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霍克海默对传统理论范式的批判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礼银
李海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共10页
霍克海默认为传统理论范式实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其功能在于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以确保资本主义社会更好地运行。他从传统理论范式的研究对象、分析方法及终极旨趣三个方面对该范式进行剖析,揭示了其形成的...
霍克海默认为传统理论范式实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其功能在于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以确保资本主义社会更好地运行。他从传统理论范式的研究对象、分析方法及终极旨趣三个方面对该范式进行剖析,揭示了其形成的根据及危害,指出应当通过建构一种新的、辩证的、历史的批判理论范式,形成社会批判理论,实现哲学上的变革,重新恢复哲学的批判功能,唤醒人们的批判意识,以探索实现个体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霍克海默对传统理论范式的批判立足于马克思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之上,既是一种意识形态批判,也是一种社会批判,彰显了其人文关怀。他确立的批判理论范式,始终规约着法兰克福学派后继者的理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克海默
传统理论
范式
社会
批判
理论
范式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0年课程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5
2
作者
罗生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31,共12页
课程研究范式是明晰课程研究价值取向与历史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范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西方经验借鉴到本土自觉探索的艰辛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大教学论下的课程论“隐匿”范式、大教学论下的课程论“突围”范式、...
课程研究范式是明晰课程研究价值取向与历史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范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西方经验借鉴到本土自觉探索的艰辛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大教学论下的课程论“隐匿”范式、大教学论下的课程论“突围”范式、课程论研究的全面西学范式、课程论研究的社会批判范式、课程论研究的解释学范式以及课程论研究的混合设计范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课程研究范式也需顺势而为,应从“技术控制”走向“文化社会”建构,从“悬置静止”走向“关系意义”生成,从一元化的理解式建构走向本土变革式理论创生,从封闭式的方法坚守走向开放式的大数据依托,从科学化语言走向诗性化语言,以此来抒写课程研究领域自己的故事,创新中国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究
社会批判范式
解释学
范式
混合设计
范式
诗性化语言
课程思维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霍克海默对传统理论范式的批判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礼银
李海艺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兰克福学派视域中民主与正义的关系研究”(15BZX016)。
文摘
霍克海默认为传统理论范式实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其功能在于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以确保资本主义社会更好地运行。他从传统理论范式的研究对象、分析方法及终极旨趣三个方面对该范式进行剖析,揭示了其形成的根据及危害,指出应当通过建构一种新的、辩证的、历史的批判理论范式,形成社会批判理论,实现哲学上的变革,重新恢复哲学的批判功能,唤醒人们的批判意识,以探索实现个体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霍克海默对传统理论范式的批判立足于马克思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之上,既是一种意识形态批判,也是一种社会批判,彰显了其人文关怀。他确立的批判理论范式,始终规约着法兰克福学派后继者的理论发展。
关键词
霍克海默
传统理论
范式
社会
批判
理论
范式
资本主义
Keywords
Horkheimer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paradigm
critical theoretical paradigm
capitalism
分类号
B516.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0年课程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5
2
作者
罗生全
机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31,共12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重大创新团队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与本土理论建构研究”[SWU1709117]
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课题“教育改革评价尺度研究”[18JGZ06]
文摘
课程研究范式是明晰课程研究价值取向与历史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范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西方经验借鉴到本土自觉探索的艰辛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大教学论下的课程论“隐匿”范式、大教学论下的课程论“突围”范式、课程论研究的全面西学范式、课程论研究的社会批判范式、课程论研究的解释学范式以及课程论研究的混合设计范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课程研究范式也需顺势而为,应从“技术控制”走向“文化社会”建构,从“悬置静止”走向“关系意义”生成,从一元化的理解式建构走向本土变革式理论创生,从封闭式的方法坚守走向开放式的大数据依托,从科学化语言走向诗性化语言,以此来抒写课程研究领域自己的故事,创新中国话语.
关键词
课程研究
社会批判范式
解释学
范式
混合设计
范式
诗性化语言
课程思维
话语体系
Keywords
curriculum research
social criticism paradigm
hermeneutics paradigm
the paradigm of mixed design
poetic language
curriculum thinking
discourse system
分类号
G423.0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霍克海默对传统理论范式的批判
杨礼银
李海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70年课程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展望
罗生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