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正义是一个恰当的道德修辞——对三种反社会正义论的驳论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9,共11页
社会正义是现当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和核心论题,自被提出以来便倍受质疑与反对。围绕着该概念是否能够成立的问题,有几种比较典型的否定性观点——哈耶克提出的“概念错误论”、桑德尔的“反道德论”以及布坎南阐释的马克思的“缺... 社会正义是现当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和核心论题,自被提出以来便倍受质疑与反对。围绕着该概念是否能够成立的问题,有几种比较典型的否定性观点——哈耶克提出的“概念错误论”、桑德尔的“反道德论”以及布坎南阐释的马克思的“缺陷环境论”和“终将消亡论”,都旨在否定“社会正义”是一个恰当的道德修辞,进而反对以正义作为社会基本秩序和制度建构的价值范导。这些反对的观点涉及了任何一个合法的道德修辞都应具有的合逻辑性、合道德性和普遍适用性,而事实上,社会正义是符合这些要求的,从而是一个恰当的道德修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正义 社会正义论 概念错误论 反道德论 缺陷环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正义论探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全胜 袁祖社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3-52,共10页
马克思吸纳古希腊城邦正义的营养:吸收"和谐即正义"观念、借鉴善和幸福的目的论、汲取美德和法律等规范、借鉴城邦正义内容的建构,同时批判其对个体自由等的压制;而后批判、揭示现代个体正义(权利)之本质,披露现代个体正义引... 马克思吸纳古希腊城邦正义的营养:吸收"和谐即正义"观念、借鉴善和幸福的目的论、汲取美德和法律等规范、借鉴城邦正义内容的建构,同时批判其对个体自由等的压制;而后批判、揭示现代个体正义(权利)之本质,披露现代个体正义引发的诸多恶果,并且通过阐释"自由个性"吸收现代个体正义营养;最后吸纳、扬弃古代和现代正义的资源,结合其自身的独特性,整合、构筑其囊括经济正义、政治正义、(狭义)社会正义、文化正义和生态正义的广义社会正义论,它强调个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邦正义 个体正义 社会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正义论的生发--基于社会主义学说内部的探析
3
作者 张全胜 袁祖社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5,共5页
马克思吸纳空想社会主义的正义资源,抛弃其非科学的理论基础,批判庸俗社会主义的正义观点,吸收其合理因素,奠定其社会正义论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通过阐释社会正义的系列中介,厘清社会正义的目标,确立社会正义的核心,构建囊括经济正... 马克思吸纳空想社会主义的正义资源,抛弃其非科学的理论基础,批判庸俗社会主义的正义观点,吸收其合理因素,奠定其社会正义论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通过阐释社会正义的系列中介,厘清社会正义的目标,确立社会正义的核心,构建囊括经济正义、政治正义、(狭义)社会正义、文化正义和生态正义的整体、广义社会正义论。同时,完成了对空想社会主义、庸俗社会主义正义观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正义 分配正义 社会主义学说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主义促进亲社会正义感:共同责任的作用
4
作者 吴胜涛 高承海 +2 位作者 胡琬莹 王宁 彭凯平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0-719,I0018-I0022,共25页
以往的正义研究受个人主义影响,过于关注个人权利和利益,以致忽视了关切他人不公遭遇的亲社会正义感。研究基于人类被试的问卷调查、启动实验以及大语言模型的角色扮演,探讨了集体主义与亲社会正义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人类... 以往的正义研究受个人主义影响,过于关注个人权利和利益,以致忽视了关切他人不公遭遇的亲社会正义感。研究基于人类被试的问卷调查、启动实验以及大语言模型的角色扮演,探讨了集体主义与亲社会正义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人类被试的集体主义特质(研究1)正向预测亲社会正义感,共同责任(而非规范服从)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文化启动(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验证了集体主义与亲社会正义感的因果关系以及共同责任的中介效应(研究2)。进而,大语言模型角色扮演(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重复验证了上述结果(研究3)。此外,不公反应视角对集体主义与亲社会正义感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即相对于目击者视角,集体主义对得利者、过错者视角下亲社会正义感的影响更大(研究2~3)。总之,我们通过多种方法检验了集体主义对亲社会正义感的促进效应,是正义研究从权利到责任转型的重要探索,这对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后个人主义社会和智能时代培养他人取向的亲社会正义感具有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正义 集体主义 后个人主义 个人利益 共同责任 规范服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正义的风险传播与可持续发展耦合机制
5
作者 徐新龙 陈妤婕 刘舜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33,共7页
为识别突发性事件风险传播中社会正义的不同维度对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首先,通过构建风险正义理论框架,阐释社会正义的4个维度:程序性、互动性、分配性和矫正性正义与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空间及时间特征的耦合机制;然后,将风... 为识别突发性事件风险传播中社会正义的不同维度对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首先,通过构建风险正义理论框架,阐释社会正义的4个维度:程序性、互动性、分配性和矫正性正义与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空间及时间特征的耦合机制;然后,将风险正义定义为在治理和管理突发性事件时利益相关方参与权利的公平合理品质;最后,详细分析突发性事件风险管理准则《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2015—2030》的内容,用以阐释风险正义框架的前景潜力。结果表明:这份风险管理准则非常强调分配和程序正义的社会和空间问题,而对于互动性、矫正性正义以及时间、生态问题的考虑则较少,由此,可能会导致突发性事件风险传播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正义 风险传播 可持续发展 耦合机制 突发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党建公共空间
6
作者 徐进功 黄雅彬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8,共9页
在中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在组织空间、下沉空间、参与空间、整合空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党建公共空间作为协调各种空间矛盾的枢纽空间应运而生。通过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3个层次对福建省厦门市6个党群服... 在中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在组织空间、下沉空间、参与空间、整合空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党建公共空间作为协调各种空间矛盾的枢纽空间应运而生。通过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3个层次对福建省厦门市6个党群服务中心展开案例分析,得出组织引领贯穿空间生产、均等服务保障空间分配、多元协商助力空间行动、系统谋划规范空间布局的实践逻辑,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生产正义、分配正义、交往正义、规划正义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党建 社会主义空间正义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配置供需关系——以上海徐汇区为例 被引量:101
7
作者 王敏 朱安娜 +1 位作者 汪洁琼 卢天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035-7046,共12页
从社会维度的视角分析评价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效用,必然涉及供需双方。在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配置会潜在地影响社会效益享用的平等与有效性,是具有显著空间属性的社会资源。研究同时关注城市公园绿地与居住人... 从社会维度的视角分析评价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效用,必然涉及供需双方。在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配置会潜在地影响社会效益享用的平等与有效性,是具有显著空间属性的社会资源。研究同时关注城市公园绿地与居住人口(使用者)的空间布局特征,提出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研究框架,从“地域平等”、“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3个层次评估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配置对于社会服务有效供给能力的影响,进而关联使用者需求空间特征分析供需匹配关系。研究构建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6个指标反映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供需状况,并选取上海徐汇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徐汇区城市公园绿地存在供需空间不匹配状况,尤其是口袋公园层面存在较大缺口;(2)空间布局均好性较高,地域平等性较好;(3)人均享有绿地资源水平还有待提高,社会公平性不足;(4)进一步地在社会正义层面,评价结果显示过去进行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决策时并没有特别关注老年人、青少年群体,各个空间单元差距较大,且这两类使用人群密度较高的空间单元在这两个指标上往往低于平均水平,社会正义性亟待提高。研究为实现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的社会效益均衡、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社会正义 城市公园绿地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 空间匹配 上海徐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表达平衡: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不公发生逻辑与社会正义实现方式的政治学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殷冬水 周光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4,共10页
社会不公日益成为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我国为何出现社会不公,目前国内学界主要有五种解释。作为转型中的大国,我国所面临的社会不公问题必然是综合型的,导致我国社会不公的因素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从政治学的... 社会不公日益成为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我国为何出现社会不公,目前国内学界主要有五种解释。作为转型中的大国,我国所面临的社会不公问题必然是综合型的,导致我国社会不公的因素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我国的社会不公,是政治领域利益表达不平衡造成的,这种失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弱势群体在政治领域处于失声状态,缺乏有效的机制合法表达其正当的利益诉求;二是强势群体拥有丰富的资源,运用不同的策略,对政府的决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国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一方面要提升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影响力,另一方面则要有效限制强势群体左右公共政策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不公 社会正义 利益表达 弱势群体 强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正义测评:主题、内容与框架 被引量:21
9
作者 麻宝斌 杜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0,共6页
社会正义测评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描述社会正义的现状。由于正义是人们对于社会资源分配公平性与公正性的主观评价,因此,社会正义测评既要关注社会资源分配的客观状况,又要考察人们的主观评价,其主题在于通过分析客观状况与主观评价的关系... 社会正义测评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描述社会正义的现状。由于正义是人们对于社会资源分配公平性与公正性的主观评价,因此,社会正义测评既要关注社会资源分配的客观状况,又要考察人们的主观评价,其主题在于通过分析客观状况与主观评价的关系,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社会正义测评的内容则包括客观平等状况、客观均等状况、主观正义观念和主观正义感受。社会正义测评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就是以公平性和公正性为纽带将上述内容联结起来,揭示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正义测评 主题 内容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经典的绿色视野——《共产党宣言》中的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建明 王爱桂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本文认为《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问世,其中内蕴着双重视角和双重主题:一个是红色革命的视野,以追求社会正义为主题;另一个是绿色视野,以实现生态正义为主题。《共产党宣言》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双重扩张的本性:资本扩... 本文认为《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问世,其中内蕴着双重视角和双重主题:一个是红色革命的视野,以追求社会正义为主题;另一个是绿色视野,以实现生态正义为主题。《共产党宣言》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双重扩张的本性:资本扩张与生态扩张的全球化;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双重剥削的秘密:阶级剥削和生态剥削;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深刻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双重主题: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展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运动谱写的红色革命与绿色革命的交响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红色革命 绿色革命 社会正义 生态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关于民主对社会正义的价值的思考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光辉 殷冬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8-144,共7页
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利益进行社会性的分配。因此,实现社会正义,需要政治正义。就此而言,政府既可能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力量,也可能是导致社会不公的主要根源。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公... 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利益进行社会性的分配。因此,实现社会正义,需要政治正义。就此而言,政府既可能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力量,也可能是导致社会不公的主要根源。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不应当有单独的利益,而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民主是政治正义的实现形式,也是构建正义社会的政治保障。民主作为实现政治正义的制度安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将权力体系平等地向公民开放,使每个公民都有了获得权力的机会,从而使公民能够通过理性思考和自主选择来建立一个对公众负责任的政府。在这个意义上讲,民主是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公共权力 社会正义 政治正义 政府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健康的社会正义问题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伦 喻文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社会正义是公共健康的核心价值。在公共健康领域,社会正义关系到公民权利的公正对待、医疗保健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弱势群体健康问题的正确解决。公共健康的维护本质上依赖于公共政策,政府必须从制度设计方面着手解决公共健康的社会正... 社会正义是公共健康的核心价值。在公共健康领域,社会正义关系到公民权利的公正对待、医疗保健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弱势群体健康问题的正确解决。公共健康的维护本质上依赖于公共政策,政府必须从制度设计方面着手解决公共健康的社会正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 社会正义 健康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正义视角下对新生代农民工境况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应凯 陈秀燕 +1 位作者 毛颖 李磊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59,共4页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究其根源是社会正义缺席导致的后果。从社会正义的角度来寻找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对策,有利于解决他们在就业环境、劳资关系、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障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益。
关键词 社会正义 改革开放 新生代农民工 境况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治理:社会正义与公众参与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军 李三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6,共6页
科技与社会之间的明显张力,使当代科技治理面临着一个重要的社会正义难题:如何推动科技发展实现正价值最大化和负价值最小化?围绕这一问题,构成目前科技治理的诸多政治哲学理念之间显然存在的某种分隔。如果说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主要解... 科技与社会之间的明显张力,使当代科技治理面临着一个重要的社会正义难题:如何推动科技发展实现正价值最大化和负价值最小化?围绕这一问题,构成目前科技治理的诸多政治哲学理念之间显然存在的某种分隔。如果说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主要解决的是科技正价值最大化问题的话,那么契约主义和社群主义作为补充,主要解决的是科技负价值最小化问题。按照这一理路,科技正价值最大化问题只能通过科技共同体的内部正义要求来解决,负价值最小化问题只能通过外部正义要求来解决。但问题在于这种分治方法有时并不十分清晰,尤其当一个新技术项目开发从其对生命和环境的意义来理解时,它就不仅是一个涉及未来的社会问题,而且在目前直接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事情。因此可以认为科技共同体的外部正义要求除在科技价值链下游通过政府力量来满足外,也常常在科技价值链上游借助其外部正义要求的内部化策略来加以满足。科技共同体的外部正义要求内部化策略与传统技术精英治国论的不同在于,它并不排斥公众参与。在当今民主秩序下,这种内部化策略与公众参与将共同构成以人类自由和幸福为社会正义标准的增强型科技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治理 社会正义 科技共同体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春会 张李斌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2,44,共7页
公平正义是人类普遍认可的崇高价值,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归宿。习近平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的福祉,通过全面改革和制度建设,着力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差距、住房、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执法司法及医疗卫生等社会... 公平正义是人类普遍认可的崇高价值,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归宿。习近平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的福祉,通过全面改革和制度建设,着力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差距、住房、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执法司法及医疗卫生等社会领域的关键问题,不断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社会公平正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思想来源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平等思想的智慧,也有来自中国社会发展面临不公平问题的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社会公平正义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正义视域中的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探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邹海贵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31,共6页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有着深刻的伦理道德意蕴。从社会正义的视域,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伦理困境,从补偿正义、代际正义和教育公平三个方面对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给予了道德合理性与合法性证明。提出了基于权利诉求的高校贫困生教育...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有着深刻的伦理道德意蕴。从社会正义的视域,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伦理困境,从补偿正义、代际正义和教育公平三个方面对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给予了道德合理性与合法性证明。提出了基于权利诉求的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基本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同时提出了高校贫困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主题:给贫困生以尊严和力量,引导贫困生追求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救助 社会正义 社会救助 补偿正义 代际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公平正义测评的理论前提与基本逻辑 被引量:12
17
作者 麻宝斌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62,74,共7页
社会公平正义是执政党、政府和普通民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政府需要借助公共政策,通过对公共资源的再分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测评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现况。测... 社会公平正义是执政党、政府和普通民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政府需要借助公共政策,通过对公共资源的再分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测评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现况。测评的基本前提是厘清相关正义概念的区别,以主观和客观的差距为测评主题,从公正与公平两方面进行客观测量,从公平感与正义观着手进行主观测评,再通过整合数据分析评估公共资源的配置和相应公共政策促进社会正义实现的程度,为政府调整公共政策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正义 分配正义 公平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家对社会正义的诉求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吕锡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2-637,共6页
平等、自由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正义原则和人类的普适价值。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平等、自由等思想资源,亦未形成西方的自然律等思想。本文认为,道家的“道”就是中国式的自然律;老子“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表达了以被统治者... 平等、自由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正义原则和人类的普适价值。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平等、自由等思想资源,亦未形成西方的自然律等思想。本文认为,道家的“道”就是中国式的自然律;老子“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表达了以被统治者的意志进行统治的政治自由主张;郭象等“物任其性”、“各得其正”等主张蕴含了个性自由的可贵精华;而“通天下一气”、“齐万物”、“损有余补不足”等思想,则逻辑地通向了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的诉求;道家试图通过无为而治实现上述政治主张,这一模式亦与现代宪政精神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现代价值 社会正义 自由 平等 宪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正义与政府责任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蔚红 周光辉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2,共6页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要求政府承担起社会正义的责任,但却不知道怎样才是对政府责任的证成;而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批评政府作为不当或不作为的事情并不少见。本文在论述政府对社会正义责任的证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正义的维度,以及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要求政府承担起社会正义的责任,但却不知道怎样才是对政府责任的证成;而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批评政府作为不当或不作为的事情并不少见。本文在论述政府对社会正义责任的证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正义的维度,以及社会正义实现的决策方法。尤其给出了社会公正度的函数和数学模型,这一量化标准,对于推动社会公正的决策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正义 政府责任 证成 维度 决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跨学科与高等教育的社会正义追求——批判教育学的视角及其修正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险峰 黄晓彬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2,118,共8页
促进社会正义是批判教育学对高等教育的预期与承诺,它将高等教育看作是公共空间和公共利益。它认为学科是封闭的、限定性的、精英主义指向性的,阻碍了高等教育社会正义的追求与实现,因此批判教育学将跨学科或交叉学科作为高等教育追求... 促进社会正义是批判教育学对高等教育的预期与承诺,它将高等教育看作是公共空间和公共利益。它认为学科是封闭的、限定性的、精英主义指向性的,阻碍了高等教育社会正义的追求与实现,因此批判教育学将跨学科或交叉学科作为高等教育追求和实现社会正义的必然选择。当前,一些西方学者却认为,批判教育学者的学科观缺乏长远的历史的视角,因而是不正确的,还有被新自由主义利用的可能。在他们看来,学科实际上也是复杂的、可渗透性的,并是论争性的空间。重新认识学科的这一本质和特性,有利于抵抗当前高等教育的商业化、商品化趋势。知识的获取始终具有促进人类共同利益的伦理性。学科与跨学科是相互依存的,对高等教育实现社会正义同样具有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跨学科 社会正义 新自由主义 批判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