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新闻主播社会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姚琦 胡崴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168,共9页
感官可供性、功能可供性和情感可供性是影响AI新闻主播社会接受度的前因变量,社会判断是中介变量,受众的内隐偏好是调节变量。前因变量感官可供性包含外观形象、声音特质和拟人程度三个维度,功能可供性包含口语发音、业务能力和知识储... 感官可供性、功能可供性和情感可供性是影响AI新闻主播社会接受度的前因变量,社会判断是中介变量,受众的内隐偏好是调节变量。前因变量感官可供性包含外观形象、声音特质和拟人程度三个维度,功能可供性包含口语发音、业务能力和知识储备三个维度,情感可供性包含人物设定、情绪披露和陪伴互动三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的社会判断通过温暖感知和能力感知影响AI新闻主播社会接受度。此外,受众的内隐偏好(AI偏好与媒体偏好)会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新闻主播 社会接受度 媒介可供性 社会判断 内隐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的社会接受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关丽华 《中国健康教育》 2000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 了解大众对《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的接受度。方法 于《条例》实施一周后在深圳机场和深圳大学对 3 2 2人进行拦访调查。结果  71 %的人知道有《条例》 ;84 %的人表示有必要制定《条例》。但无人通读... 目的 了解大众对《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的接受度。方法 于《条例》实施一周后在深圳机场和深圳大学对 3 2 2人进行拦访调查。结果  71 %的人知道有《条例》 ;84 %的人表示有必要制定《条例》。但无人通读过《条例》 ;对《条例》各条款的知晓率由 1 5%~ 94 %参差不齐。认为《条例》与自己关系不大、无意关心其实行情况、无意制止违规行为的分别达 53 %、 58%和 61 % ,尤以大学生为甚( 59%、 71 %、 71 % )。结论 《条例》的实行有群众基础 ,但宣传教育不够 ,社会接受度不理想。建议将控烟健康教育纳入《条例》 ;控烟立法同样需要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烟 控烟条例 社会接受度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人社会接受度提升之组态路径研究——基于36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向安玲 李亭竹 马明仪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2期26-42,共17页
虚拟人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一种新型生命载体,其所承载的技术价值、商用价值、传播价值和社会价值逐步凸显。但限于产品形态、功能应用及用户感官偏好、认知图式等多方面因素,其市场认可度和社会接受度仍有待提升。根据计算机... 虚拟人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一种新型生命载体,其所承载的技术价值、商用价值、传播价值和社会价值逐步凸显。但限于产品形态、功能应用及用户感官偏好、认知图式等多方面因素,其市场认可度和社会接受度仍有待提升。根据计算机是社会行动者框架,研究基于近年来小红书平台舆论热度较高的36个虚拟人样本,使用定性比较分析对影响虚拟人社会接受度的多层要素进行挖掘。研究发现:目前国内虚拟人在社会接受度上存在明显断层,头部20%的产品占据了84.6%的社会接受度;从各项社会线索得分表现来看,外观形象>人设定位>底层技术>交互功能;从各项社会线索的重要性程度来看,“人设定位”成为提升社会接受度的核心要素,其后依次为“交互功能”“底层技术”和“外观形象”;从组态路径来看,基于情感连接的“强人设”和基于感官刺激的“高颜值”构成了虚拟人社会接受度提升的两种典型模式。研究从理论层面对计算机是社会行动者框架作出扩充,在实践层面为虚拟人在新闻传播行业的落地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 社会接受度 定性比较分析 计算机是社会行动者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农业引领水稻生产效率提升
4
作者 冯政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智能农业机械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精准化和可持续方向转型。通过智能播种、灌溉和收割技术,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实现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然而,其广泛应用仍面临技术复杂性、高成本、环... 智能农业机械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精准化和可持续方向转型。通过智能播种、灌溉和收割技术,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实现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然而,其广泛应用仍面临技术复杂性、高成本、环境适应性不足、社会接受度较低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多重困境。文章通过系统分析智能农业机械在水稻种植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提出了优化技术、控制成本、加强环境保护与社会支持、完善政策法规等综合解决方案。研究表明,随着技术进步与政策引导,智能农业机械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不仅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实现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接受度 高成本 智能农业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公交研究文献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涛 郭家新 +1 位作者 韩莹 唐春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23,共14页
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使用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和促进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系统梳理了氢燃料电池公交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发展氢燃料电池公交的可行性与前景,氢燃料电池公交系统评估及与其他公... 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使用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和促进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系统梳理了氢燃料电池公交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发展氢燃料电池公交的可行性与前景,氢燃料电池公交系统评估及与其他公交方式的对比分析,氢燃料电池公交的社会接受度,氢燃料电池公交的规划与运营管理,以及氢燃料电池公交的安全性分析这5个方面,对国内外氢燃料电池公交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发现:由于氢燃料电池公交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关于其可行性、系统评估和社会接受度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关于其系统规划与运营管理和安全性分析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我国虽然在氢燃料电池公交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但目前已处于世界前列;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氢燃料电池公交在我国正快速发展。基于文献综述内容,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后续研究的建议。研究认为:可以从降低氢燃料电池公交成本,提升氢燃料电池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氢燃料电池公交社会接受度,以及加强氢燃料电池公交安全管理这4个方面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尤其需要加强氢燃料电池公交电池技术革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运行安全保障的研究。未来氢燃料电池公交将在旅游景区运输、大型体育赛事交通运输、城市交通运输及城际长途运输等交通运输场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学术界和工业界应主动结合氢能产业和交通运输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和实践需求,针对氢燃料电池公交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持续开展深入研究,共同助力氢燃料电池公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可行性与前景 对比分析 氢燃料电池公交 社会接受度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增“新成员”
6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2020年6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推广运用科技创新券以来,科技创新券社会接受度逐步提高,科技型企业(用券机构)及科技服务机构(收券机构)群体逐步增长,科技创新券“即付即补”特性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作用逐步凸显... 2020年6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推广运用科技创新券以来,科技创新券社会接受度逐步提高,科技型企业(用券机构)及科技服务机构(收券机构)群体逐步增长,科技创新券“即付即补”特性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作用逐步凸显。在此基础上,省科技厅近期计划将保险机构提供的科技保险服务引入到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券 科技型企业 保险服务 科技服务机构 研发投入 企业科技创新 保险机构 社会接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