意义与实践 不断优化 实证研究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治理要统筹协调好八大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维斌 《小康》 2018年第19期26-27,共2页
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其中"八大关系"是重点与难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党的十... 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其中"八大关系"是重点与难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将稳步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在此过程中,要统筹协调和妥善处理八个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统筹协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和谐稳定 长治久安 安居乐业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开放与参与——从三个实践案例谈环境社会治理生态圈构建
13
作者 于志宏 《WTO经济导刊》 2015年第4期65-66,共2页
环境治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环境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是这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制度和机制建设,并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善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 环境治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环境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是这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制度和机制建设,并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善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等一系列要求.为此,探讨环境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其紧迫性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环境治理 实践案例 以人为本 生态圈 开放 社会治理方式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治理的社会力量
14
作者 刘书梅 《WTO经济导刊》 2014年第12期70-71,共2页
PM2.5、雾霾、水氧化物污染、土壤酸化、重金属污染、垃圾围城……这些曾经专业的环境词汇正越来越被普通人所熟知,并成为当下中国众多社会冲突的源头之一。面对日趋突出的环境问题及其带来的日趋复杂的社会问题,为什么需要环境社会... PM2.5、雾霾、水氧化物污染、土壤酸化、重金属污染、垃圾围城……这些曾经专业的环境词汇正越来越被普通人所熟知,并成为当下中国众多社会冲突的源头之一。面对日趋突出的环境问题及其带来的日趋复杂的社会问题,为什么需要环境社会治理?如何建立高效的环境社会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社会力量 社会治理体系 重金属污染 社会冲突 社会问题 环境问题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实践筑牢社会治理共同体
15
作者 蒋任重 《小康》 2020年第19期6-6,共1页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我们党在社会治理方面的重大制度创新,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嘹亮号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协同 法治保障 基层实践 社会治理体制 党的十九大 创新社会治理 党委领导 社会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与信息化融合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16
作者 王卫东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1期158-160,共3页
文章旨在研究数字治理与信息化融合的路径与策略,探讨其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提升公共治理能力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全球范围内数字治理与信息化融合的发展状况,揭示了该领域的重要趋势和现状,阐述了数字治理与信息化融合的定义、特点以... 文章旨在研究数字治理与信息化融合的路径与策略,探讨其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提升公共治理能力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全球范围内数字治理与信息化融合的发展状况,揭示了该领域的重要趋势和现状,阐述了数字治理与信息化融合的定义、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与互动。从指导原则和目标出发,提出了数字治理与信息化融合的基本原则,并介绍了实施的主要路径和方法,如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等。通过案例分析,以新加坡的智慧城市建设和欧洲国家的数字化政府服务为例,总结了成功经验和教训。得出结论,数字治理与信息化融合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需要遵循指导原则并采取相应的路径和方法,同时借鉴国际和国内成功案例的经验,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信息化 融合发展 社会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标准化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忠强 黄帅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15期59-62,共4页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标准化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支撑,开展好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工作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现有...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标准化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支撑,开展好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工作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现有社会治安相关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基础上提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标准体系、重点标准和试点应用,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网格化服务管理 基层社会治理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制度变迁和创新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娟 《改革与开放》 2014年第14期43-44,共2页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首次在中央全会文件中提到"社会治理"。从早期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到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我国社会管理制度不同时期内涵...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首次在中央全会文件中提到"社会治理"。从早期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到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我国社会管理制度不同时期内涵明显不同。适应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需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应深刻把握现实国情,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着重推进以下几项制度建设,即构建社会参与共治机制;实现各社会治理主体权责、诉求制度化;实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体系创新 制度变迁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识社会信用体系的性质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林钧跃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共7页
对不同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进行区分,分别定义了政府和市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并给出了划分标准。无论是政府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是市场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均有明显的利弊,都不适合于我国直接采用。在对治理型社会信用... 对不同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进行区分,分别定义了政府和市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并给出了划分标准。无论是政府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是市场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均有明显的利弊,都不适合于我国直接采用。在对治理型社会信用体系进行简单探讨的基础上,提议在“十四五”规划期调整现行体系的设计和推进方向,包括将广义社会信用体系进行技术性拆分等若干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社会信用体系 体系性质 政府体系 市场体系 治理社会信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大考中的短期举措建议与政府、市场、社会治理之道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国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9,125,共6页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小看的影响,降低疫情的不利冲击需要从供需双侧采取相应的短期举措。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抗击疫情和企业复工的关系,避免实行太过苛刻的复工标准;需要实施积极、宽松、稳...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小看的影响,降低疫情的不利冲击需要从供需双侧采取相应的短期举措。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抗击疫情和企业复工的关系,避免实行太过苛刻的复工标准;需要实施积极、宽松、稳健的财政和金融政策稳住中小微企业,以稳住经济基本盘;建议在适当时机对低收入阶层实行定向的减费降税、发放补贴或消费券,以促进疫情重灾区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同时,也应在这次疫情大考中思考政府、市场与社会治理之道,推动结构性改革,合理界定和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治理边界,解决市场和政府及社会各自缺位、过位和错位的问题,建立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经济冲击 经济政策 结构性改革 社会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