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动研究的社会探究之道——以台湾社工专业实践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龚尤倩 夏林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66,共10页
文章以"社会改变取向的行动研究"的社会探究路径,回观台湾社工专业的政治历史与发展过程,认为在台湾特定脉络下,透过执政与政策权力、专业组织与个体户社工等不同层次的社会系统相互穿透作用下,形成了台湾社工专业化发展的现... 文章以"社会改变取向的行动研究"的社会探究路径,回观台湾社工专业的政治历史与发展过程,认为在台湾特定脉络下,透过执政与政策权力、专业组织与个体户社工等不同层次的社会系统相互穿透作用下,形成了台湾社工专业化发展的现况与难题。台湾经验可以成为其他地区社工发展的参照案例,培养有自觉觉他能力、以社工实践知识为志业的工作者,才能利益众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改变取向的行动研究 社会探究 社工专业 实践知识 福利民营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观历史辨识经验寻找变的力量——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行动研究是为了促进改变。从产生至今,行动研究已经发展出科学技术的行动研究、实践取向的行动研究和批判解放的行动研究三种主要流派。台湾辅仁大学夏林清教授在台湾实践和推动的行动研究,是在其导师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n)《反映... 行动研究是为了促进改变。从产生至今,行动研究已经发展出科学技术的行动研究、实践取向的行动研究和批判解放的行动研究三种主要流派。台湾辅仁大学夏林清教授在台湾实践和推动的行动研究,是在其导师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n)《反映的实践者》的基础上,转承了实践取向和批判解放的行动研究学派,并在台湾30多年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而活化了行动研究,它对"改变"尤其具有深刻的解释。夏林清教授强调一个行动者的行动研究应该根植于自己的历史和情景脉络中,承接历史和前人的资粮,从中寻找改变的方向和行动的动力。强调他山之石只有立基于自己的历史和实践才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行动研究 反映回观 历史经验 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与历史:吴文藻与费孝通在社会学本土化取向上的间距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梓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21-28,共8页
针对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这一较具争议性的话题进行了探讨,试图回到吴文藻与费孝通两位跨代社会学大师那里,重新审视他们对于社会学本土化的观点。通过梳理发现,两人既有关联性也有实质上的区别:吴文藻在社会学本土化问题上所持的是以&qu... 针对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这一较具争议性的话题进行了探讨,试图回到吴文藻与费孝通两位跨代社会学大师那里,重新审视他们对于社会学本土化的观点。通过梳理发现,两人既有关联性也有实质上的区别:吴文藻在社会学本土化问题上所持的是以"行动"为取向的社区研究,费孝通则一直践行着吴文藻所提倡的社区研究;而与吴文藻研究所不同的是,费孝通认为社区研究也可以有历史维度,特别是在其晚年的学术反思中愈加突出历史维度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两人虽在社会学本土化取向上存在着间距,但对当代中国社会学建设均有积极的倡导意义,即中国社会学在坚持一贯的"行动"取向之外,"历史"维度取向的社会学研究将丰富和确证中国社会学的"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藻 费孝通 中国社会 本土化 社区研究 行动取向 历史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