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 被引量:145
1
作者 范兴华 方晓义 +2 位作者 刘杨 蔺秀云 袁晓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7-663,共17页
采用整群取样方法对选自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社会认同在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整体上并不明显,其社会文化适应状况整体良好;歧视知觉对社会文化适应有显著负... 采用整群取样方法对选自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社会认同在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整体上并不明显,其社会文化适应状况整体良好;歧视知觉对社会文化适应有显著负向预测性(β=-0.39,p<0.001);在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的负向预测关系中,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城市认同有增强作用,老家认同有缓冲作用;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受到城市认同、老家认同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歧视知觉 社会支持 社会认同 社会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大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平 毕月花 汪念念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2-313,共2页
文化适应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但是,国内学界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上较为薄弱。本研究探讨藏族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社会文化适应 藏族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文化背景下的移民社会文化适应——以宁夏清河机械厂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有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129,共4页
宁夏清河机械厂是三线建设时期迁建的军工企业,由于受特殊的管理体制、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文化孤岛。从该企业转型失败后职工的社会生活状况看,孤岛文化背景是影响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孤岛文化与迁入地... 宁夏清河机械厂是三线建设时期迁建的军工企业,由于受特殊的管理体制、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文化孤岛。从该企业转型失败后职工的社会生活状况看,孤岛文化背景是影响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孤岛文化与迁入地文化差异过大,增加了两种文化对接和整合的难度;单一的社会关系网络导致移民获取社会资源的渠道狭窄,社会运作资本不足;独特的心理状态抑制了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的意愿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孤岛 社会文化适应 清河机械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柳 傅纳 王孟楠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101,共9页
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之下,中国远赴海外留学的人数日益增多,社会文化适应成为这一群体首要面临的问题。如何帮助这一群体实现有效良好的适应是一项亟需探讨的重要命题。通过对892名中国留学生进行调查,重点考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 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之下,中国远赴海外留学的人数日益增多,社会文化适应成为这一群体首要面临的问题。如何帮助这一群体实现有效良好的适应是一项亟需探讨的重要命题。通过对892名中国留学生进行调查,重点考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留学时长对中国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显著正向预测社会文化适应,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社会文化适应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其中非中国朋友支持和家人支持对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最大;2.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并且在社会支持和社会文化适应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留学时长能够显著预测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其中留学时长0-6(含)个月(vs12个月以上)能够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社会文化适应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一般自我效能感 社会支持 留学时长 社会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自尊、健康心理资本和社会文化适应特点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自尊、健康心理资本、社会文化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对河南省4所学校初一流动儿童进行测评,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得分存在...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自尊、健康心理资本、社会文化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对河南省4所学校初一流动儿童进行测评,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男(102.85±13.63),女(107.54±13.50)];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流动儿童在自尊因子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独生子女(30.33±4.49),非独生子女(28.13±4.65)];流动儿童在自尊(27.77±4.58)、自我效能(31.40±7.27)、希望(29.54±6.30)和社会文化适应(103.91±13.06)因子上的得分与非流动儿童(分别为28.92±4.65、33.17±7.00、31.39±6.35和107.94±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的自尊、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因子得分与社会文化适应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3、0.471、0.368、0.395和0.352)。结论流动儿童在陌生的城市环境中,学校和家庭应通过培养他们的自尊和健康心理资本以提升其社会文化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自尊 健康心理资本 社会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流动儿童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积极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初中流动儿童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积极心理资本与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和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对河南省4所学校478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流动儿童在家庭实际亲... 目的为了探讨初中流动儿童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积极心理资本与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和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对河南省4所学校478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流动儿童在家庭实际亲密度(69. 02±11. 07)、自我效能(31. 09±7. 11)、希望(29.21±6. 16)、乐观(29. 79±5. 77)和社会文化适应(103. 58±13. 40)上的得分与非流动儿童(分别为71.53±10.06、33.15±7.00、31.42±6.33、31.19±6.45和107.92±13.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初中流动儿童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积极心理资本的各因子与社会文化适应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8、0.212、0.465、0.380、0.394和0.340, P<0. 05~0.001);积极心理资本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社会文化适应之间发挥全部中介作用(P <0.001)。结论父母应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和提高初中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流动儿童 家庭亲密度适应 积极心理资本 社会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文雯 刘金青 +1 位作者 胡蝶 陈强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7,共8页
国际学生有着学生和外国旅居者的双重身份,本研究主要关注其作为学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国际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性可分为交际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和认知适应性,适应性的水平主要受到与中国师... 国际学生有着学生和外国旅居者的双重身份,本研究主要关注其作为学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国际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性可分为交际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和认知适应性,适应性的水平主要受到与中国师生互动情况的影响。国际学生与中国师生互动越好,越能更好地完成社会文化适应。研究结果还显示,较之来自西方国家的学生,东亚地区的留学生在文化适应上遇到更多的困难。此外,满意度可以作为预测社会文化适应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适应 社会互动 文化距离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谭瑜 陶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研究表明,参与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整体心理适应状况良好,在社会文化适应五维度中,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困难最大,其次为学业适应。学历、留学时长、国内阶段教学满意度等因素对学生的整体跨文化适应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心理适应 社会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策略——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研究》
9
作者 闫秀梅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为追求更优质的生活和工作而迁入城市。但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时遭遇重重困难,如户籍壁垒、职业技能与城市需求脱节、社会文化适应障碍等。这些问题能否有效缓解和解决,不仅关乎农业...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为追求更优质的生活和工作而迁入城市。但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时遭遇重重困难,如户籍壁垒、职业技能与城市需求脱节、社会文化适应障碍等。这些问题能否有效缓解和解决,不仅关乎农业转移人口的未来,也关乎城市长久治理成效。由陈晨编著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研究》一书,详细探讨了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效促进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 城市化步伐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治理成效 社会文化适应 职业技能 新型城镇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本质及教育培训的缺失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桂春 卢丽华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28期61-64,共4页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对该群体实施有效教育培训的前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其群体实现现代化、价值实现途径多元化、主动适应社会文化"变迁"、教育需求与"唯上发展"得到满足的过程。基于此,其教育...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对该群体实施有效教育培训的前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其群体实现现代化、价值实现途径多元化、主动适应社会文化"变迁"、教育需求与"唯上发展"得到满足的过程。基于此,其教育培训实施的应然功能是促进该群体的和谐、自由发展。比较而言,当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存在目标异化、内容选择狭隘及供需错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教育培训 社会文化适应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规律的浙江探索 被引量:18
11
作者 马仁锋 金邑霞 赵一然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9,共7页
乡村振兴是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高度发展而产生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全球性议题。文章回顾浙江省2000年以来以乡村人居补短板、文化传承、村务自治为主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历程、特征、重大举措,诠释浙江省从"千万工程"到"... 乡村振兴是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高度发展而产生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全球性议题。文章回顾浙江省2000年以来以乡村人居补短板、文化传承、村务自治为主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历程、特征、重大举措,诠释浙江省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的建设经验,审视浙江乡村复兴的科学规律实践。研究发现:开展乡村生态环境整治与增强生态环境服务设施供给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前提与主线;以美丽人居为基础,衍生美丽产业,全面提升乡村复兴的经济资本与环境资本,进而振兴文化社会资本,科学诠释了乡村复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以"美丽乡村"为标靶的乡村振兴,既践行了中国梦的乡村指南,又重在统筹规划与构建因地制宜的乡村复兴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空间规划 绿色发展 社会文化适应 乡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