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生产力的资本属性与社会本性之辩证认识 被引量:6
1
作者 戴圣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8-42,共5页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现代生产力开始作为一种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登上了人类历史的大舞台,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生产关系也开始在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作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存在的资本,是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第...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现代生产力开始作为一种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登上了人类历史的大舞台,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生产关系也开始在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作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存在的资本,是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第一种现代生产关系,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现代资本这种在资产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现代生产关系不仅使得现代生产力在一定历史阶段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使得现代生产力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了资本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现代生产力成为资本生产资本的工具与手段。当现代生产力被资本打上了自身的印记与属性的时候,现代生产力自身的社会本性被资本属性所掩盖了。要彻底地消除现代生产力的资本属性,就必须把现代生产力从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而且作为革命力量与进步力量的无产阶级必须对现代生产力有科学的认识与理解。要去除现代生产力的资本属性是一个长久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现代生产力在其不断发展中的必然结果。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现代生产力才能回归其社会本性,才能尽显其本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生产力 资本属性 社会本性 辩证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真理的社会生活本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贺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9,共7页
人们常从知识论的角度理解真理问题,而遗忘了真理极为重要的社会生活本性。我们认为,从哲学史上看,真理问题一开始就是与社会生活内在关联在一起的,它源于哲学家们对于“社会生活统一性”根据的寻求,但由于传统哲学所坚持的形而上学思... 人们常从知识论的角度理解真理问题,而遗忘了真理极为重要的社会生活本性。我们认为,从哲学史上看,真理问题一开始就是与社会生活内在关联在一起的,它源于哲学家们对于“社会生活统一性”根据的寻求,但由于传统哲学所坚持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使得它的这种寻求不仅不能为“社会生活的统一性”提供充分的根据,反而导致了社会生活的抽象化与虚无化。我们认为,只有破除传统形而上学“发现论真理观”,真理才能真正回归其社会生活本性,并为“社会生活的统一性”提供真实的基础。“创造论真理观”即是这样一种与社会生活的本性相适应的真理观,“创造论的真理观”所说的“创造”,并非单数主体的独白式活动,而是“主体间”的共同参与和创造,它意味着“主体间”的共同参与、论辩、妥协和商谈,因而“创造论真理”是一种在主体间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生成的社会性真理,具有鲜明的社会生活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社会生活的统一性 发现论真理观 创造论真理观 真理的社会生活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本性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3
作者 黄日干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68,共4页
社会主义具有发展性、公正性、兼容性、民主性、民族性等本质属性。其中以发展性、公正性为基本目标,以兼容性、民主性、民族性为基本手段。它们构成了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本性的基本内容体系。发展性要求善谋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 社会主义具有发展性、公正性、兼容性、民主性、民族性等本质属性。其中以发展性、公正性为基本目标,以兼容性、民主性、民族性为基本手段。它们构成了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本性的基本内容体系。发展性要求善谋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公正性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维护社会公平,实现人间正义;兼容性要求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具有开放意识、应变能力、广阔胸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民主性要求依法治国,维护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民族性从本民族的实际出发,坚持民族独立与平等,促进民族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性 党的先进性建设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历史生成的三个论域——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文本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魏泳安 王学俭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7,共5页
考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著作,恩格斯致力于从"理性王国批判"、"思维方式考察"和"物质事实发现"三个论域,详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生成的思想准备、思维向度和历史必然。即空想社会主义的... 考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著作,恩格斯致力于从"理性王国批判"、"思维方式考察"和"物质事实发现"三个论域,详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生成的思想准备、思维向度和历史必然。即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积淀和理论准备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生成将科学社会主义置于真实的历史基础之上;生产力社会本性的历史回归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成为必然。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生成使社会主义不再是以往头脑中单纯思维着的"理性",也不再是仅仅对现实不公的批判与嘲讽,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思维与现实基础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 生产力社会本性 科学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治与人的本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杜承铭 《湖湘论坛》 1998年第2期38-41,共4页
论法治与人的本性杜承铭一在人类思想史上,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导出了人治与法治的不同思想。中国古代孔孟儒家学说是性善论的主要代表,在这一人性哲学基础上建构起了人治思想。他们相信人皆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善德本性。所... 论法治与人的本性杜承铭一在人类思想史上,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导出了人治与法治的不同思想。中国古代孔孟儒家学说是性善论的主要代表,在这一人性哲学基础上建构起了人治思想。他们相信人皆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善德本性。所以,统治的核心在于实行“仁政”。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法治思想 法治与人 社会本性 法治秩序 人性论基础 价值目标 人的自然本性 工具性目标 人性基础 人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法的道德保障 被引量:3
6
作者 古祖雪 李杰豪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30,共7页
道德与人类交往共始终。国际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基本道德的法律化。道德是一定经济状况的反映,也是人类社会本性的体现。作为国际交往的基本要求,正义、人权、和平、稳定等道德内涵构成了国际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道德保障 国际法 国际交往 基本道德 经济状况 社会本性 内涵构成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是什么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海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29-35,共7页
人性是一切人生而固有、永恒不变的普遍属性,因而不能独立存在,而只能存在和表现于人们那些变化的和特殊的属性之中:前者是人性的“体”,是人性的内容;后者则是人性的“用”,是人性的表现形式。人性是不变与变化的统一体,这是人性研究... 人性是一切人生而固有、永恒不变的普遍属性,因而不能独立存在,而只能存在和表现于人们那些变化的和特殊的属性之中:前者是人性的“体”,是人性的内容;后者则是人性的“用”,是人性的表现形式。人性是不变与变化的统一体,这是人性研究的意义之所在:一方面,如果知道人性的哪些因素是必然的、不可改变的,便不会要求人们改变这些不可改变的人性,便不会制定违背人性的恶劣道德,而能够制定符合人性的优良道德;另一方面,如果知道哪些人性因素是偶然的、可以改变的,便可以减少、禁止其与道德相违者,而增进、发扬其与道德相合者,从而使优良道德规范得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社会本性 自然本性 同情心 动物性 安全需要 伦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否定性辩证法看价值
8
作者 刘奔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13,共6页
从否定性辩证法看价值刘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概念作何种理解,从最本质的意义来说,是关系到能否完整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的重大问题。因为价值论问题,不是单纯的认识论问题,首先是个历史观问题。从唯物史... 从否定性辩证法看价值刘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概念作何种理解,从最本质的意义来说,是关系到能否完整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的重大问题。因为价值论问题,不是单纯的认识论问题,首先是个历史观问题。从唯物史观中排除了价值因素,就很难超越持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性的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 价值关系 人的需要 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 相对主义 唯心主义 价值观 社会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必然性”的理论与解放生产力
9
作者 曹玉文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2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两个必然性” 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的社会本性 马克思主义 《宣言》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第二个十年
10
《电影文学》 1988年第12期77-77,共1页
《中国电影报》9月5日刊载邵牧君文章,文中说,建国以来的电影经历两个阶段:电影为政治服务阶段(1950—1966)和电影为艺术服务阶段(1978—1986)。电影为艺术服务意味着电影创作者从为满足政策宣传要求而拍片,转为满足自我艺术表... 《中国电影报》9月5日刊载邵牧君文章,文中说,建国以来的电影经历两个阶段:电影为政治服务阶段(1950—1966)和电影为艺术服务阶段(1978—1986)。电影为艺术服务意味着电影创作者从为满足政策宣传要求而拍片,转为满足自我艺术表现拍片。观众又一次被置于视野之外。这一阶段是产品经济的商品经济转换的初始时期的畸型产物。电影为艺术服务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对电影的社会本性的另一种扭曲。电影需要艺术,但不能“为艺术服务”。为了充分发挥电影在娱乐包揽下的认识和审美功能,艺术探索才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新时期 艺术表现 政治服务 经济转换 产品经济 社会本性 审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只有自然属性吗?
11
作者 黄顺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1-6,共6页
生产力只有自然属性吗?黄顺基[编者按]"社会科技是否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中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和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了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迫切需要把握自从科学和社会科... 生产力只有自然属性吗?黄顺基[编者按]"社会科技是否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中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和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了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迫切需要把握自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优化科技系统结构,深化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生产力的社会本性 自然属性 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属性 现代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