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与社会政治稳定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高伯文 黄玉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2-67,共6页
对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与社会政治稳定的探讨高伯文黄玉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既是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又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大调整。然而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非常态分化,必然会引发政治领域中的非稳态因素,使社... 对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与社会政治稳定的探讨高伯文黄玉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既是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又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大调整。然而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非常态分化,必然会引发政治领域中的非稳态因素,使社会政治稳定受到影响。如何在当前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治稳定 经济转型 利益协调 西部地区 利益分化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城镇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方盛举 陈立春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5-31,共7页
边疆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可能产生一些矛盾问题,从而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形成的民族隔阂加深的问题;民族意识增强所产生的民族排他性问题;民族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 边疆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可能产生一些矛盾问题,从而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形成的民族隔阂加深的问题;民族意识增强所产生的民族排他性问题;民族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化发展所产生的价值观冲突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完善所产生的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缓慢问题;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所产生的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问题等等。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保持清醒和透彻的认识,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民族自治地方 社会政治稳定 少数民族 主要因素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意识 民族发展意识 自治权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管理创新: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性工程 被引量:6
3
作者 唐皇凤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0,共6页
当前,中国虽然保证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大局稳定,但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逐步显露,大局稳定但局部不稳定、政治稳定但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成为当前中国稳定格局的基本特征。要实现长期而可持续的社会政治稳定,必须推进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和创... 当前,中国虽然保证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大局稳定,但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逐步显露,大局稳定但局部不稳定、政治稳定但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成为当前中国稳定格局的基本特征。要实现长期而可持续的社会政治稳定,必须推进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改变以行政权为主导的一元化治理模式,形成国家、市场、社会三者之间有机互动的协作治理模式。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不断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积极培育现代社会组织,不仅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实现中国社会政治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战略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转型危机 协作治理 社会政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政治稳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居涛 魏自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4期48-52,共5页
我国的改革和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只有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才能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在经济方面克服和纠正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保持一定的差... 我国的改革和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只有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才能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在经济方面克服和纠正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保持一定的差距是必然的,也是需要的,但是不能过分悬殊。现在,我国的个人收入差距已经很大,如不加以克服,任其扩大,势必引起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收入 差距悬殊 社会政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谈话十年来民主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与社会政治稳定 被引量:3
5
作者 俞歌春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5-39,共5页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政治学视野下提出了扩大有序民主政治参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思路,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继续探索准备了理性的思想方法和正确的理论前提。南方谈话后,有序民主政治参与在健全民主体制,优化民主政治参与机制,...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政治学视野下提出了扩大有序民主政治参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思路,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继续探索准备了理性的思想方法和正确的理论前提。南方谈话后,有序民主政治参与在健全民主体制,优化民主政治参与机制,拓宽民主政治参与渠道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对实现政治稳定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谈话 民主政治参与 社会政治稳定 邓小平 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社会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关于新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宋仕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36,共2页
社会政治稳定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 ,邓小平关于新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思想 ,是指导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政治稳定 改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 被引量:2
7
作者 窦效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33,共3页
民族问题是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特别是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一是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二是要重视科学的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要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问题;四是... 民族问题是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特别是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一是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二是要重视科学的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要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问题;四是要揭露打击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破坏活动的不法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问题 社会政治稳定 改革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与社会政治稳定 被引量:1
8
作者 窦效民 孙龙国 《理论月刊》 CSSCI 1995年第7期21-24,共4页
宗教与社会政治稳定窦效民,孙龙国宗教是一种经久而普遍的社会现象。宗教既属于人们的思想信仰问题,又是社会政治问题。既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科学、哲学等社会实体和社会意识,又以特有的“神”力扣击教徒的... 宗教与社会政治稳定窦效民,孙龙国宗教是一种经久而普遍的社会现象。宗教既属于人们的思想信仰问题,又是社会政治问题。既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科学、哲学等社会实体和社会意识,又以特有的“神”力扣击教徒的心弦,从而给社会政治稳定以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治稳定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社会主义 宗教问题 宗教活动 信教群众 宗教组织 社会控制 党的领导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学著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政治参与 社会政治稳定 利益集团 公民政治参与 经济发展 政治活动 劳动群众 政治权威 安全阀门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政治稳定视域下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宏良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4-171,共8页
社会政治稳定所追求的政治秩序内在地包含制度与价值两个层面,即制度秩序与价值秩序的统一。制度秩序是一种显性秩序和刚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外在表现形态,价值秩序则是一种隐性秩序和柔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深层结构。现代... 社会政治稳定所追求的政治秩序内在地包含制度与价值两个层面,即制度秩序与价值秩序的统一。制度秩序是一种显性秩序和刚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外在表现形态,价值秩序则是一种隐性秩序和柔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深层结构。现代国家的价值秩序一般是通过国家意识形态的力量塑造形成的,一方面通过塑造政治信仰,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维系政治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共同的道德与文化价值观,国家意识形态成为促进社会团结、实现社会整合的价值基础。国家意识形态作用于社会政治稳定的内在机制体现为社会凝聚机制、政治认同机制和政治整合机制。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两个层面来看,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对于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治稳定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制度秩序 价值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关于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宋斌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18,共6页
关于如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十分强调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性,并就如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出了一套系统而有效的措施。这是他对国际共产... 关于如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十分强调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性,并就如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出了一套系统而有效的措施。这是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特别是对建国以来我国政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而全面总结的结果,是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他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在它夺取国家政权成为统治阶级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治稳定 邓小平 思想政治工作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官僚主义 “文化大革命”期间 领导干部 改革开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公安机关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12
作者 张宗亮 解永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2-157,共6页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进入了一个社会矛盾高发期,各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不断涌现和积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作为...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进入了一个社会矛盾高发期,各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不断涌现和积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前哨和基础力量,必须适时加强相关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维稳能力体系,从而切实担负起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基层公安机关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能力 社会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及对策
13
作者 王孝春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5,共3页
全球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力求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关键词 全球化 挑战 社会政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
14
作者 胡传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28-33,共6页
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是社会和政局的稳定,核心内容是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定,根本标志是基本政策的稳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法是: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社会进步和发展是基础,改革开放是手段,依法治国是保障,正... 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是社会和政局的稳定,核心内容是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定,根本标志是基本政策的稳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法是: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社会进步和发展是基础,改革开放是手段,依法治国是保障,正确的舆论宣传是关键。邓小平的社会政治稳定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极大地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政治稳定 基本内涵 基本方法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念变革与社会政治稳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兴良 《求实》 CSSCI 1997年第6期26-29,共4页
价值观念变革与社会政治稳定□赵兴良在我国,伴随着社会体制结构转型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价值观念变革中的矛盾和冲突也相当激烈,并可能演化为种种失落和失控状态,造成思想混乱和凝聚力下降,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有必... 价值观念变革与社会政治稳定□赵兴良在我国,伴随着社会体制结构转型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价值观念变革中的矛盾和冲突也相当激烈,并可能演化为种种失落和失控状态,造成思想混乱和凝聚力下降,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价值观念与社会政治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变革 价值观念 社会政治稳定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传统价值观念 稳定因素 意识形态 价值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政治稳定
16
作者 汪一洋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8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社会政治稳定 现代化进程 中国经济现代化 经济的现代化 传统社会 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 政治动荡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洋务运动 政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能力:一个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的研究框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17
作者 王向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50-156,共7页
维护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研究提出了嵌入能力的研究框架,阐释了嵌入能力的内涵、维度与逻辑,从认知嵌入能力、文化嵌入能力、结构嵌入能力和政治嵌入能力四个维度对西藏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总... 维护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研究提出了嵌入能力的研究框架,阐释了嵌入能力的内涵、维度与逻辑,从认知嵌入能力、文化嵌入能力、结构嵌入能力和政治嵌入能力四个维度对西藏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西藏社会政治稳定的治理效果在社会认同、关系建构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三个层面得到了体现,基于能力建设主体分析了影响稳定的应嵌、脱嵌与反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性 国家治理 嵌入能力 社会政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打”与西藏社会政治稳定
18
作者 毛欣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3,共2页
西藏地处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沿 ,长期面临达赖集团的干扰破坏 ,国际敌对势力也企图把西藏作为“分化”、“西化”中国的突破口。从西藏面临的反分裂斗争形势出发 ,以史为鉴 ,“严打”是必要的。同时 ,“严打”还应结合西藏... 西藏地处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沿 ,长期面临达赖集团的干扰破坏 ,国际敌对势力也企图把西藏作为“分化”、“西化”中国的突破口。从西藏面临的反分裂斗争形势出发 ,以史为鉴 ,“严打”是必要的。同时 ,“严打”还应结合西藏的实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打” 西藏 社会政治稳定 反分裂斗争 公安机关 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与政治稳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留富 《学习论坛》 1998年第12期23-24,共2页
社会深障被形象地喻为观代社会的“安全阀”,观代市场经济国家都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其政治稳定功能。我国经过20年的改革实践,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保障对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 社会深障被形象地喻为观代社会的“安全阀”,观代市场经济国家都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其政治稳定功能。我国经过20年的改革实践,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保障对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这种作用将越来越大,社会保障与政治稳定的关系也将越来越密切。就当前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至少可以从其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控制人口增长的关系上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政治稳定 控制人口增长 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居民收入差距 社会主义 社会保障体系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必须加强党的建设
20
作者 蔡娟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4,共2页
社会政治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而我党自身的状况对中国社会政治的稳定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其中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维护中国社... 社会政治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而我党自身的状况对中国社会政治的稳定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其中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保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治稳定 党的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