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语世界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概念发展脉络与相互关系——兼论社会工作的教育学取向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威 《社会工作》 2016年第6期3-24,124,共23页
欧洲大陆德语国家的社会工作与众不同,其独特性首先体现在多个基本概念并存以及社会工作有着鲜明的教育学取向。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概念并存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教育学最初作为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的职业分支领域,是对家庭日益弱... 欧洲大陆德语国家的社会工作与众不同,其独特性首先体现在多个基本概念并存以及社会工作有着鲜明的教育学取向。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概念并存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教育学最初作为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的职业分支领域,是对家庭日益弱化的社会化功能和教育功能所进行的一种补充和替代,而社会工作最初作为面向成人的救助性工作和福利服务工作,是对家庭日益降低的社会保障功能所进行的一种补充和替代。历史上,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是分开发展的、成为两个不同的职业分支领域。社会教育学发展成为一个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的教育领域,它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当今,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已趋于交汇和融合,但同时保持其各自独特性。两者的共性在于:个体和家庭的社会化任务由社会和国家承担、两者均致力于减少社会困境。对两者发展脉络和相互关系的分析也显示出:德语国家的社会工作有着鲜明的教育学色彩和取向,当然这一取向基于对现代教育学和广义教育(而非狭义教育)思想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国家 社会教育学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教育学取向 广义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教育学视角下的儿童青少年和家庭专业工作新探索——以“华仁模式”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威 《社会工作》 2015年第1期3-34,58,共33页
社会教育学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的教育领域,也是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务的社会工作,其主要功能是补充和协助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国内率先推动"社会教育学"领域的建... 社会教育学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的教育领域,也是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务的社会工作,其主要功能是补充和协助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国内率先推动"社会教育学"领域的建立与发展,探索和创立一种崭新的华仁工作模式。本文以"华仁模式"为例,从社会教育学的视角探讨儿童青少年和家庭专业工作作为一个综合性服务领域的理论基础、功能定位、实践操作和职业发展。在界定基本概念并阐述"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关系之后,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了"华仁模式"的主要特点:应对隐性社会问题、理论基础、功能定位、服务内容、反思性视角、本土文化视角、对专业性和专业素质的理解,并分析"华仁模式"对国内丰富和发展社会教育学领域的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教育学 社会工作 儿童青少年和家庭专业工作 华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社会工作理论:盖尔图特·波尔摩的社会教育学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威 《社会工作》 CSSCI 2020年第4期29-39,110,共12页
古典社会工作理论形成于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作为学科和职业的萌芽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德国社会工作思想先驱盖尔图特·波尔摩分析"一战"带给社会结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的创伤后,修正了当时一些社会教育学者的观点,... 古典社会工作理论形成于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作为学科和职业的萌芽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德国社会工作思想先驱盖尔图特·波尔摩分析"一战"带给社会结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的创伤后,修正了当时一些社会教育学者的观点,强调社会教育学是指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的教育领域。支持家庭、培养家长能力的预防性工作是重心,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学作为初级、二级和三级教育领域相辅相成,共同承担起"使儿童青少年获得广义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任务。盖尔图特·波尔摩的观点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启示是,加快社会工作立法,设立社会工作官方机构;从个体与环境的双重视角,建构系统地应对儿童青少年和家庭问题的专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社会工作理论 盖尔图特·波尔摩 社会教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教育学视角下影响青少年责任感的因素与教育对策
4
作者 刘一凡 《教育界》 2020年第33期73-74,共2页
社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进行了补充。文章简单介绍了社会教育学和青少年社会教育,从个人素养、同伴影响、教师引导、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五个方面对社会教育学视角下青少年责任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德育、... 社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进行了补充。文章简单介绍了社会教育学和青少年社会教育,从个人素养、同伴影响、教师引导、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五个方面对社会教育学视角下青少年责任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德育、教师榜样、家校合作、社会风气等方面对社会教育学视角下青少年责任感的教育对策展开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教育学 青少年 责任感 教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家庭专业社会服务及其法律体系发展规律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威 《社会工作》 2016年第4期7-38,124-125,共32页
德国的家庭专业社会服务经历了"从个体到环境""从介入到预防""从监督问题到支持家庭"的历史演变。保守型福利国家和社会法制国家的框架、较强的国家性和社会福利市场经济思想、独特的社会教育学思想,造... 德国的家庭专业社会服务经历了"从个体到环境""从介入到预防""从监督问题到支持家庭"的历史演变。保守型福利国家和社会法制国家的框架、较强的国家性和社会福利市场经济思想、独特的社会教育学思想,造就了当今德国"高度立法化、高度机构化、高度职业化"的家庭专业社会服务及其法律体系。其"政府的高度统领性和参与度"、"预防思想"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双重视角,对中国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家庭专业社会服务 法律体系 德国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 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社会工作的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威 《社会工作》 2018年第3期62-80,共19页
因历史发展脉络和职业分支发展传统的不同,在德国社会工作中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概念并存,社会工作具有鲜明的教育学特征;诠释主义、现象学、批判理论、实证主义等多样化的科学认识论传统,使得德国社会工作学科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理... 因历史发展脉络和职业分支发展传统的不同,在德国社会工作中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概念并存,社会工作具有鲜明的教育学特征;诠释主义、现象学、批判理论、实证主义等多样化的科学认识论传统,使得德国社会工作学科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在保守型福利国家和社会福利市场经济思想的框架下,德国社会工作职业呈现出以下特征: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立法程度较高、国家的核心统领作用较强、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较为成熟、强调"助人与监督"的双重职能、兼顾预防与介入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双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社会工作 社会教育学 社会政策 福利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巡礼: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7
《社会工作》 201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由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德籍教授张成博士于2013年1月创立。张威博士在德国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领域学习、工作和生活近15年,2011年回国后积极致力于社会工作教学、科研与... 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由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德籍教授张成博士于2013年1月创立。张威博士在德国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领域学习、工作和生活近15年,2011年回国后积极致力于社会工作教学、科研与服务,积极推进“社会教育学”领域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锦江区 专业服务机构 社会工作 发展中心 中国 应用心理学专业 社会教育学 民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工作”立法的思想基础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威 《社会工作》 2017年第2期12-18,35,共8页
本文以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工作"为例,以中国和德国为观察视角,分析和思考"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工作"立法的社会教育学思想基础。"社会教育学"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三个独... 本文以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工作"为例,以中国和德国为观察视角,分析和思考"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工作"立法的社会教育学思想基础。"社会教育学"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的教育领域,是应对儿童青少年自身的"教育"、"成长与发展"、"社会化"问题以及支持和辅助其核心成长环境(家庭)的重要专业领域。"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工作"领域的立法首先需要建立社会教育学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立法 思想基础 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工作 社会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悼念方辰教授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心理科学进展》 1983年第1期80-80,共1页
方辰教授(号旦明)是广东省著名心理学家、广东省心理学会理事、广州市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方辰教授是湖北省鄂城县人。1904年10月生,1983年2月25日在北京逝世。方辰教授192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 方辰教授(号旦明)是广东省著名心理学家、广东省心理学会理事、广州市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方辰教授是湖北省鄂城县人。1904年10月生,1983年2月25日在北京逝世。方辰教授192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1933年担任武昌中华大学讲师,1942年担任四川白沙女子师院副教授、教授,1946年任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教授,1949年任南昌中正大学教授。解放后历任南昌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1953年任华南师院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事业 中国民主同盟 广东省 副教授 心理学会 广州市 大学教授 社会教育学 心理学家 中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学方式培养更好的优秀音乐人才
10
作者 曹恒琴 《剧影月报》 2009年第1期165-165,共1页
自从个人演奏转向到从事少儿音乐教育后,本人不断认真学习,除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外,还认真研读了《儿童心理学》、《社会教育学》以及相关音乐教育方面的专著,对自己专业的转向有了新的认识。目前在关于课外音乐教育的教材还没... 自从个人演奏转向到从事少儿音乐教育后,本人不断认真学习,除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外,还认真研读了《儿童心理学》、《社会教育学》以及相关音乐教育方面的专著,对自己专业的转向有了新的认识。目前在关于课外音乐教育的教材还没有少年宫专用的系统教材情况下,怎样来培养孩子对手风琴的认识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式 音乐人才 培养 《儿童心理学》 音乐教育 社会教育学 少年宫 手风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