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展格局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问题——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
1
作者 李佳 张俊山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0,共12页
新发展格局包含技术创新这一重要因素。为考察新发展格局下的技术创新,可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基础上构建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模型,推导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顺... 新发展格局包含技术创新这一重要因素。为考察新发展格局下的技术创新,可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基础上构建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模型,推导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顺利实现需要在两大部类按比例生产的基础上调整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比重。由于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不同特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显性不平衡与隐性不平衡的平衡困境。考察2000年以来我国社会再生产的相关数据发现:我国一方面实现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转变,规避了社会再生产的隐性不平衡;另一方面在坚持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社会生产结构与分配结构,规避了社会再生产的显性不平衡,有力地推动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技术创新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实现条件 平衡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裴小革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4,共6页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以生产资料生产为第I部类,以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类的顺序,和从第I部类的积累出发阐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的方式表明,只有提倡勤俭节约,控制消费资料生产的超前发展,先行发展教育和生产资料生产,...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以生产资料生产为第I部类,以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类的顺序,和从第I部类的积累出发阐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的方式表明,只有提倡勤俭节约,控制消费资料生产的超前发展,先行发展教育和生产资料生产,才能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的,使包括消费资料生产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虽然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占有先行地位,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它的生产却是与消费资料生产以同一程度增加的。从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角度考察的扩大再生产,当然要有追加投资,否则即应属于简单再生产,但如果从物质生产角度考察,则追加投资并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两大部类顺序 增长对比速度 物质生产角度 经济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含虚拟资本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3
作者 杜冲霄 白雪秋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158,共8页
从不同债权债务关系的比较和交易出发,厘清了作为虚拟资本定价标准的“虚拟价值”的形成逻辑,并指出其现实意义在于对现实资本再生产的不完全计划和不完全预示,进而分析了作为“拟商品”的虚拟资本与普通商品的异同,指出其生产、交换、... 从不同债权债务关系的比较和交易出发,厘清了作为虚拟资本定价标准的“虚拟价值”的形成逻辑,并指出其现实意义在于对现实资本再生产的不完全计划和不完全预示,进而分析了作为“拟商品”的虚拟资本与普通商品的异同,指出其生产、交换、消亡的现实内涵。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虚拟资本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关系:虚拟资本既可以直接参与现实资本再生产,也可以借助信息耦合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相互作用。在厘清价值增值/消耗源流的基础上,阐述含虚拟资本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从理论上揭示了含虚拟经济的经济体系的发展所必须遵循的约束和限制,进而以此为依据,探讨了科学引导虚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资本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4
《求实》 1981年第S1期59-116,共58页
本章是《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导言。这个导言,初看起来是由外表上很少联系的两节组成:第一节研究的对象,第二节货币资本的作用。其实,这两节的中心都是在论述第三篇的研究对象。 《资本论》第二卷前两篇研究的,是单个资本的运动,属... 本章是《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导言。这个导言,初看起来是由外表上很少联系的两节组成:第一节研究的对象,第二节货币资本的作用。其实,这两节的中心都是在论述第三篇的研究对象。 《资本论》第二卷前两篇研究的,是单个资本的运动,属于微观经济的范畴;第三篇研究的,则是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属于宏观经济的范畴。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I部类 资本 第一部类 生产资料 第二部类 不变资本 货币 固定资本 马克思 社会资本生产和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 被引量:7
5
作者 冯金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73,207,共17页
任意给定某一时期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存在唯一一条均衡积累曲线和唯一一个持续均衡积累率。均衡积累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一对均衡的两大部类积累率,可以保证社会总产品的供求在这一时期达到均衡;持续均衡积累率... 任意给定某一时期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存在唯一一条均衡积累曲线和唯一一个持续均衡积累率。均衡积累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一对均衡的两大部类积累率,可以保证社会总产品的供求在这一时期达到均衡;持续均衡积累率则可以保证社会总产品的供求不仅在这一时期而且在下一时期从而以后各个时期都达到均衡。持续均衡积累率把所有可能的两大部类意愿积累率分为收敛和发散两个部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纯粹市场经济分散决策的条件下,当意愿积累率落在发散部分时,最终将会导致生产资料生产的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尽管政府干预可以部分地克服纯粹市场经济分散决策的缺陷,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由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恶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大部类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均衡积累率 持续均衡积累率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掌握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 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学习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一些体会
6
作者 陈毅伦 《人文杂志》 1982年第1期10-16,共7页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十分重要的篇章。马克思在该篇中,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考察,全面地论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赖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科学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外延...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十分重要的篇章。马克思在该篇中,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考察,全面地论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赖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科学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深刻地阐明了社会再生产中积累和消费等问题,从而创立了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的、崭新的、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具有资本主义商品价值关系的形式;但它同时揭示了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它的许多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是适用的。因而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特别是正确掌握和运用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对于我们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 第二部类 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 消费资料 生产资料生产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经济稳定增长 简单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资本论》第二卷资本运动规律的再认识
7
作者 郑仁泉 曹泰松 《价格月刊》 2009年第9期93-96,共4页
《资本论》第二卷以"资本的流通过程"为题,以资本——劳动关系为中心,从流通过程完整阐述了"资本专制"下的资本运动规律,它一方面从生产力的层面描绘出了一般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组成的资本运动过程,另一方面从两大... 《资本论》第二卷以"资本的流通过程"为题,以资本——劳动关系为中心,从流通过程完整阐述了"资本专制"下的资本运动规律,它一方面从生产力的层面描绘出了一般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组成的资本运动过程,另一方面从两大阶级利益的绝对对立的视角,论证资本运动无法克服的局限性。认识马克思的资本运动规律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一步深入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8
作者 吴世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8,19,共9页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他的光辉巨著《资本论》第二卷中,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分析,阐明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赖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从而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创立了一种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根本不同的崭新的科学的...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他的光辉巨著《资本论》第二卷中,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分析,阐明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赖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从而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创立了一种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根本不同的崭新的科学的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反映的虽然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但是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角度来看,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共同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主义也是适用的。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建设工作中多年以来存在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固然在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但是这和我们没有能够很好地学习、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理论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简单生产 马克思 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 第二部类 社会产品 生产资料 魁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应着重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哪些原理
9
作者 鲁济典 肖述祖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1年第3期28-31,共4页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内容极其丰富。它主要是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1—23章和第2卷《剩余价值理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有阐述的,特别是在《资本论》第2卷第3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所阐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内容极其丰富。它主要是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1—23章和第2卷《剩余价值理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有阐述的,特别是在《资本论》第2卷第3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所阐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最重要内容。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主要的就是指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第3篇中所阐述的理论。最近林子力等同志编写的《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一书,将《资本论》第2卷的重要内容作了节录,为我们学习原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材料。 当前,着重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下列原理,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产理论 资本主义简单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 生产过程 社会资本生产和流通 重学习 劳动力的生产 资本论》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的运动和我国国有企业主动走向市场──从《资本论》第二卷得到的启迪
10
作者 梁坚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8-20,46,共4页
资本的运动和我国国有企业主动走向市场──从《资本论》第二卷得到的启迪梁坚重读《资本论》第二卷,深感其中的基本原理和资本的运动规律,对我国国有企业要不要走向市场,怎样走向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资本论》第二卷的主题... 资本的运动和我国国有企业主动走向市场──从《资本论》第二卷得到的启迪梁坚重读《资本论》第二卷,深感其中的基本原理和资本的运动规律,对我国国有企业要不要走向市场,怎样走向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资本论》第二卷的主题是“资本的流通过程。”这里讲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本论》 走向市场 资金循环 资本运动 流通时间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社会产品 生产资料 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峰 周慧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5,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内涵,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安排。基于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我们认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在整体上反映社会总...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内涵,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安排。基于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我们认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在整体上反映社会总资本高效顺畅运动的系统性要求,要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市场和产业体系、共同富裕以及供求双侧管理四个方面入手,并最终统一到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上来。这从生产力、经济体系、奋斗方向、实践路径和核心力量等维度合力支撑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循环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是防治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关键
12
作者 陶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是防治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关键陶人社会需求过快增长,或是供给相对不足甚至减少,都将形成商品供应量与购买力不相适应,造成社会供求的不平衡。这是目前也是我国曾多次发生的通货膨胀和物价总水平大幅度上升的重要... 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是防治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关键陶人社会需求过快增长,或是供给相对不足甚至减少,都将形成商品供应量与购买力不相适应,造成社会供求的不平衡。这是目前也是我国曾多次发生的通货膨胀和物价总水平大幅度上升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对这个问题作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协调发展 经济平衡 物价上涨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两大部类 经济发展 经济效益 物质平衡 平衡和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