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新语汇——关于“某嫂”称谓法 |
李明洁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2
|
新茶饮浪潮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文化原因分析 |
齐双阳
谭斯颖
|
《茶叶》
|
2025 |
0 |
|
3
|
社会—文化现象的过程分析研究——有关巴特的“策略与过程研究”方法的理解 |
黄建生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4
|
成仿吾晚年谈鲁迅 一种既往的文化现象或心理现象的回顾 |
阎焕东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5
|
新课程背景下对“文化反哺”现象的再认识 |
李步秋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6
|
试论期刊编辑活动的特性和社会文化功能 |
徐波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1
|
|
7
|
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发展的人文环境 |
刘德佩
白君玲
|
《体育文化导刊》
|
1992 |
1
|
|
8
|
论体育文化对现实社会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 |
唐汉滔
|
《体育文化导刊》
|
1992 |
1
|
|
9
|
“炒书”现象的文化透视 |
纪红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0
|
体育文化问题的初步探讨 |
程志理
|
《体育科学》
|
1988 |
9
|
|
11
|
关于体育起源与发展的社会学思考 |
刘德佩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
1988 |
8
|
|
12
|
沉默的呐喊:《暴裂无声》中的符号隐喻、阶层症候与社会寓言 |
徐爽
袁铭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13
|
论列斐伏尔文化批判的符号学维度 |
张碧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4
|
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 |
杨信彰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5
|
奥林匹克与和谐社会建设 |
李敏卿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6
|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
宣锋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0 |
|
17
|
社会话语与“软环境”建设 |
杨锃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8
|
审美价值:调和“文化”与“市场”的利器 |
卢娜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9
|
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上) |
周(亠燮)藩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20
|
“花儿会”的多维文化意蕴及其对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弘扬 |
康芮婷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