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精神生产资料的媒介:意识构序与社会意识筑模
1
作者 束秀芳 胡建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2,共9页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论看到了物质实践对于精神观念的基础性。以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为路径,进一步指认媒介作为生产资料对于精神生产的重要意义。作为精神生产资料的媒介是意识塑形与对象化的义肢,是精神符号物相化构序的编码装置,并通过...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论看到了物质实践对于精神观念的基础性。以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为路径,进一步指认媒介作为生产资料对于精神生产的重要意义。作为精神生产资料的媒介是意识塑形与对象化的义肢,是精神符号物相化构序的编码装置,并通过从对象到现象的方式实现精神生产的上手。精神生产的内容通过媒介进行意识投流,从而引发社会意识的次级精神生产,并造就人们的精神交往关系构式。进而,媒介构式的社会意识逐渐筑模为一种精神先验架构,人们在此媒介架构之中去实现自我的精神存在,但同样也受其制约,形成一种对于媒介的物之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社会意识 媒介生产 媒介现象学 历史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可追溯性对零售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绿色社会意识与绿色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海欣 柯小霞 李末芝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2,共4页
在面临全球化挑战和环境可持续性要求的当今社会中,零售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成为其成功的关键。本文基于179个零售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PLS-SEM模型,探讨了供应链可追溯性对零售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以及绿色社会意识和绿色人力资本的... 在面临全球化挑战和环境可持续性要求的当今社会中,零售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成为其成功的关键。本文基于179个零售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PLS-SEM模型,探讨了供应链可追溯性对零售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以及绿色社会意识和绿色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供应链可追溯性能够显著提升零售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而绿色社会意识和绿色人力资本则正向调节了这一关系。这些发现强调了供应链可追溯性的重要地位,以及提升企业绿色社会意识和发展绿色人力资本在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可追溯性 绿色竞争力 绿色社会意识 绿色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中的文明、文化与社会性格——埃利亚斯、弗洛姆与威廉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考察
3
作者 蒋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2,共9页
过去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考察中,具有首要地位的经济基础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以社会意识领域为落脚点的研究则有待进一步拓展。从埃利亚斯的文明化进程理论到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和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背后的核心问题之一始... 过去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考察中,具有首要地位的经济基础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以社会意识领域为落脚点的研究则有待进一步拓展。从埃利亚斯的文明化进程理论到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和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背后的核心问题之一始终是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与相互作用。三位学者分别以个体心理结构、感觉结构以及社会性格等社会心理为中介,对现代社会中的文明、文化与人性异化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丰富和拓展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在微观层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文化 社会性格 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学俭 魏泳安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28,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度凝练和升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对社会意识生成发展、结构层次和运作机理作了全面探索和科学阐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思想指南。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度凝练和升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对社会意识生成发展、结构层次和运作机理作了全面探索和科学阐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思想指南。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以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回应和引领社会思潮为关键,以价值理念的个体转化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意识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一个层次的构想 被引量:23
5
作者 肖锦全 《现代哲学》 1997年第1期45-49,共5页
社会思潮是区别于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社会意识现象,可以把它构想为社会意识系统的一个层次。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结构 普列汉诺夫 社会意识理论 意识系统 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 被引量:9
6
作者 邱柏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39,共5页
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内容的虚幻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运作主体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诸多形态表征利益的差异、意识形态与相应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等等。研... 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内容的虚幻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运作主体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诸多形态表征利益的差异、意识形态与相应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等等。研究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问题,有助于深入认识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并由此不断增强社会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提升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 虚幻性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档案意识的角度谈档案人社会意识的提高 被引量:7
7
作者 倪永宁 孙党铭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26,共2页
本文从档案人经常抱怨的社会档案意识不高入手,探讨了其背后的档案人社会意识不高才是根本,就此分析了档案人社会意识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 档案人 社会意识 档案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英对贫困问题的认知和精英的社会意识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小章 冯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9,共9页
对于贫困问题的认识,除了要关注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要关注那些并非贫困问题研究专家的人们在其日常生活中对于贫困问题的感知与体认,这种感知和体认构成了应对贫困问题的公共政策和行动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环境;而在这方面,又有两类... 对于贫困问题的认识,除了要关注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要关注那些并非贫困问题研究专家的人们在其日常生活中对于贫困问题的感知与体认,这种感知和体认构成了应对贫困问题的公共政策和行动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环境;而在这方面,又有两类人的认知尤其重要,一是直接为贫困问题所困扰的那些不幸的穷人,一是社会中那些精英。本文从四个方面,即何为贫困、贫困归因、贫困问题的社会影响、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及主要责任者,叙述了精英对贫困问题认知状况的经验调查结果;进而又参照德·斯旺关于"社会意识"的界定,简要考评了精英的"社会意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 对贫困的认知 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机器人社会意识导航方法综述 被引量:4
9
作者 何丽 张恒 +4 位作者 袁亮 刘哲凝 张文智 钟润豪 张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共11页
为提升服务机器人的社会可接受性,与人共融的社会意识导航一直是服务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重点对服务机器人社会意识导航方法展开综述,概述了服务机器人社会意识导航总体框架及主要研究方法;详细总结了基于社会空间关系模型(包括... 为提升服务机器人的社会可接受性,与人共融的社会意识导航一直是服务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重点对服务机器人社会意识导航方法展开综述,概述了服务机器人社会意识导航总体框架及主要研究方法;详细总结了基于社会空间关系模型(包括社会力模型和高斯模型)、基于社会行为学习及基于行人轨迹预测的社会意识导航方法;对服务机器人社会意识导航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机器人 社会意识导航 社会交互空间 社会行为学习 行人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意识的行动逻辑——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学社会学解释框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丹丹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6-201,共6页
本文通过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所展示的家务劳动分工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导入对一个问题的关注:为什么性别不平等的基础早已改变,但这种不平等的意识形态却能够长期存在?尝试用现象学社会学关于个体行动逻辑的阐述来剖析社会意识... 本文通过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所展示的家务劳动分工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导入对一个问题的关注:为什么性别不平等的基础早已改变,但这种不平等的意识形态却能够长期存在?尝试用现象学社会学关于个体行动逻辑的阐述来剖析社会意识与其存在基础(社会结构)的关系,揭示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结构的存在方式与行动逻辑,以及对社会意识进行解构的机理与具体策略。最后,从对知识分子群体的分析透视女权主义运动的实质与未来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意识 性别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转型期香港的社会阶层流动特征及对社会意识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黎熙元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9-76,共8页
本文根据2006年11月通过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所作的一项电话访问资料,通过香港代际和代内职业流动状况来描述分析香港近30年社会阶层流动的状况。本文指出香港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高,中层以下尤其显著,反映阶层结构具有开放性,其中教育... 本文根据2006年11月通过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所作的一项电话访问资料,通过香港代际和代内职业流动状况来描述分析香港近30年社会阶层流动的状况。本文指出香港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高,中层以下尤其显著,反映阶层结构具有开放性,其中教育是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在收入分配两极化越来越显著的香港社会中,个人奋斗的价值观为何仍然被多数人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职业变动 社会流动 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检验及其启示——以英克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戚杰强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4,共5页
英克尔斯的《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研究以检验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动机,演绎出"工厂是培养现代性的学校"的研究假设,以阿根廷、智利、孟加拉、印度、以色列、尼日利亚等六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资料为基础,... 英克尔斯的《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研究以检验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动机,演绎出"工厂是培养现代性的学校"的研究假设,以阿根廷、智利、孟加拉、印度、以色列、尼日利亚等六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资料为基础,科学地检验了"工厂是培养现代性的学校"的正确性,从而检验了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正确性。这意味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需要加强历史唯物主义对经验研究的指导,并需要在经验研究中检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工厂 现代性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拜物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吗?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惠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77-82,共6页
日本老一辈《资本论》研究专家河上肇在《资本论》的解释和宣传上曾经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但是,在他1932年1月出版的《资本论入门》一书中,却提出商品拜物教是人的一种社会意识。他写道:“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由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存在反... 日本老一辈《资本论》研究专家河上肇在《资本论》的解释和宣传上曾经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但是,在他1932年1月出版的《资本论入门》一书中,却提出商品拜物教是人的一种社会意识。他写道:“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由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存在反映于他们的意识而产生的”。“商品生产社会的拜物教是反映其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论”后来传入我国,流传至今,目前仍然是我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翻开各种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资本论》解说,其中绝大多数都坚持类似的观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几乎集中全国有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工作者编写的《政治经济学辞典》,竟然把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等经济范畴都划进宗教迷信的“拜物教”条目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拜物教 资本拜物教 商品生产者 马克思 社会意识 神秘性 社会关系 社会意识论 劳动产品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幻象与社会意识:当代城市青年创业研究的理论视野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雅丽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87,共5页
大众媒介将城市青年创业作为致富景观呈现给大众,创造了大众的意见环境和经验,客观上粉饰了当代中国城市青年的创业处境,凸显了大众媒介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解码城市青年创业场域中的政治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实用主义意识形... 大众媒介将城市青年创业作为致富景观呈现给大众,创造了大众的意见环境和经验,客观上粉饰了当代中国城市青年的创业处境,凸显了大众媒介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解码城市青年创业场域中的政治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实用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消费主义等各色社会意识形态,有助于塑造我国城市青年群体关于自己和他者,以及对世界的新观念,有效扩大和提升青年群体公共空间的质量,重铸正能量舆论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青年创业 媒介幻象 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医学的社会意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立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9期29-31,共3页
医学的社会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研究医学的社会意识的内涵和作用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同时,强化卫生决策者,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医学社会意识。
关键词 医学 社会意识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意识的自组织过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玲玲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103,共7页
社会意识是一个以社会存在为反映对象、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而发生、发展的复杂系统,耗散结构理论等自组织理论深刻地阐明了具有普遍性的系统演化的条件和运行机制,为研究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社会意识的演进在本质... 社会意识是一个以社会存在为反映对象、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而发生、发展的复杂系统,耗散结构理论等自组织理论深刻地阐明了具有普遍性的系统演化的条件和运行机制,为研究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社会意识的演进在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过程。运用自组织理论探索社会意识的形成、发展的演变机制,对于拓展社会意识研究的创新视角,增强实践工作中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意识 自组织 演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和社会遗传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毅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与社会遗传性共同作用促进了社会意识的发展。历史继承性与社会遗传性通过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矛盾运动反映社会存在;通过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矛盾运动传承社会意识;通过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和人的社...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与社会遗传性共同作用促进了社会意识的发展。历史继承性与社会遗传性通过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矛盾运动反映社会存在;通过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矛盾运动传承社会意识;通过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和人的社会化过程展现社会意识状态;并通过习育和教育的共同作用实现社会意识传承。研究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与社会遗传性对民族、国家保持其独立性有基础性作用,关涉到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的文化安全,也是构建国家意识形态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意识 社会遗传性 历史继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年网民社会意识形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清一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5-49,共5页
本文采用《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从对个人、国家与社会的整体认知、政治意识形态、伦理意识形态等三个大的角度对我国青年网民的社会意识形态展开了分析,结论如下:一是青年网民对个人、国家社会的前提命运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对社... 本文采用《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从对个人、国家与社会的整体认知、政治意识形态、伦理意识形态等三个大的角度对我国青年网民的社会意识形态展开了分析,结论如下:一是青年网民对个人、国家社会的前提命运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度比较高。二是门户网站和微博、网络社区是青年网民主要获取政治社会信息的渠道。三是在伦理意识上相对开放,对婚姻、性行为、领袖网络形象方面的新现象接受率比较高,并且法律意识比较强,但对执法机构的信任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网民 社会意识形态 网民社会意识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意识交往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民青 《学术论坛》 1987年第2期26-29,共4页
1、交往,是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能不彼此发生交往,否则无法生活。社会就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人与人交往关系的统一。交往既然泛指人们之间的一切相互联... 1、交往,是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能不彼此发生交往,否则无法生活。社会就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人与人交往关系的统一。交往既然泛指人们之间的一切相互联系和作用,那么它的具体形式必然有许多。例如有生产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文化的、血缘的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意识 意识内容 个人与集体 人与人 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接受者 社会实践活动 个体意识 性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本体论意义
20
作者 李蜀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本文从马恩思想发展的历史 ,结合马恩有关的原著 ,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本体论意义 ,指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近年来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哲学讨论中出现的经济决定论和文化论提出了... 本文从马恩思想发展的历史 ,结合马恩有关的原著 ,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本体论意义 ,指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近年来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哲学讨论中出现的经济决定论和文化论提出了批评。对于中国哲学今后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文化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