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的社会化与当代社会文化制度变迁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小兵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63,共5页
本文认为知识的社会化的过程既是知识为社会所接受而同化的过程 ,也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实现的过程。知识的社会化需要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上进行。随着现代社会国家建制的组织化以及经济运行的资本化 ,越来越多的知识... 本文认为知识的社会化的过程既是知识为社会所接受而同化的过程 ,也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实现的过程。知识的社会化需要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上进行。随着现代社会国家建制的组织化以及经济运行的资本化 ,越来越多的知识组织在当代兴起 ,它们围绕着知识的生产与消费。以不同组织形式分别实现着知识产品特有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或文化功能。就当代社会而言 ,知识社会化的主要形式是知识的资本化。伴随着知识资本化的进程 ,当代社会的文化制度 ,尤其是教育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组织 价值 社会 资本化 社会文化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构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冶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7,共4页
由于对文化和制度的不同理解,近代以来学界的文化制度建构理论大致分为"限定式"建构、"结构式"建构和"生成式"建构三种模式。其中,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成式"建构模式强调文化生成的实... 由于对文化和制度的不同理解,近代以来学界的文化制度建构理论大致分为"限定式"建构、"结构式"建构和"生成式"建构三种模式。其中,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成式"建构模式强调文化生成的实践基础,认为现实的人是推动文化生成、传播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建构文化制度的目标是发展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构即依照"生成式"建构模式,在已有历史基础上,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立足基点,以人民为中心,在把握文化整体性中突出文化的意识形态根本属性,围绕人民需求、人民发展、人民创造力来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建构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待技术与文化的态度看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明国 《人民论坛》 2002年第7期58-60,共3页
传统的技术与文化是具有特殊性和民族性的,现代的技术与文化则是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正确认识与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得本国或民族的技术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就需要通过实施文化与技术变革,打破自身传统的封闭模式,使... 传统的技术与文化是具有特殊性和民族性的,现代的技术与文化则是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正确认识与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得本国或民族的技术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就需要通过实施文化与技术变革,打破自身传统的封闭模式,使本国的技术与文化融入到世界之中。同时,应保持本国技术与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文化中心主义 技术转移 社会文化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青年角色过渡问题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9
4
作者 马德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4年第5期61-69,共9页
角色过渡问题是青年理论研究的一大盲区。本文认为,青年角色过渡问题研究既是青年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现实问题的需要。文章就青年角色过渡问题的把握,影响青年角色过渡的因素,以及青年角色过渡问题研究需注意的若干方面,提出... 角色过渡问题是青年理论研究的一大盲区。本文认为,青年角色过渡问题研究既是青年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现实问题的需要。文章就青年角色过渡问题的把握,影响青年角色过渡的因素,以及青年角色过渡问题研究需注意的若干方面,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理论 角色过渡 预备社会 青年角色 社会文化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