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治理体系的要素构成与治理效能转化 被引量:63
1
作者 姜晓萍 阿海曲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148,F0002,共8页
社会治理体系是由主体-规则-机制-目标等四个要素构成的规范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其中,治理主体指参与社会治理的行为主体及其在一定规则下形成的职能职责定位和网络关系结构,治理规则指社会治理体系运行应遵循的规律和法则,治理机制... 社会治理体系是由主体-规则-机制-目标等四个要素构成的规范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其中,治理主体指参与社会治理的行为主体及其在一定规则下形成的职能职责定位和网络关系结构,治理规则指社会治理体系运行应遵循的规律和法则,治理机制指治理主体间协同的运行机理、方式、方法,治理目标指社会治理的价值愿景与追求。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其健全程度直接决定社会治理效能的高度,相互之间的耦合与互动程度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效能的达成度。我们党在推动社会治理进程中不断根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调适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质的社会治理制度优势。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对社会治理的"全景式"领导,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坚持和完善"三治融合"的制度,构建社会治理规则体系;坚持和完善"四化互动"的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把社会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要素构成 效能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五种基本构成 被引量:37
2
作者 杨述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63,共7页
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构成。其中,组织体系是主体,制度体系是依据,运行体系是路径,评价体系是标准,保障体系是支撑。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从而架构起治理社会的互为前提、互相制... 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构成。其中,组织体系是主体,制度体系是依据,运行体系是路径,评价体系是标准,保障体系是支撑。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从而架构起治理社会的互为前提、互相制约与互相推动的社会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体系 基本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意义、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43
3
作者 郑会霞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7-92,共6页
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强调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方位对乡村治理提出的重要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构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 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强调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方位对乡村治理提出的重要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构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因此,我们需要在新的起点上,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尝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志愿者行动及其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勤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41,共7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这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指明了方向。创新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志愿者行动积极参与,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并塑造公民核心价值理念。而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这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指明了方向。创新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志愿者行动积极参与,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并塑造公民核心价值理念。而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社会文明观念融合的志愿精神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增强了国家治理的软实力,是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价值基础。由志愿精神支撑的志愿者行动是公民参与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表征之一,并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搭建社会协同平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促进健康文明生活、塑造友善互助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志愿者行动 志愿精神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会政策为中心的社会治理体系——评《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 被引量:7
5
作者 蒙克 汪佩洁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181,共11页
社会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项短板,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明确了经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地位,社会治理长期处于经济建设的从属地位。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 社会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项短板,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明确了经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地位,社会治理长期处于经济建设的从属地位。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衍生问题与社会复杂性同步增加,社会治理难度日益攀升,对国家的治理能力提出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充分预示社会治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政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初期 基本路线 从属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开放型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被引量:4
6
作者 夏先良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44,共19页
中国社会正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时代。新时代社会治理目标是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开放型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开放型社会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下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和适应... 中国社会正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时代。新时代社会治理目标是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开放型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开放型社会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下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和适应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与建设的本质要求,需要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改革和转变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发展社会组织,推进"民心相通"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社,积极运用现代科技,转变治理方式,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开放型社会 封闭型社会 开放型社会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政策与机制: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运转机理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浩 郝儒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4,共7页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框架内对社会治理进行了卓越的探索,凸显出社会稳定、民生保障、风险化解、创新发展等治理效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从制度、政策、机制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框架内对社会治理进行了卓越的探索,凸显出社会稳定、民生保障、风险化解、创新发展等治理效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从制度、政策、机制三个要素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运转的机理,能够发现该体系是由这三种要素各自的层级和网络所共同构成的一种"多重复合"的结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正是通过多重复合运转最终转化为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运转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的重塑与社会治理体系的变革--杭州社会复合主体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东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83,158,共7页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和大转型,由政府扮演社会治理唯一主体的传统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寻求"治道变革",重构社会治理结构,这是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必由之路。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对传统社...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和大转型,由政府扮演社会治理唯一主体的传统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寻求"治道变革",重构社会治理结构,这是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必由之路。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对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本文旨在搞清楚社会复合主体在杭州孕育、生长的生态机理,进而探究杭州社会复合主体的治理绩效,特别是对于社会转型和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治理 社会复合主体 社会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治理体系的转变谈我国长城的起源 被引量:2
9
作者 同杨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152,共9页
我国长城起源一直是学术界广泛讨论却尚未定论的问题。纵看两千多年的长城修建史,长城是历代不同时期政治实体为防御其他政权、巩固自身统治与维护社会治理体系的政治行为。长城出现于战国时期,历经了我国古代社会治理体系从分封制向郡... 我国长城起源一直是学术界广泛讨论却尚未定论的问题。纵看两千多年的长城修建史,长城是历代不同时期政治实体为防御其他政权、巩固自身统治与维护社会治理体系的政治行为。长城出现于战国时期,历经了我国古代社会治理体系从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变过程中,社会主要矛盾与战争形势随之产生剧变的历史背景。由于分封制管理体系下的城防设施逐渐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与防御需求,长城以全新的防御方式开始出现在疆域边界,并逐步发展成完善的防御体系。从我国历史阶段变迁与社会治理体系的对应关系来看,长城起源于城,城和长城是不同社会治理体系下军事防御的物化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 起源 社会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和运用城市大脑 创新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鸿宇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6,共3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时代的加速到来,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并深刻改变我国城市社会的治理体系。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时代的加速到来,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并深刻改变我国城市社会的治理体系。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并着重强调“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变革 社会治理体系 超大城市 智能化管理 信息技术手段 大数据 精细化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崇德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1-721,共1页
各位领导,各位学术界的同仁,大家好!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举办了这次“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高端学术论坛。首先让我对邀请我参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这次论坛的意义重大。我已经看到了给我发来的论... 各位领导,各位学术界的同仁,大家好!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举办了这次“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高端学术论坛。首先让我对邀请我参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这次论坛的意义重大。我已经看到了给我发来的论坛议程,为了不重复起见,我想谈谈社会治理后的心理建设问题。我认为社会治理和心理服务可以上升到社会文明素养建设层面上来。因此,我想从做好各类人群心理建设的过程中,将提高国民的多方面文明素养看作社会治理体系中心理建设的根本性任务这一点,来谈今天论坛的意义。为什么需要把提高国民文明素养列入我的致辞内容,不完全因为我近期参加这项国家工程,更是由于我看到社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包括这次抗疫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理和改革,就需要新的东西来填补,需要提升根本性的心理建设的任务,那就是国民的社会文明素养的提高。今天,国民文明素养提高也应该看成是新冠疫情后社会治理体系中心理建设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坛 文明素养 社会治理体系 中国社会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会 华中师范大学 高峰论坛 关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重大动物疫病社会治理体系初论——以厦门市翔安区非洲猪瘟防控为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伟强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第5期33-35,40,共4页
重大动物疫病对畜牧业、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公共卫生以及社会稳定都构成影响,必须建构重大动物疫病社会治理体系,采取法律、政治、经济和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才能收到效果。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病 社会治理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创新需将借鉴西方经验和立足国情结合
13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7-247,共1页
陶希东撰文《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全球经验与中国道路》指出,维护社会有序、和谐地发展和进步,是任何一个国家当政者的核心目标。社会治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特殊时空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社会发展方式与制度选择,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制度体... 陶希东撰文《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全球经验与中国道路》指出,维护社会有序、和谐地发展和进步,是任何一个国家当政者的核心目标。社会治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特殊时空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社会发展方式与制度选择,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和运转机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治理体系 创新 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必要举措
14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0,共1页
完善社会治理理念,实现良法与善治相结合。善治是法治的目标,法治是实现善治的保障。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制定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要求、反映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良法,坚持依法治国、... 完善社会治理理念,实现良法与善治相结合。善治是法治的目标,法治是实现善治的保障。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制定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要求、反映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良法,坚持依法治国、依规办事,打破潜规则,营造新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创新 依法治国 刚性约束 法律法规 利益要求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瓮安推进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15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6-28,共3页
2008年,瓮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6·28”群体性事件,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六年来,我们深刻吸取教训,始终坚持“不忘教训、牢记宗旨、执政为民”的理念,坚定走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科学发展之路,把中央精神... 2008年,瓮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6·28”群体性事件,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六年来,我们深刻吸取教训,始终坚持“不忘教训、牢记宗旨、执政为民”的理念,坚定走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科学发展之路,把中央精神和瓮安实际结合起来,从微观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5531”(增强“五位一体”的功能,搞好“五种力量”的整合,满足“三个层面”的需求,贯彻“一条红线”)治理模式,推动瓮安实现了由乱到治再到大发展的深刻变化,掀开了瓮安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现代化建设 治理能力 瓮安 实践探索 县域 “五位一体” 200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会复合治理体系建设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顾金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76,83,共8页
城市社会复合治理主要指社会治理过程中,在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结构中强调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复合协同,通过合作、协商等多种手段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杭州上城区社会治理... 城市社会复合治理主要指社会治理过程中,在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结构中强调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复合协同,通过合作、协商等多种手段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杭州上城区社会治理模式从创新理念着手,建构多元主体复合的治理新体制,推进治理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通过项目型、行业型、整体性协同建构起社会化协同网络,在复合治理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模式。但其仍应强化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变革,不断提升公众满意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复合治理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诉讼外调解制度
17
作者 杨秀清 赵明悦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0,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专门、详细部署,并将实现群众自治和纠纷的自我解决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最高人民法院以《人民调解法》《民事诉讼法》为基础,以人民调解制度为蓝本,积极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专门、详细部署,并将实现群众自治和纠纷的自我解决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最高人民法院以《人民调解法》《民事诉讼法》为基础,以人民调解制度为蓝本,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具有自治性质的诉讼外调解机制,并努力为包括人民调解在内的所有诉讼外调解提供法治保障。因应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有必要对诉讼外调解协议的性质、运行及其实现机制进行研究。诉讼外调解组织的组成、调解内容及调解运行等都表明,诉讼外调解协议总体上可以作为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民事契约,诉讼外调解协议的实现机制必须以此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诉讼外调解 司法确认 执行力 既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聚式空间重构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效应——基于C市社会治理中心的个案研究
18
作者 朱古月 吴莹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2,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基层以空间重构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学理机制还有待深入探索。从空间集聚的研究视角,就集聚式空间重构后的区级治理中心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作用展开结构-功能分析。研究发现:(1)空间集聚对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基层以空间重构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学理机制还有待深入探索。从空间集聚的研究视角,就集聚式空间重构后的区级治理中心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作用展开结构-功能分析。研究发现:(1)空间集聚对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起到结构分化并整合的聚变作用,空间集聚的多元要素分化了全面的管理格局后,又因近距关联而整合生成多元一体的共治结构;(2)空间集聚对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功能质变加量变的聚变作用,空间集聚形成的现代治理体系,其治理能力既提质创新也扩容降本;(3)结构与功能的聚变转型,使原管理空间重构为拉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空间,即“治理中心”。据此,建议通过集聚式空间重构打造基层治理中心,以探索区别于西方空间生产理论主导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功能 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空间集聚 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社区治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梦佳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0期134-136,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构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然而农村管理体系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治理主体不健全、村民参与度低、自治能力有限等。坚实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构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然而农村管理体系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治理主体不健全、村民参与度低、自治能力有限等。坚实保障有效的治理对乡村振兴的成功至关重要,它依赖于强大的党组织领导力和高度民主的村民自治。这意味着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中,对农村社区治理路径我们需要进行深刻反思和重新定位,以精细化的治理方式,打造充满活力、和谐共处的新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社会治理体系 高度民主 农村社区治理 精细化 管理体系 治理方式 和谐共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治理中社会工作如何发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洋 梁俊豪 蒋帷炬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农村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服务形式,社会工作服务于农村居民,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思考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方式,分析社会工作... 农村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服务形式,社会工作服务于农村居民,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思考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方式,分析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旨在通过社会工作参与提高农村社区的自治能力,发挥农村社区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的规划,促进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社会工作参与农村治理提供借鉴,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体系 社区可持续发展 农村社区组织 农村社区治理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居民 农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