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中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1
作者 厉以宁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6年第4期17-23,2,共8页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推进必然带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论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中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分析了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各种流量和变量,提出了对外经济关系中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推进必然带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论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中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分析了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各种流量和变量,提出了对外经济关系中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公式,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公式 货币支出 对外经济关系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企业 劳务出口 平衡关系 投资支出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科学范畴与指标体系的探讨
2
作者 宋克辉 《统计研究》 1986年第4期1-6,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适当比例”,作为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这一基本指导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特别是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适当比例”,作为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这一基本指导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科学范畴 国民收入 消费性需求 指标体系 使用额 消费额 总购买力 结余购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 被引量:1
3
作者 靳东升 《求是学刊》 1988年第1期40-44,39,共6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发展生产力 有计划商品经济 基本原则 国民经济 社会经济 经济运动 实际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测算和分析方法
4
作者 纵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62,共8页
一、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测算概念 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作为需求,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购买能力,二是有购买欲望。概括地说,需求就是一定时期内愿意支付的购买力,有购买力在当期内不愿支付则... 一、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测算概念 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作为需求,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购买能力,二是有购买欲望。概括地说,需求就是一定时期内愿意支付的购买力,有购买力在当期内不愿支付则表现为潜在的需求。作为供给,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供应能力,二是有供应出售的愿望。概括地说,供给就是一定时期愿意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有供应能力而不愿提供,则表现为潜在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劳务 社会总供求 消费需求 货币支付能力 投资需求 结构平衡 商品 投入产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总量平衡的测算和分析方法
5
作者 汪贤进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0-44,共5页
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总需求远远超过社会总供给,现有国力和社会生产能力已支撑不了庞大的建设规模和严重膨胀的社会消费需求,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继续控制社会总需求... 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总需求远远超过社会总供给,现有国力和社会生产能力已支撑不了庞大的建设规模和严重膨胀的社会消费需求,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继续控制社会总需求仍然是进一步治理整顿的首要任务,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当前如何根据我国的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平衡 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定义辩析
6
作者 白雪梅 赵松山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34-37,共4页
在我国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概念已为人们普遍使用。但究竟什么是总供给、总需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不仅给概念本身的含义,而且给统计核算、理论分析与政策设计造成很大混乱,因此,有必要在借用西方的总供给、总需要... 在我国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概念已为人们普遍使用。但究竟什么是总供给、总需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不仅给概念本身的含义,而且给统计核算、理论分析与政策设计造成很大混乱,因此,有必要在借用西方的总供给、总需要求这一对范畴的时候,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研究的需要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实情况出发,给以明确界定,否则就失去了运用总供给、总需求进行宏观经济研究和分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中国 宏观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统计的若干问题
7
作者 岳巍 《统计研究》 1987年第3期1-6,共6页
一、社会总供需平衡统计的目的性首先应当明确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统计分析的作用。概括地说,进行社会总供需的统计和分析,是为了从总体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规模和主要联系,反映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结果,作为人们认识国民经... 一、社会总供需平衡统计的目的性首先应当明确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统计分析的作用。概括地说,进行社会总供需的统计和分析,是为了从总体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规模和主要联系,反映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结果,作为人们认识国民经济循环,制定宏观经济决策,控制和调节经济的依据。只有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整个国民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经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统计 社会总供给 总需求 社会总供需平衡 社会需求 商品库存 若干问题 社会供给 供需规律 劳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测算座谈会纪要
8
《统计研究》 1986年第5期80-80,共1页
为加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平衡统计司于1986年5月15日至21日在南昌市召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测算座谈会。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纪要如下: 一、关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测算的重要性 大家一致认为,对社会总供... 为加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平衡统计司于1986年5月15日至21日在南昌市召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测算座谈会。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纪要如下: 一、关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测算的重要性 大家一致认为,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总量测算,是经济体制改革给经济综合部门提出的一项新的重要工作。过去我们研究综合平衡问题,基本上是在封闭式的产品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反映总供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很少反映货币资金的运动情况。在目前开放型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过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的形成过程。使用价值(产品)运动形成总供给,价值(货币资金)运动形成总需求。因此,研究综合平衡问题,不仅要研究总供给方面,还要研究总需求方面,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面情况。大家认为,统计部门掌握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资料,有条件也有可能做好测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供给 总需求 社会最终产品 座谈会 货币资金 研究综合 国民经济平衡 自给性消费 平衡问题 总量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若干问题
9
作者 贺疆 《财经问题研究》 1987年第1期40-44,共5页
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基础。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了,而结构或局部不平衡通过调整可以达到平衡。如果总量失衡了,就会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经常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是宏观经济管理工... 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基础。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了,而结构或局部不平衡通过调整可以达到平衡。如果总量失衡了,就会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经常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是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就必须经常及时正确地观察和反映社会供需总量及其结构的变化。本文着重就社会供需总量计算的若干方法论谈一些粗浅意见。什么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所谓社会总需求,不是指人们的自然需求,而是指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的购买力,即全社会用于投资和消费的货币总量形成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需求总量(包括以价值表现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总量)。人们手中有钱(或支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管理工作 宏观经济 不平衡 供需总量 购买力 支付能力 物质产品 消费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统计理论与方法科学讨论会纪要
10
《统计研究》 1987年第3期78-80,共3页
由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统计理论和方法科学讨论会,1986年12月15日至19日在无锡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部分省市统计局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国家计委综合局、国家统计局有关司的同志。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岳... 由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统计理论和方法科学讨论会,1986年12月15日至19日在无锡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部分省市统计局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国家计委综合局、国家统计局有关司的同志。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岳巍同志在会议开始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就建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统计与分析工作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目的与作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科学范畴,失衡的原因及其表现、测算口径与方法以及是否存在平衡差及其在统计上的表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统计 社会总供给 总供给与总需求 科学讨论会 理论与方法 社会总供需 平衡差 国家统计局 劳务 结余购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理论及测算方法中的几个问题
11
作者 宋瑛 《统计与信息论坛》 1989年第1期1-7,共7页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一个国家物资、财政、信贷、外汇四大平衡的综合反映,它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中心问题。能否做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它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一个国家物资、财政、信贷、外汇四大平衡的综合反映,它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中心问题。能否做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它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是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得到更多实惠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供给 平衡理论 总需求 测算方法 经济体制改革 国民经济 中心问题 综合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公式的表述
12
作者 厉以宁 《人文杂志》 1985年第6期4-13,19,共11页
本文试图从生产性劳动创造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主义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公式进行表述。这里,我们把非生产性劳务的收入视为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取得的收入,即派生的收入,而不列入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之内。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国民收入 非生产性劳务 重置投资 消费品 价值平衡 净投资 平衡公式 简单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13
作者 汪贤进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7年第2期21-26,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恰当的比例”作为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这一基本指导原则的提出,是我国三十多年来经济工作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恰当的比例”作为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这一基本指导原则的提出,是我国三十多年来经济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因为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意味着整个社会人财物的需要与资源之间的全面平衡、生产和消费的平衡,这是做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总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社会主义制度 协调发展 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 人民生活 经济体制改革 供求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时期我国经济环境的选择——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讨论观点综述
14
作者 黄卫 《理论月刊》 1987年第8期64-65,共2页
在宏观经济的运行中,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三种状况: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改革时期,我国究竟选择哪种经济环境比较适宜,近年来,经济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关键词 总需求膨胀 社会总供给 观点综述 经济环境 经济体制改革 买方市场 平衡 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 社会总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年我国社会总供给增长较快
1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46-46,共1页
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以上,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1985、1986两年都只有3.4%的速度)。种植业和林牧副渔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以上,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1985、1986两年都只有3.4%的速度)。种植业和林牧副渔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粮食再次超过4亿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的1984年。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到1987年底,农村劳动力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增长 工业总产值 按可比价格计算 社会总供给 国民生产总值 农业总产值 农村经济 种植业 农村劳动力 最高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统计指标体系初探
16
作者 曾广发 辜承范 《统计与决策》 1987年第1期39-41,共3页
坚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运用统计资料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从量和质的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是统计部门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国民生产总值 宏观经济管理 社会购买力 统计资料 生产资料 固定资产投资 消费品 统计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理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9-72,共4页
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理论曹新马克思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理论,对于当前我国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只从马克思的货... 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理论曹新马克思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理论,对于当前我国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只从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这一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需求量 马克思 需求平衡 社会总供给 财政货币政策 货币流通速度 国民经济 货币供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供给总需求的平衡测算问题
18
作者 吴玉春 《统计研究》 1987年第1期8-12,76,共6页
一、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范畴1.西方宏观经济学对总需求、总供给范畴的解释按照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解释,总需求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花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总量——即国民生产总值,它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三部分。总供给是指... 一、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范畴1.西方宏观经济学对总需求、总供给范畴的解释按照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解释,总需求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花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总量——即国民生产总值,它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三部分。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生产能力和充分就业所可能实现的最终产品和最终劳务量的总和。这不同于某些文章中表述的:“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资本家的才能)供给的总和,即各个生产要素相应地得到的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需求膨胀 总供给 增长幅度 国民收入超分配 社会总产值 货币流通量 货币供应量 西方宏观经济学 中间消耗 社会总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需求>总供给”与物价上涨
19
作者 孔祥琯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31-35,共5页
改革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公认的成就;但同时,物价上涨成为改革开放中无法回避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国内经济生活中不稳定因素。有人把物价问题比作经济上的“百慕大”;也有人不以为意,认为“通货膨胀可以改善财产不公平的状况。”①至于造... 改革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公认的成就;但同时,物价上涨成为改革开放中无法回避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国内经济生活中不稳定因素。有人把物价问题比作经济上的“百慕大”;也有人不以为意,认为“通货膨胀可以改善财产不公平的状况。”①至于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较有倾向的说法是“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②如何解决物价上涨问题,更是说法不一,莫衷一是。这些提法和现实的经济生活,引起人们深思。要渡过当前的物价上涨高峰,就要认真总结改革十年来,物价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上涨指数 通货膨胀 社会总需求 经济增长 社会总供给 货币供应量 凯恩斯主义 货币流通 农副产品 信用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平衡控制
20
作者 赵瑞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00-106,99,共8页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国民经济宏观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应有的主题。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两个方面。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在理论上仅重视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平衡研究,在实践上对供求平衡...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国民经济宏观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应有的主题。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两个方面。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在理论上仅重视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平衡研究,在实践上对供求平衡的宏观控制也偏重于总量平衡控制。西方宏观经济学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研究,虽然在方法上比我们更为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和定量分析,但也仅仅局限于总量平衡的描述。其实,要真正实现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仅在数量上平衡是远远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需求 结构平衡 供求结构 平衡控制 社会总供给 国民经济 社会再生产 宏观控制 使用价值 社会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