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控制理论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青瑞 迟萍萍 宋占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8-121,共4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城市流动人口的膨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各种思潮的泛滥,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思想的成长和行为表达方式的变化,多种因素作用下,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新一轮的高发...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城市流动人口的膨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各种思潮的泛滥,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思想的成长和行为表达方式的变化,多种因素作用下,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新一轮的高发态势,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通过对当下青少年犯罪现象、成因和特点的剖析,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应该重视亲职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尊重和关爱学生,发挥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多方协作,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青少年犯罪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社会青少年犯罪成因剖析——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30
2
作者 钟其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6-200,共5页
社会控制理论是当代犯罪社会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工具,其为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理论在结合我国转型社会的现实国情基础上可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提供一种路径。本文以社会控制理论为核心,通过对犯罪青少年自... 社会控制理论是当代犯罪社会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工具,其为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理论在结合我国转型社会的现实国情基础上可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提供一种路径。本文以社会控制理论为核心,通过对犯罪青少年自身因素,国家公权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引导、预防、处置之道,以及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诸种社会环境情势等的深入剖析,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是个体身心失衡、政府防控缺位和社会环境失序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青少年犯罪 成因 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俊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社会控制理论是当代犯罪社会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工具,其为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理论在结合我国转型社会...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社会控制理论是当代犯罪社会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工具,其为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理论在结合我国转型社会的现实国情基础上可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提供一种路径。文章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以学校为出发点,就如何防范未成年人犯罪提出了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未成年人 学校教育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控制理论的三大历史阶段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桂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0-76,共7页
社会控制理论的三大历史阶段杨桂华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就开始探讨社会的自我控制,许多先哲用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社会控制思想。但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些文章,一谈社会控制常常只谈控制... 社会控制理论的三大历史阶段杨桂华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就开始探讨社会的自我控制,许多先哲用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社会控制思想。但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些文章,一谈社会控制常常只谈控制论的思想,对在控制论以前的社会学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理论 自在控制 社会结构 自为控制 《德意志意识形态》 杜尔克姆 社会系统 社会哲学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法律孤儿”机构救助问题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君健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5,55,共7页
以质性研究为取向,运用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透过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对"法律孤儿"救助机构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以及控制理念下机构管理者的行动进行考察,发现现行机构救助模式下的机构控制力度、致密度、刚度过大剥夺了儿童... 以质性研究为取向,运用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透过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对"法律孤儿"救助机构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以及控制理念下机构管理者的行动进行考察,发现现行机构救助模式下的机构控制力度、致密度、刚度过大剥夺了儿童生活技能习得的权利,使救助呈现缺乏情感,严格的道德控制导致孩子自尊降格,控制理念指导下的机构缺乏专业人员,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认为机构要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政府加强监管规范机构的运行,积极推广家庭、类家庭寄养模式,减轻机构控制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法律孤儿” 机构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的自主学习 被引量:2
6
作者 潘光文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0,共3页
作为课堂教学条件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反映出课堂教学由重教转向教与学并重的新变化。何谓自主学习?目前,教学理论界大多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其含义,对自主学习的社会学意义观照不够。那么,能否从社会学视角,揭示自主学习... 作为课堂教学条件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反映出课堂教学由重教转向教与学并重的新变化。何谓自主学习?目前,教学理论界大多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其含义,对自主学习的社会学意义观照不够。那么,能否从社会学视角,揭示自主学习社会学层面的特征,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基于这种思考,本文拟从社会学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 自我意识 学习目标 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玲 张兵娟 王涵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共8页
该研究选用西部103所中学学生质量监测数据,以赫希社会控制理论为分析框架,运用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社会控制四要素对中学生欺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控制各变量对欺凌行为影响显著。其中,学校依恋、奉献、信念... 该研究选用西部103所中学学生质量监测数据,以赫希社会控制理论为分析框架,运用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社会控制四要素对中学生欺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控制各变量对欺凌行为影响显著。其中,学校依恋、奉献、信念和同伴依恋对欺凌行为有显著负相影响,参与、家庭依恋和老师依恋对欺凌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由此提出,预防校园欺凌学校要"管""育"结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要重视德育教育,引领学生思想价值方向;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学生实践参与。同时,关注学生与父母、同学、老师、学校的依恋联结,以此,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从而抑制学生的欺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中学生 校园欺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分析的社会控制理论解读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宁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9-140,共2页
文章评述并应用社会控制理论,揭示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动态心理过程,运用该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的初步整合,丰富犯罪心理形成的探索,并讨论该视角提供的犯罪心理成因分析的研究路径,提出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青少年 违法犯罪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研究——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徐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114,共5页
社会控制理论是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理论,也是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的重要依据。从社会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效果取决于家庭、同伴、学校、社会环境及其自我心理认知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合理配置机构... 社会控制理论是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理论,也是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的重要依据。从社会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效果取决于家庭、同伴、学校、社会环境及其自我心理认知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合理配置机构资源、重建与恢复社会联系、注重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提供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 社会 社会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的药品监管决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冰 邵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为了解决药品监管决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过程中诸多的困惑与难题,探讨如何在矛盾中寻求科学的监管决策。方法: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分析药品监管决策过程,结合我国药监决策的实际情况,从影响因素角度展开探讨。结果与结论:为了保证药... 目的:为了解决药品监管决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过程中诸多的困惑与难题,探讨如何在矛盾中寻求科学的监管决策。方法: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分析药品监管决策过程,结合我国药监决策的实际情况,从影响因素角度展开探讨。结果与结论:为了保证药品监管决策系统稳定、动态地运行,药监部门应当改变监管理念,充实决策主体;建立信息的评价和反馈制度,选择恰当的监管手段,合理投放监管力量,做出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监管 决策 社会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控制理论与香港青少年越轨行为 被引量:2
11
作者 丘海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40-50,共11页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检验和重构赫西(Hirschi)用于解释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理论.研究资料取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研究中心在一九八二年所作的香港青少年心态调查(注).测量和模式建构均以赫西的理论为基础.利用因素分析技术、建构尺度和因经分...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检验和重构赫西(Hirschi)用于解释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理论.研究资料取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研究中心在一九八二年所作的香港青少年心态调查(注).测量和模式建构均以赫西的理论为基础.利用因素分析技术、建构尺度和因经分析技术检验理论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控制理论对越轨行为的解释力是中度或略偏低的.四个社会联结要素之一的"参与"对越轨行为的关系微弱.理论模型对非违法越轨行为的解释力大于违法越轨行为;对低年级学生的越轨行为解释力略大于高年级学生的越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越轨行为 社会控制理论 解释力 社区青少年 信仰 社会规范 依附 变项 理论模型 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安社会控制理论初探
12
作者 韩小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6期35-39,共5页
一、治安社会控制的涵义治安社会控制的涵义是,施控主体为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根据预定的治安目标而对受控客体实施的一种能动的作用,并最终达到这一目标。社会治安控制作为一种能动的治安作用,至少应有作用者(施控主体)、被作用... 一、治安社会控制的涵义治安社会控制的涵义是,施控主体为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根据预定的治安目标而对受控客体实施的一种能动的作用,并最终达到这一目标。社会治安控制作为一种能动的治安作用,至少应有作用者(施控主体)、被作用者(受控客体)以及将作用由作用者传递供给被作用者的传递者这三种元素。而这三种元素又组成了相对于客观的社会环境(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治安控制 治安信息 社会控制系统 治安目标 违法犯罪 客体 公安机关 社会环境 作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伯的伊斯兰社会控制理论研究
13
作者 冯璐璐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99,共8页
伊斯兰教兴起于双重运动,即政治的和宗教的。其决定性因素是这二者的"传奇式"结合。韦伯在其论著中提出了两个假设:其一,从麦加到麦地那的迁徙是穆罕默德一生的转折点;其二,他的伦理性预言是树立其政治威信的先决条件。宗教... 伊斯兰教兴起于双重运动,即政治的和宗教的。其决定性因素是这二者的"传奇式"结合。韦伯在其论著中提出了两个假设:其一,从麦加到麦地那的迁徙是穆罕默德一生的转折点;其二,他的伦理性预言是树立其政治威信的先决条件。宗教的问题和最为重要的政治统一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这就要求制度的分化和公务员的设立。伊斯兰封建政治中的奴隶军队和军事俸禄制,是伊斯兰国家所特有的构成之一,在伊斯兰俸禄制封建主义下的政治控制只是在政治上倾向于资本主义,但在经济上则不是。在韦伯看来,卡里斯马和理性行为是历史上的两次重大的创新力量。伊斯兰律法是一种由先知传达的法律天启,是神圣法的典范之一,但其种种特征处处表现出卡里斯玛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 伊斯兰 社会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人口社会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冰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4,共4页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变动由盲目发展逐渐走向静止,是人口发展规律的表现。在人口走向静止的进程中,人口政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口政策反映了客观人口规律的要求,是以客观人口规律为理论基础的。因此,我们研究人口政策...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变动由盲目发展逐渐走向静止,是人口发展规律的表现。在人口走向静止的进程中,人口政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口政策反映了客观人口规律的要求,是以客观人口规律为理论基础的。因此,我们研究人口政策就必须搞清楚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人口政策,提高贯彻人口政策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基础 两种生产理论 物质资料生产 人口政策 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过程 相适应 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生产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原则问题
15
作者 卞文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28-31,共4页
自1979年社会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禁区打开以来,社会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几十本专著、译著相继出版,十几所综合大学开办了社会学系,几十所学校建立了社会学教研室和开设了社会学课程。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社会学... 自1979年社会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禁区打开以来,社会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几十本专著、译著相继出版,十几所综合大学开办了社会学系,几十所学校建立了社会学教研室和开设了社会学课程。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社会学研究和教学还存在着明显的缺欠和问题,第一是社会学的对象问题;第二是社会学的中国化问题,等等。对此我认为,有必要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确立几个主要原则,以使我们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向前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的四化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研究 社会事实 理论研究 帕森斯 迪尔凯姆 理论体系 社会系统 社会交往 社会控制理论 孔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控制略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健全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95-98,103,共5页
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和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深化,社会控制问题已日益显露了其重要性。然而,到底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目标是什么?社会控制的结构如何?与对自然系统的控制相比,社会控制有些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加强和优化社会控制,做到“... 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和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深化,社会控制问题已日益显露了其重要性。然而,到底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目标是什么?社会控制的结构如何?与对自然系统的控制相比,社会控制有些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加强和优化社会控制,做到“控而不死,活而不乱”,使社会协调地、高速度地发展呢?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社会学界长期以来都满足于复述前人的结论,缺乏深入的探究。这不仅制约了社会控制理论研究的深入,也妨碍了现行社会控制体系改革的进行。有鉴于此,本文拟就社会控制理论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期推动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研究 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发展目标 维持社会秩序 改革实践 社会协调 重要性 发挥作用 学术界 高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社会控制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厚琴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8-11,共4页
儒学在中国古代社会控制实践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从“人性恶”出发 ,提出了“定分使群” ,“隆礼重法” ,富民化民 ,尚贤使能等一系列社会控制思想 ,“有助于时政” 。
关键词 社会控制思想 荀子 “人性恶” “隆礼重法” 明分使群 尚贤使能 社会组织结构 “礼” 控制管理 社会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犯罪问题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成文 傅健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1期162-165,共4页
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学研究主要存在三种社会学理论视角,即结构紧张理论视角、社会控制理论视角和文化冲突理论视角。从结构紧张理论视角来看,我国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些结构性因素影响和遏制了农民工用合法手段来实现其奋斗的目标;从社... 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学研究主要存在三种社会学理论视角,即结构紧张理论视角、社会控制理论视角和文化冲突理论视角。从结构紧张理论视角来看,我国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些结构性因素影响和遏制了农民工用合法手段来实现其奋斗的目标;从社会控制理论视角来看,农民工自身的社会因素和城市提供的犯罪目标和犯罪机会较多,从而客观的提高了农民工犯罪的机率;从文化冲突理论视角来分析,由于纵向文化冲突、横向文化冲突和阶层文化冲突使农民工的价值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因而导致农民工犯罪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犯罪 结构紧张理论视角 社会控制理论视角 文化冲突理论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欺凌的犯罪学理论分析与防控策略——以我国近3年100件网络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永升 吴卫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4,共10页
以犯罪学为研究进路,基于校园欺凌的基本特征、报道的完整度与客观性标准,从2015到2017年有关校园欺凌的网络新闻报道中筛选出100个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校园欺凌具有如下特点:主客体以初中生为主,女生欺凌现象更加突出;校园欺凌的形... 以犯罪学为研究进路,基于校园欺凌的基本特征、报道的完整度与客观性标准,从2015到2017年有关校园欺凌的网络新闻报道中筛选出100个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校园欺凌具有如下特点:主客体以初中生为主,女生欺凌现象更加突出;校园欺凌的形式多样,多由生活琐事引发;危害后果较严重,处理结果相对轻缓。借助美国学者赫希的自我控制理论,我们应从青少年自身的犯罪控制能力与犯罪机会的出现两个方面深入探寻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在社会综合治理理念指导下,双管齐下进行校园欺凌行为的治理。一方面,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强化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消除发生校园欺凌的内在原因;另一方面,从学校、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防范出现校园欺凌的机会,消灭发生校园欺凌的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自我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 校园欺凌防控 网络新闻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对教师施暴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卜昙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60,共6页
近年来学生对教师实施暴力行为的例子屡见不鲜,其后果对教师个人、学生自身、学校教育乃至社会发展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从社会控制、文化冲突及社会交换的理论视角分析,学生道德约束力不强、纪律和法律的控制力薄弱、教师与学生的文化冲... 近年来学生对教师实施暴力行为的例子屡见不鲜,其后果对教师个人、学生自身、学校教育乃至社会发展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从社会控制、文化冲突及社会交换的理论视角分析,学生道德约束力不强、纪律和法律的控制力薄弱、教师与学生的文化冲突、教师不恰当行为等因素助长了学生对教师施暴的越轨行为。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道德教育、健全的纪律和法律制度、师生和谐文化对话、改善教师行为等防范策略,才能防止学生对教师施暴的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 社会控制理论 师生文化冲突 社会交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