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探研人类生命中根身欲望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1
作者
王峰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111,共5页
本文将研究视角专注于人性自身根身欲望的需求,并沿着社会形态进变的历史轨迹,乃至于其中所孕育出的人类所独有的艺术审美机能,以此去深入探研人类根身欲望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关键词
根身欲望
社会性审美
欲望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师审美趣味:内涵阐释、实践逻辑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
3
2
作者
金星
李如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31-36,共6页
教师审美趣味是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美育的重要内容,指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审美现象进行独立的审美判断,并综合社会主流审美价值观表现出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判断与态度。教师审美趣味指向的问题实质上是当前教师审美素养的良莠不齐与...
教师审美趣味是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美育的重要内容,指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审美现象进行独立的审美判断,并综合社会主流审美价值观表现出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判断与态度。教师审美趣味指向的问题实质上是当前教师审美素养的良莠不齐与审美教学实践水平之间的矛盾。构建教师审美趣味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将教师个体化审美、社会性审美与专业化审美有机结合,以促进师生审美素养的跃升,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导向并提升课堂教学的审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教师
审美
个体化
审美
社会性审美
专业化
审美
审美
趣味
审美
素养
审美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向审美普遍性——论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潘智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5,共6页
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是现象学美学与康德的先验论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审美公众是由审美对象开创的,并具有闭合中开放性的特质,审美公众的出现使面向人与世界的审美社会性的实现成为可能。审美公众理论打破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
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是现象学美学与康德的先验论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审美公众是由审美对象开创的,并具有闭合中开放性的特质,审美公众的出现使面向人与世界的审美社会性的实现成为可能。审美公众理论打破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界限,从而彻底超越了传统艺术理论的二元论思维模式。面对审美对象的人超越自己的特殊性,走向人类的普遍性。审美对象在更高的层次把人们集拢在审美的大家庭里。在这一层次,尽管个人仍是个人,却与社会他人有休戚与共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
公众
审美
普遍性
审美
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布尔迪厄与康德关于审美共通感属性的歧见及其超越
被引量:
2
4
作者
肖士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129,共13页
康德基于先验哲学立场,主张审美共通感通过保障鉴赏判断情感普遍传达而具有存在的普遍有效性。布尔迪厄基于审美趣味区隔的经验事实,通过否定审美共通感能保障鉴赏判断情感普遍传达而否定其普遍有效性。对审美共通感属性判定根据理解的...
康德基于先验哲学立场,主张审美共通感通过保障鉴赏判断情感普遍传达而具有存在的普遍有效性。布尔迪厄基于审美趣味区隔的经验事实,通过否定审美共通感能保障鉴赏判断情感普遍传达而否定其普遍有效性。对审美共通感属性判定根据理解的局限性是二者如此歧见多重缘由中的根本原因。审美共通感属性兼具超验性与经验性的判定根据,决定其本然属性由超越上述歧见的共相、殊相和个相三重属性构成。二者关于审美共通感属性的歧见,昭示着只有把审美共通感理论的哲学基础,由先验哲学、经验哲学向作为其超越形态的唯物史观拓展提升,审美共通感理论才能焕发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迪厄
康德
审美
共通感
审美
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研人类生命中根身欲望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1
作者
王峰秀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111,共5页
文摘
本文将研究视角专注于人性自身根身欲望的需求,并沿着社会形态进变的历史轨迹,乃至于其中所孕育出的人类所独有的艺术审美机能,以此去深入探研人类根身欲望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关键词
根身欲望
社会性审美
欲望
审美
Keywords
Desire of five senses
social aesthetics
desire aesthetics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师审美趣味:内涵阐释、实践逻辑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
3
2
作者
金星
李如密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31-36,共6页
基金
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核心素养时代语文高质量审美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JCX23_0535)的研究成果。
文摘
教师审美趣味是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美育的重要内容,指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审美现象进行独立的审美判断,并综合社会主流审美价值观表现出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判断与态度。教师审美趣味指向的问题实质上是当前教师审美素养的良莠不齐与审美教学实践水平之间的矛盾。构建教师审美趣味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将教师个体化审美、社会性审美与专业化审美有机结合,以促进师生审美素养的跃升,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导向并提升课堂教学的审美质量。
关键词
美育
教师
审美
个体化
审美
社会性审美
专业化
审美
审美
趣味
审美
素养
审美
价值
Key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er’s aesthetic
individualized aesthetics
social aesthetics
professional aesthetics
aesthetic taste
aesthetic competency
aesthetic value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向审美普遍性——论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潘智彪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5,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诗何以群--文艺活动中的审美社会学研究"(06HJ-01)
文摘
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是现象学美学与康德的先验论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审美公众是由审美对象开创的,并具有闭合中开放性的特质,审美公众的出现使面向人与世界的审美社会性的实现成为可能。审美公众理论打破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界限,从而彻底超越了传统艺术理论的二元论思维模式。面对审美对象的人超越自己的特殊性,走向人类的普遍性。审美对象在更高的层次把人们集拢在审美的大家庭里。在这一层次,尽管个人仍是个人,却与社会他人有休戚与共之感。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
公众
审美
普遍性
审美
社会性
分类号
B83-069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布尔迪厄与康德关于审美共通感属性的歧见及其超越
被引量:
2
4
作者
肖士英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129,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多重内涵及其统一性研究”(18BZX002)。
文摘
康德基于先验哲学立场,主张审美共通感通过保障鉴赏判断情感普遍传达而具有存在的普遍有效性。布尔迪厄基于审美趣味区隔的经验事实,通过否定审美共通感能保障鉴赏判断情感普遍传达而否定其普遍有效性。对审美共通感属性判定根据理解的局限性是二者如此歧见多重缘由中的根本原因。审美共通感属性兼具超验性与经验性的判定根据,决定其本然属性由超越上述歧见的共相、殊相和个相三重属性构成。二者关于审美共通感属性的歧见,昭示着只有把审美共通感理论的哲学基础,由先验哲学、经验哲学向作为其超越形态的唯物史观拓展提升,审美共通感理论才能焕发生机。
关键词
布尔迪厄
康德
审美
共通感
审美
社会性
Keywords
Bourdieu
Kant
aesthetic common sense
aesthetic sociality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探研人类生命中根身欲望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王峰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师审美趣味:内涵阐释、实践逻辑与发展路径
金星
李如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走向审美普遍性——论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
潘智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布尔迪厄与康德关于审美共通感属性的歧见及其超越
肖士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