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之再审视 |
黎军
宋亚峰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
2
|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 |
扈中平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0 |
80
|
|
|
3
|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
|
《新视野》
|
1995 |
0 |
|
|
4
|
高校人才培养如何适配社会需求 |
屈西西
|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国际社会本位的理念与法院地法适用的合理限制 |
李双元
邓杰
熊之才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
6
|
国家审计理念的演进: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 |
孟焰
周卫华
|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
7
|
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新分析框架 |
童志锋
郁建兴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
2011 |
31
|
|
|
8
|
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及其实现 |
薛克鹏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6
|
|
|
9
|
中国民法典与社会本位 |
丁南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0
|
|
|
10
|
社会本位:新型党社关系建构的逻辑前提 |
刘京希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
11
|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从社会本位走向以人为本 |
洪德慧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
12
|
经济法国家观研究:基于社会本位与国家概念的展开 |
姚海放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
13
|
论当代职业教育实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的统一 |
廖忠明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14
|
是“社会本位”还是“党政本位”——对当前创新社会管理诸多理论分歧的思考 |
张艳娥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
15
|
社会本位:理想还是现实?——对民国时期社会本位立法的再评价 |
李文军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6
|
社会本位课程文化研究 |
刘霞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4
|
|
|
17
|
近代中国民法的社会本位立法简评 |
宋四辈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5
|
|
|
18
|
社会本位司法理念中国化研究——从民国的理论与实践展开 |
李文军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9
|
国象·社会双本位型刑事政策模式的探讨——刑事政策模式研究之一 |
严励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
2003 |
3
|
|
|
20
|
论战后日本教育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及其意义 |
王贺兰
|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