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基本路向
1
作者 蒋淑晴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7,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民生建设的艰难困境,立足基本国情,从民生建设的制度选择、根本途径、体制依托、工作重点和目标追求等诸多方面,对我国民生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和实践,初步明确了我国民生建设的基本路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民生建设的艰难困境,立足基本国情,从民生建设的制度选择、根本途径、体制依托、工作重点和目标追求等诸多方面,对我国民生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和实践,初步明确了我国民生建设的基本路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生建设 制度选择 根本途径 体制依托 工作重点 目标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保障与社会质量提升: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的启示——基于经济保障维度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蒋永穆 张鹏 张晓磊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5,193,共6页
社会民生建设,对社会质量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民生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谐的物质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社会团结凝聚的必要支撑和社会赋权增能的实现基础。社会经济保障是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的首要条件性因素,反映社会物质条... 社会民生建设,对社会质量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民生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谐的物质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社会团结凝聚的必要支撑和社会赋权增能的实现基础。社会经济保障是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的首要条件性因素,反映社会物质条件和生活状况。社会经济保障强调保障责任的社会性、保障尺度的基本性、保障内容的系统性和保障实施的可操作性,对我国社会民生建设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民生建设 欧洲社会质量理论 社会经济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进入一个全面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的新时代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功成 《人民论坛》 2007年第20期54-55,共2页
十七大报告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阐述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 十七大报告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阐述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会计师的行业价值与贡献:以四川为例
4
作者 唐琳 曾小琦 +1 位作者 向琳 黄友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71,共5页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财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经济信息质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社会诚信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四川省注册会计师行业调研数据为基础,从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财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经济信息质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社会诚信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四川省注册会计师行业调研数据为基础,从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社会民生三个方面分析和阐释了行业的价值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经济建设 社会民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