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我国首例胰岛素瘤的社会服务部病历看协和早期访视工作
1
作者 白雪 李乃适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0-1232,共3页
我国首例胰岛素瘤报告发表于1936年的《临床研究杂志》(J Clin Invest),为国际第18例。该病例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病历中有多达14页的社会服务部相关记录及其附件,对该病例的院内访视和随访工作进行了客观描述,揭示了“老协和”社会服务... 我国首例胰岛素瘤报告发表于1936年的《临床研究杂志》(J Clin Invest),为国际第18例。该病例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病历中有多达14页的社会服务部相关记录及其附件,对该病例的院内访视和随访工作进行了客观描述,揭示了“老协和”社会服务部的访视工作程序,也体现了当年社会服务部与临床医生的良好关系以及北京协和医院的高度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社会服务部 北京协和医院 随访 病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实务模式与实务经验研究
2
作者 杨亚蒙 彭秀良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0-75,共6页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成立到组织就绪阶段(1921—1930年)、组织就绪到鼎盛阶段(1931—1941年)、战后恢复到彻底取消阶段(1948—1952年)。发展出由四个阶段构成的实务工作模式,我们名之为“协和医务社会工作模式”...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成立到组织就绪阶段(1921—1930年)、组织就绪到鼎盛阶段(1931—1941年)、战后恢复到彻底取消阶段(1948—1952年)。发展出由四个阶段构成的实务工作模式,我们名之为“协和医务社会工作模式”,并进行概括性的表达,即社会调查、社会诊断、社会治疗、善后处理,这四个阶段共同组成完整的实务链条。总结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实务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医院社会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以助力当代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会工作 协和医院 社会服务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爱德与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医务社会工作——兼谈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端与早期发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赖志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8-28,50,共12页
医务社会工作伴随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资兴建北平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由美国传入中国。浦爱德特殊的成长经历、跨文化立场以及在麻省综合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学习经历,形成了其以个案工作方法为主,以病人为中心与运用传统和现代资源,共... 医务社会工作伴随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资兴建北平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由美国传入中国。浦爱德特殊的成长经历、跨文化立场以及在麻省综合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学习经历,形成了其以个案工作方法为主,以病人为中心与运用传统和现代资源,共同解决病人的社会问题的医务社会工作理念。在浦爱德的领导下,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建制化运行,输送出中国首批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人员和教研人员,对医务社会工作中国化进行了探索,为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早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限于医务社会工作教育滞后和二十世纪上半叶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国早期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不足,发展停滞不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爱德 北平协和医院 社会服务部 医务社会工作 发端 早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近南丁格尔(一)──北京地坛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陈征访谈
4
作者 张立新 《中国护理管理》 2005年第4期63-64,共2页
第40届南丁格尔奖共有14个国家的39名护理工作者获奖。我国获奖的5位优秀护理工作者分别是:从事麻风病专科护理28年的山东省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住院部主任刘振华,在传染病护理一线工作40年的北京地坛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陈征,香港医院管... 第40届南丁格尔奖共有14个国家的39名护理工作者获奖。我国获奖的5位优秀护理工作者分别是:从事麻风病专科护理28年的山东省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住院部主任刘振华,在传染病护理一线工作40年的北京地坛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陈征,香港医院管理局九龙西联网、广华医院及东华三院黄大仙医院护理总经理冯玉娟,自愿赴藏工作、全身心为部队及民族地区群众服务的西藏军区总医院护理部主任万琪,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的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亚丽。本刊将连续报道她们的事迹和独家访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丁格尔 北京地坛医院 社会服务部 陈征 护理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医院社会工作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继同 《中国医院》 2008年第5期2-3,共2页
医务社会工作和医院社会工作已纳入中国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议程。建立健全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制度,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医院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已成当务之急。世界各国设置社会服务部或社会工作部,成为医院社会工作者工作的主要场... 医务社会工作和医院社会工作已纳入中国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议程。建立健全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制度,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医院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已成当务之急。世界各国设置社会服务部或社会工作部,成为医院社会工作者工作的主要场所,承担在医院中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的重担。从全球化处境和国际卫生角度探讨医院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医院质量管理与医院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总体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会工作 工作制度 医院社会服务部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医院社会工作的历史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林姗 张孙彪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93,共4页
1921年,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成立,医疗社会服务理论及个案工作方法在近代中国社会逐渐传播和实践。这种以医院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模式,开启了近代中国医疗领域向社会医学模式转型的序幕。近代医院社会工作者在理念宣扬、方法改进和人... 1921年,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成立,医疗社会服务理论及个案工作方法在近代中国社会逐渐传播和实践。这种以医院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模式,开启了近代中国医疗领域向社会医学模式转型的序幕。近代医院社会工作者在理念宣扬、方法改进和人才培养等层面积极探索,留下众多宝贵经验。尤其是他们强调并实践医院社会工作应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加以开展。当下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医疗服务人文关怀的增强,都能从其中汲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会工作 北平协和医院 社会服务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