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记忆的传媒表达及其社会框架 被引量:25
1
作者 余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4-258,共5页
大众传媒作为建构历史记忆的重要渠道,拥有三种表达历史记忆的模式:(1)报道历史,以见证人的身份进行历史记忆;(2)再现历史,以复述者的视野建构历史记忆;(3)重塑历史,以艺术家的想象丰富历史记忆。这种表达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框架之中的... 大众传媒作为建构历史记忆的重要渠道,拥有三种表达历史记忆的模式:(1)报道历史,以见证人的身份进行历史记忆;(2)再现历史,以复述者的视野建构历史记忆;(3)重塑历史,以艺术家的想象丰富历史记忆。这种表达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框架之中的,而且,媒体建构的历史记忆与历史真实具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记忆 传媒表达 记忆模式 社会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与模式: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谢花林 欧阳振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研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分析框架。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析框架,采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研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分析框架。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析框架,采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模式、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模式、生态产业化模式和生态补偿模式等4种基本模式进行诊断与比较。结果表明: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本质都是将良好的生态资源变为生态商品,最后通过交易形成生态财富。不同模式的适用性和难易度存在差异性,但都有生态产业化过程。此外,不同实现模式都面临诸多困境。②4种模式在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系统和行动者中的一些关键变量相同且发展趋势一致,治理系统和行动者内的变量更为重要。③4种模式的关键行动情景具有明显差异性,对实现模式的成功与差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④4种模式之间无明确的界限,成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往往是多种价值实现模式交叉融合、取长补短。为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优化关键变量的供给,突破关键行动情景的难点,解决各种模式存在的困境,交叉融合不同模式的长处。同时该研究还丰富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模式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富民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关键变量 关键行动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研究综述:发展动态、研究方法与应用领域 被引量:1
3
作者 焦雯珺 李宇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968-8983,共16页
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能够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及相互作用进行解析,并通过行动情境分析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因此成为社会-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缺乏对SES框架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 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能够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及相互作用进行解析,并通过行动情境分析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因此成为社会-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缺乏对SES框架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这不利于更多的研究者理解并应用这一方法,也不利于该方法本身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结合文献计量分析,从发展动态、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对SES框架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探讨了目前SES框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SES框架研究的改进方向。SES框架自2009年正式提出以来,仍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其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持续增长、快速发展三个阶段。SES框架的研究思路可归纳为核心问题聚焦、关键变量选取和系统结果评估。SES框架的应用领域集中在系统属性研究、综合治理分析和公共政策评估三个方面。从现有应用研究来看,核心问题已广泛涉及多个尺度、多种类型社会-生态系统的具体问题;一级变量集中在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系统和行动者,二级变量则因各应用领域的侧重点不同在选取频率上存在较大差异;系统结果评估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方法实现部分变量的定量化表达。研究表明,SES框架具有多学科融合、应用范围广泛、变量使用灵活的特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为对变量概念的界定不清晰、对变量选取与表征的规范不明确、对系统跨尺度的差异特征、互动联系以及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分析匮乏。未来SES框架研究应当在完善变量的界定、选取和表征、深化不同时空尺度的互动研究等方面作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可持续性 公共资源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产业融合对集体行动响应的影响——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的研究
4
作者 颜华 董富强 王彦智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5-603,共9页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利用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采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乡村产业融合对村庄集体行动响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乡村产业融合对集体行动响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利用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采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乡村产业融合对村庄集体行动响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乡村产业融合对集体行动响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乡村产业融合主要通过提高收入水平、重塑社会资本和增加政策感知等路径破解集体行动困境。同时,受利益联结机制驱动,乡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在原生型组织模式下更为显著。据此,建议进一步加快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持续优化乡村产业融合达成集体行动的良好生态,创新紧密型联结机制的实现形式,进而促进集体行动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融合 集体行动响应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原生型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学习框架下公共服务集体决策的优化——兼论公共参与难题的破解 被引量:10
5
作者 翟军亮 吴春梅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1,共4页
社会学习作为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一种集体决策框架,其与公共决策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优化公共服务集体决策,亦触及公共服务集体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实质性推进这一公共参与难题的破解。作为集体决策的社会学习框架涵盖公共协商机制、保... 社会学习作为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一种集体决策框架,其与公共决策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优化公共服务集体决策,亦触及公共服务集体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实质性推进这一公共参与难题的破解。作为集体决策的社会学习框架涵盖公共协商机制、保障条件、社会学习和集体决策优化等构成要素。以社会学习框架为基础的公共服务集体决策模型,是一个体现领域适应性的动态循环过程,其实质是推动注入民主因素的集体决策转型和优化,在集体决策对多元需求偏好的整合和效率的民主嵌入方面彰显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习框架 公共服务 集体决策 优化 公共参与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颞顶联合区及道德加工脑网络的功能连接预测社会性框架效应:来自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证据 被引量:4
6
作者 崔芳 杨佳苗 +1 位作者 古若雷 刘洁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6,共12页
社会性框架效应指个体进行社会性决策时,描述方式(即框架)对其选择倾向的影响。采用“伤害/帮助框架”范式,本研究在行为上发现了显著的框架效应:被试在伤害框架下比帮助框架下,更倾向于选择利他选项,这可能是由于伤害框架凸显了伤害他... 社会性框架效应指个体进行社会性决策时,描述方式(即框架)对其选择倾向的影响。采用“伤害/帮助框架”范式,本研究在行为上发现了显著的框架效应:被试在伤害框架下比帮助框架下,更倾向于选择利他选项,这可能是由于伤害框架凸显了伤害他人的后果及有意性,从而提高了道德冲突水平。在神经活动上发现(1)静息态下,右侧颞顶联合区(TPJ)的低频振荡振幅(ALFF)与框架效应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2)道德加工相关脑区构成的局部脑网络内部的功能连接强度(FC)能够有效预测框架效应强度。本研究首次利用静息态功能连接探讨个体的社会性决策受到语言表述方式影响的神经机制,为进一步揭示社会决策中的个体差异提供了神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框架效应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右侧颞顶联合区 道德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技术框架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安全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会平 郭宁 +1 位作者 杨国富 汤志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21,共6页
[目的/意义]在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同时,应同等重视其网络安全问题。理顺"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安全机制构建思路,有助于推动政府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方法/过程]运用社会-技术框架,基于文献数据库、政府... [目的/意义]在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同时,应同等重视其网络安全问题。理顺"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安全机制构建思路,有助于推动政府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方法/过程]运用社会-技术框架,基于文献数据库、政府或事业单位网站、搜索引擎、深度访谈等收集资料,深入分析"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安全进展。[结果/结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大量已建政务服务系统安全隐患多、制度建设存在"脱节"、政府部门动力和能力不足。首先应建设跨层级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以及自上而下的监督考核机制;同时,在各层级建设相对独立的系统和人员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政务服务 网络安全 社会-技术框架 互联网+ 保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弹群智能协同的社会性依存模型框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轶迪 蔡达 黄蓓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0-76,共7页
弹群智能协同作战是智能化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围绕导弹集群在复杂动态环境中遂行综合化、对抗性作战任务的瓶颈问题,以群居性动物的协同行为为启发,提出弹群智能协同社会性依存模型,力图从“物理域、社会域和作战域”3个层面揭示群体... 弹群智能协同作战是智能化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围绕导弹集群在复杂动态环境中遂行综合化、对抗性作战任务的瓶颈问题,以群居性动物的协同行为为启发,提出弹群智能协同社会性依存模型,力图从“物理域、社会域和作战域”3个层面揭示群体协同增效的机理和方法,阐述相关支撑性关键技术,构筑面向弹群智能协同的社会性依存模型框架,为弹群智能协同作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集群 智能协同 协同作战 社会性依存模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SO ERM框架的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伟 李炜毅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0-63,共4页
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是指企业不承担或不合理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其内容包括:法律或合规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市场营销风险、财务风险、声誉风险。本文借鉴吸收现有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融合企业社会... 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是指企业不承担或不合理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其内容包括:法律或合规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市场营销风险、财务风险、声誉风险。本文借鉴吸收现有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融合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ERM)两种理念,构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六要素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风险 全面风险管理 社会责任风险管理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超占宅基地退出对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的影响——基于江西省294份村庄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婷 陈美球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55,共11页
研究目的:借助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构建超占宅基地退出情境下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利用该框架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如何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探索超占宅基地退出的多元路径,以期为地方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借助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构建超占宅基地退出情境下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利用该框架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如何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探索超占宅基地退出的多元路径,以期为地方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有序Logit模型。研究结果:超占宅基地退出能增强村民对农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村民主体内生动力,通过超占宅基地退出可实现宅基地所有权行使的公平管理,通过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的制度完善能促进宅基地资格权保障的公平取得,进而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研究结论:一是加强宅基地所有权行使主体建设,增强宅基地分配、规划和调整、收回等公平管理能力,营造乡村公平氛围,提高村民对农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建立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的自治组织,保障不同主体宅基地资格权和房屋财产权的基本权益,重塑乡村社会公平,激发村民主体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占宅基地退出 农村集体行动能力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内生动力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社会科公民教育内涵——以西澳大利亚州《社会与环境科课程框架》为例
11
作者 韩芳 李维喆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2-35,共4页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社会与环境科课程框架》于1999年开始实施,2004年在所有中小学全面展开,这是西澳大利亚州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结果、核心知识、发展阶段、教学和评价五个方面,对学生参与变化的世界,获得...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社会与环境科课程框架》于1999年开始实施,2004年在所有中小学全面展开,这是西澳大利亚州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结果、核心知识、发展阶段、教学和评价五个方面,对学生参与变化的世界,获得知识、技能与价值观,联系不同的观点以及具有公民责任和社会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公民教育的应有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社会 公民教育 社会与环境科课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的社会-生态系统(SES)分析框架及应用——以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为例 被引量:34
12
作者 叶艳妹 林耀奔 +1 位作者 刘书畅 罗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846-8856,共11页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指导原则,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践路径。根据Ostrom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以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为研究区,构建集流域、陆地和人类活动为一体的社会-生态系...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指导原则,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践路径。根据Ostrom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以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为研究区,构建集流域、陆地和人类活动为一体的社会-生态系统(SES)概念框架,为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一个问题导向的分析策略。研究发现基于Ostrom构建的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的SES框架,可以用来诊断关键问题、分析影响因素、设定行动情景和评估结果,从而形成完整的实施和解决问题策略。由诊断关键问题得出,该区域面临地质灾害多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物结构单一等多重问题,而人类活动如城市扩张、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污染物排放等则是造成社会-生态系统失衡的主要因素。通过行动情景设置将SES框架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解决途径、评价标准、期望的成效以及反馈机制等进行梳理,对研究区的社会-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根据设立的评价体系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果的动态评估,并不断地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获得最佳的预期成效。该框架为解决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可根据研究区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是一个具有强适用性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生态修复工程 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 评价指标体系 钱塘江源头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风险 被引量:8
13
作者 吕卉 李珞畅 冯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4301-4305,共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逐步开始了相关的尝试。利用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进行综合观察后发现,互联网作为新技术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融合后将会在产生新风险的同时继续放大传统风险,在此过程中,互联网技术本体的风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逐步开始了相关的尝试。利用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进行综合观察后发现,互联网作为新技术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融合后将会在产生新风险的同时继续放大传统风险,在此过程中,互联网技术本体的风险、人机交互的风险和线上服务的风险被不断放大并导致道德风险、污名化等涟漪反应。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信息共享、介入风险放大关键节点和减低风险次级效应等对策来规避这些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互联网+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地区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基于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丽娟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17期84-86,共3页
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部分,需要在社会保障制度上更多的关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能够化解我国农村地区失能失智老人所带来的社会风险。文章从对农村地区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分析出发,基于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从分... 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部分,需要在社会保障制度上更多的关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能够化解我国农村地区失能失智老人所带来的社会风险。文章从对农村地区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分析出发,基于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从分配的基础、内容、途径和资金的选择四个角度对上海、苏州、南通、青岛、石河子试点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根据分析框架对农村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农村地区 失能老人 制度构建 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 对“哈布瓦赫—阿斯曼”研究传统的解读 被引量:36
15
作者 刘亚秋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33,共30页
通过分析"哈布瓦赫—阿斯曼"研究路径中有关社会、文化等概念,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从而弥补当下记忆研究无范式的缺陷。这一范式尤其体现在与神圣记忆密切相关的"社会框架论&qu... 通过分析"哈布瓦赫—阿斯曼"研究路径中有关社会、文化等概念,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从而弥补当下记忆研究无范式的缺陷。这一范式尤其体现在与神圣记忆密切相关的"社会框架论"、社会品质,以及卡农、神话、节日等概念中。从社会学角度看,能够促发人们回忆的社会力来自涂尔干所谓的"神圣社会"。哈布瓦赫记忆理论中的"社会框架论"和"社会品质"概念是涂尔干的"社会本体论"思想的核心表现,由此形成一种哈布瓦赫的"神圣记忆观"。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卡农",也是一种神圣记忆。卡农等概念是扬·阿斯曼对哈布瓦赫的"社会框架论"的继承和推进。上述要素构成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的基础。从"取向"讨论转向"范式"分析,有助于推进社会记忆研究传统的生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社会框架 文化记忆 卡农 神圣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中的社会观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亚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4,共8页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哈布瓦赫的引用和讨论,停留于"现在中心观"和"社会框架论"的简单概括,甚至导致对其理论的误解。事实上,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在对待"现在"与"过去"的关系问题上,并没有忽视&...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哈布瓦赫的引用和讨论,停留于"现在中心观"和"社会框架论"的简单概括,甚至导致对其理论的误解。事实上,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在对待"现在"与"过去"的关系问题上,并没有忽视"过去"在建构集体记忆中的作用,他的一般处理方式是将"过去"与"现在"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在多数情况下将"现在"置于优先的位置,但他并没有明确提出"现在中心观"。相反,他对于过去的习俗及传统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注意到了集体记忆变迁/转换中的历史连续性问题。他的"社会框架论"不仅通过强调"社会品质"等概念延续了涂尔干学派的传统,而且,在时间("现在"与"过去")的视域下,强调了一种流变/变迁的社会观。即"社会"是一种居于时间("过去"与"现在")关系中,深受"社会品质"影响的总体性事实。他对有关时间与社会作用方式的论述,彰显了所谓"现在中心观"和"社会框架论"的复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布瓦赫 集体记忆 现在中心观 社会框架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礼”文化思想的中国组织社会资本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闯 郭斌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2-90,共9页
在过去的20年里,"社会资本"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中使用率较高的重要范畴。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以及管理学家纷纷使用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中国社会的经济管理现象。但是,由于没能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 在过去的20年里,"社会资本"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中使用率较高的重要范畴。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以及管理学家纷纷使用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中国社会的经济管理现象。但是,由于没能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管理系统所依附的"礼"文化思想,许多研究成果未能揭示出组织社会资本产生及其社会网络结构的变化规律的情境化特征。基于此,本文尝试将中国"礼"文化思想嵌入组织社会资本理论之中,构建适合中国情境的"组织社会资本分析框架"。本文试图探索在中国社会关系网络中,行动者的动机与其社会结构相结合而形成的具体策略,从而揭示行为者目的性的企业管理活动是如何受到当下中国社会结构的约束,又是如何推动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最后,本文运用方太集团的组织案例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分析框架 “礼”文化思想 中国组织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建设、企业改革和现代社会结构 被引量:8
18
作者 陆震 《社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9,共3页
关键词 社区建设 传统社会结构 现代社会结构 企业改革 政府系统 中国传统社会 社会组织 现代社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社会结构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的社会责任:伦理学视角 被引量:51
19
作者 邱仁宗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讨论了评价医院管理行动的伦理框架,严峻的卫生形势,医院的社会责任,其中着重讨论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社会提供公平的卫生保健服务;重建医患信托关系以及调整与企业关系防止利益冲突。
关键词 医院 社会责任 伦理框架 医患关系 信托关系 利益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集体行动与农村公共治理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亚华 宦梅丽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6,共12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利用2017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14个省份450个村庄共7839户农户的农田水利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利用2017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14个省份450个村庄共7839户农户的农田水利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民集体行动影响的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增强农民集体行动能力;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催生新的农民经济组织,推动农地产权交易,改变治理系统的条件,影响农民集体行动,进而增进农村公共治理;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正向调节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的不利影响。因此,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有助于增强农民集体行动,增进农村公共治理,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村集体行动 公共事物治理 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