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视广告的社会文本解读 |
吴文虎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5
|
|
2
|
观念形态与社会文本——关于文化研究的对话 |
刘岩
王晓路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3
|
美国文化研究的主题嬗变及发展——以美国文化研究期刊《社会文本》(1979-2009)为例 |
张彦敏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4
|
译者行为研究“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系统 |
周领顺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5
|
社会性文本与粉丝型受众--解析电视剧《蜗居》及其粉丝 |
蔡骐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6
|
文学文本与意识形态——试论齐马“文本社会学”的意识形态观 |
喻琴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7
|
“情感”主题的张扬——影片《钢的琴》文本社会学解读 |
喻琴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8
|
空间的面向、激活与转译——关于庞茂琨绘画视觉机制的解析 |
刘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三位一体译者行为研究 |
李正栓
吴朝凤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民间文学”文本意义的多维建构 |
吴晓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1
|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三位一体译者行为研究 |
李正栓
刘帅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2
|
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发展轨迹及其解释力 |
闫怡恂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3
|
儿童文学经典复译现象的译者行为研究——以《金银岛》为例 |
姜淑芹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神探亨特张》艺术形象的社会学解读 |
郝永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5
|
语文教学中的交际情境意识培养策略——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 |
陈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译者行为互动关系分析 |
周领顺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8
|
|
17
|
艺术人类学视域中的民间艺术旅游展演 |
吴晓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8
|
思考设计:历史、进步与批评 |
大卫.瑞兹曼
徐达艳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14 |
1
|
|
19
|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问题 |
王杰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20
|
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下的美国文学本质论——以模仿论和再现论为批评视角 |
胡铁生
张立峰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